主題分類
-
462025-07-30台灣在少子女化,和後疫情時代的影響下,面臨全台大缺工的挑戰,其中製造業與服務業缺工最嚴重,AI實體機器人就成了替代人力的解方。最近各種機器人,已經在餐飲業的前台、後台運作,民眾應該都不陌生;甚至教育現場、醫療院所、銀行等金融機關,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而台灣的機器手臂,也已經在製造業、半導體業的工廠裡取代勞工,真人和AI協作時代已經來臨,甚至有部分行業的人力,將直接被AI取代。這時候,政府或企業能不能輔導勞工的AI能力,趁機降低工時、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創造多贏,就是社會轉型的重要關鍵!AI的興起,究竟是協助緩解人力缺口,還是會顛覆過去,讓勞工工作與生活陷入恐慌?
第913集
文字 廖怡芬 攝影 劉建邦 -
430
-
2442012-10-04你知道嗎?臺灣在15年後,65歲以上的人口即將突破5百萬人。
你知道嗎?到時候等於是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老人。
你知道嗎?受過培訓的照顧服務員,只有三成的人願意從事這份工作。
根據經建會推估,臺灣15年後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5百萬,也就是每5人中就有一個老人。為了因應未來老年人口的需求,勞委會說,會開放鐘點外籍看護工,一小時240元,不過本地的照顧服務員聽到很不滿,因為目前台灣居服員時薪只有150,而且十幾年來沒調過,為什麼臺灣的照護人力如此廉價?難怪培訓七萬,真正走進社區服務的才六千多人,人力缺口永遠補不滿。跟著獨立特派員去看他們的工作,瞭解問題到底出在哪。
第26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