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51
-
422022-05-18太空產業成為新的科技商機,最近幾年馬斯克旗下的太空運輸公司SpaceX積極布署低軌衛星,英國、加拿大及美國亞馬遜公司,也都在搶食低軌衛星商機。低軌衛星是用於建置通訊網路的工具,未來產值甚至上看一兆美元。
台灣今年一月施行太空發展法,四月份國家太空中心也轉型為行政法人,直接隸屬於科技部,在位階及預算都大幅提升的狀況下,台灣的太空國家隊,預計要一年發射一顆衛星,幫台灣廠商練功、搶食太空經濟的大餅。
不過廠商們在競爭時,必須投入大量研發資金,面對的卻是國際廠商已經搶占先機的市場,往往只能做低利潤的零組件代工。到底搶進太空產業商機,台灣有哪些優勢跟潛在威脅?太空國家隊又能做些什麼?
第75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402022-05-11
-
282017-09-12台灣第一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8月25日凌晨在美國加州順利升空,也為台灣在全球爭相發展的太空產業拿到一張入場券。其實台灣在1999年就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福衛一號,但當時大部分零組件還是由外國製造,現在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努力,才由研究團隊和台灣廠商合作下,終於成功自製衛星。
而福衛五號上面非常重要的科學酬載,被稱為太空魔方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是由中央大學太空所研製,用來觀測太空天氣、通訊、以及地震前兆,肩負著科學研究與防災任務。這顆不大的金色方塊造價超過三千萬,篩網更是用純金打造,讓它在太空中不容易氧化。這次福衛五號成功的自製經驗,也為台灣的太空產業打開了新的篇章。
第512集
文字:文字:韓瑩 / 攝影:鄭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