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309
-
322
-
3062017-03-27
-
3162017-03-27
-
403
-
302
-
298
-
228
-
3402017-03-27
-
2972017-03-23
-
3482015-08-18接下來我們要帶您到城市的邊緣,看看街友,遊民或者他們現在稱自己是城市寄居蟹的人們,他們的生活。這幾年不時聽到遊民遭到潑水、強光照射等驅趕手段。這些作法,不但無助於解決遊民問題,更加深了社會的對立,而這些對立,多半來自於不瞭解甚至是誤解。
其實遊民面臨的生存挑戰,是讓他們難以擺脫漂泊命運的最主要原因。像是他們最常做的工作就是發傳單、出陣頭,但是這些工作不固定,又長期存在著剝削結構。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民間組織,長期關注遊民議題,他們試著以不同的方式,邀請遊民參與攝影班,讓他們以影像,和這個社會對話。或者成立工站,讓難以找工作的中高齡者,能夠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
第41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2552015-08-10
12U世界盃棒球賽才剛落幕,台灣小將們奪得亞軍,並將在15號代表亞太區遠征美國威廉波特,到時候小選手們場上的表現勢必又要牽動所有球迷的心,棒球可以說是台灣的國球,像陳金鋒、王建民這些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棒球好手,都讓我們看到台灣棒球的希望,不過想要出人頭地,球員背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又有多少人可以體會?
在南台灣的高雄金潭國小,就有一群讓人心疼的棒球小選手,他們多數來自失親或單親的家庭,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被一位擁有鋼鐵意志的鐵血教練帶到學校打棒球,這樣的組合,讓他們激發了比別人更強的鬥志,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退路,只有在棒球場上才能找到他們的夢想與希望。
今天我們將帶您一起來關心這些棒球小選手,如何在經費拮据與教練嚴格的訓練下,一點一滴的累積自己生命的質量。同時,也藉此看到台灣基層棒球發展的辛苦,與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
第41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陳民紋 -
294
-
268
-
323
-
3182015-05-05看看台灣近年的農業政策,民國95年農委會推出漂鳥計畫、園丁計畫,透過農業體驗,吸引都市人及青年返鄉從農,召喚嚮往田園生活的新農民;97年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讓新從農的青壯年擴大經營規模;100年設立農民學院,希望藉由雲端知識將菜鳥變達人,這談何容易?
農業看似簡單卻需要長年經驗,中央提出的政策名稱漂亮卻難見實效,農業縣市也都各自為政。就像屏東燕南飛計畫,以師徒制帶領新農民入行,至今有43個人成為專業農,他們到農場實習,每個月有生活津貼,實習結束如果取得土地,頭一年還可以每月領一萬,聽起來好像不錯,卻還是有不少實際上的困難得突破。台灣總嚷著人力不夠,成本太高 ,跟歐美大農制沒得比,但為何不因地制宜找出小農的優勢,克服在地的缺點,比如用高科技來處理?像韓國就用無人機大面積灑水、噴藥、施肥,這是管理問題。獨立特派員帶你貼近土地來看青農合作社。
第39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