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首頁
主題分類
民生
民生
84
公共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5-02-26
如何走出交通地獄–道路為何不及格
我們每天所使用的道路,您會打多少分呢?其實道路設計,關係著我們使用是否順暢、安全,背後需要的是專業的規劃。檢視現況,道路的配置不但缺乏效率,也容易造成人車混流的衝突,例如隨處可見的車道過寬,讓汽機車可以在同一個車道並行、甚至互相超車,最後所有用路人都不安全。
問題就出在,長期以來相關設置規範不明確,加上專業人才的缺乏,每到一個縣市,就可能出現不同的道路長相。今年初,交通部終於公布詳細的設置規範,讓各單位可以依循,不過既有道路存在的問題,要改起來卻是項巨大的工程。
第891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袁宏書
69
公共安全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4-07-31
高齡機車騎士 風險多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高齡長者騎機車發生交通事故,去年平均每個月就有4700多件,車禍數、死傷人數都是年年攀升。
明明政府已經推動,75歲以上的駕駛人必須每三年換一次駕照,還要通過健康檢查與認知功能測驗,但長輩們騎機車發生事故數量仍然壓不下來,原因是什麼呢?除了個人因素,道路法規與設計有哪些問題?長輩們有不騎車的選擇嗎?
第863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周明文
49
公共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鄭仲宏
2023-08-09
韓國告別行人地獄 台灣呢
台灣行人地獄成為焦點,也是政府致力改善的重要目標。我們將鏡頭轉向韓國,看看曾經也深陷行人地獄困境的韓國,做出哪些改變。
您知道嗎?在韓國市區,車輛的最高速限是50公里。另外,在行人多的地方,以及學區,速限更是降到30公里以下。這就是所謂的5030政策。置身在首爾的巷弄,不會有呼嘯而過的車輛,行經路口,車輛一定要停讓行人。
韓國透過一系列的法律制定,加上執法,交通事故死亡率大幅降低一半以上。孩童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更大幅下降九成。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南韓以及台灣,觀察在法制層面以及道路設計,如何從人本的角度出發,保護行人的生命與安全。
第81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鄭仲宏
46
公共安全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3-03-29
交通戰爭–行人地獄
台灣真的是行人地獄嗎?2022年交通事故造成3085人死亡,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CNN甚至報導台灣交通問題,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
台灣行人走在路上到底有多危險?從統計數字來看,去年一整年有394位行人因為交通事故死亡、1萬6千多人受傷,平均下來每天有將近47位行人,在台灣道路上非死即傷。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OECD國家相比,每十萬人因為交通事故的死亡數字,更超過先進國家的八倍。
我們的行人為什麼行不安?台灣的道路設計以車為本、人行道不足、長期被占用,甚至駕駛習慣都被詬病,這些問題的背後有哪些法律及社會因素?又該如何改變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
第79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47
公共安全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3-03-29
交通戰爭-機車危途
如果說台灣是行人地獄,那對機車族來講,馬路更是生命安全的煉獄。因為台灣交通事故的死亡者,有超過六成是機車騎士,去年就有1954位機車騎士因為車禍意外死亡,如果加上受傷人數,幾乎是每一分半鐘,就有一起機車的車禍事故。
台灣長久以來,以汽車本位思考的道路設計,機車騎士被迫得穿梭在大小車陣中。另一方面太寬鬆的駕訓及考照制度、以及違規記點不夠落實,汽機車駕駛人經常不遵守交通規則,都使得機車族每天上路就像在搏命。還有高齡駕駛的問題,都因為城鄉差距越來越嚴重。
第79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50
公共安全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2-12-21
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了
從11月30日開始,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納管了。這種利用電力、輕巧又不用考駕照的交通工具,在全台灣有超過44萬輛,使用者最多是外籍移工、長輩以及未滿18歲的青少年,去年一整年一共發生九千多起車禍,造成63人死亡。
微型電動二輪車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違法改裝非常嚴重,改過的車可以很輕易就騎到時速五、六十,但因為沒有牌照,形成取締及管理的困難。納管之後可望解決部分改裝問題,不過因為還是不用考照,在缺乏騎乘安全教育的狀況下,車禍數能不能下降,恐怕還是得繼續觀察。
第78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34
公共安全
文字:邱惠恩
2019-11-20
電動機車誰來修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幾年騎電動機車的人越來越多。台灣電動機車累計數量,到10月底超過27萬台,雖然只佔了所有機車總量的1.6%,但是從105年到107年,每年的電動機車成長率都突破百分之百,成長速度驚人。
不過這些數量愈來愈多的電動機車,誰來維修呢?目前,如果電動機車出了問題,只能送回原廠或是品牌授權的檢修中心。但市佔率最高的電動機車品牌,原廠跟檢修中心的密集度卻不高。而密集度最高的一般機車行目前卻很難檢查維修電動機車,為什麼呢?
第622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李金龍
32
系列報導:體檢交通
文字:林珍汝
攝影:張智龍
2017-04-25
機車ABS新時代
台灣一年發生機車車禍超過16萬件,造成7百多人死亡,23萬人受傷。交通部規劃,從民國108年開始,125c.c.以上的機車,出廠時必須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以避免因緊急煞車,造成車輪鎖死打滑的意外。
根據國外的經驗,預期可以降低30%的機車車禍死傷人數。不過ABS煞車系統可能加重機車族的負擔,每台機車恐怕加價上萬元。到底機車ABS是什麼?對於行車安全有沒有幫助?未來機車市場又會產生什麼變化?
第493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