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公衛
-
5402024-03-13您有聽過肌少症嗎?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長者,有7%到10%患有肌少症。肌少症除了會影響行動能力,還會提高骨質疏鬆以及骨折機率,是老年失能的殺手。依據研究,從40歲開始,人體肌肉量每10年就會減少8%,70歲以後肌肉流失速度更快,每10年就會減少15%。
因此想要抗老,強化肌肉、骨骼是重要關鍵,而重量訓練就是一種肌力訓練的方式,像是使用槓鈴、啞鈴,或是利用彈力帶都可以有效增加肌肉力量。而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緊張,經常肩頸腰背容易痠痛,絕大多數就是因為肌肉緊繃,除了藉由伸展及運動舒緩,還得強化肌力。
過去大家都覺得長輩不適合做重訓,其實是錯誤觀念,適度的重訓可以增加肌力,減少跌倒機率。不過如何有效重訓,避免運動傷害?
第84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陳廷宇 -
5612023-11-29
-
715
-
629
-
5242023-09-20日本青森縣八戶市「服務型的高齡者住宅」提供住民照護,並支援在宅的診所醫師合作。八戶市醫師會成立的居護所,相較日本其他地區的醫師會,八戶市醫師會居護所不僅成立得早,也在醫師會交流中心,建立支援設施,積極聯繫地區的在宅醫療,這是台灣少見的作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日本「照顧管理師」這個角色,照顧管理師不但能協調不同職種、不同單位,如護理師、居服員等進入個案家裡照護的時間表。發生高度護理需求的緊急狀況時,照顧管理師也會協調醫師,透過撰寫看護指示書,讓護理師一個禮拜每天或一天能有幾次到病患家裡進行必要照護。照顧管理師是在宅醫療的靈魂人物,個案或家屬有任何醫療需求時,都能由照顧管理師協助。
第81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5392023-09-13日本青森縣的第二大城市八戶市,65歲的以上人口,占將近3成,是一個只有23萬人口的核心城市。八戶市模式之所以引起日本跟台灣高度的關注,關鍵來自於「八戶家庭診所」的小倉和也院長。他積極建立的跨專業合作計畫「connect 8」,讓不同職種、不同專業組織透過這個平台,進行跨專業合作。
這個計畫一開始是靠小倉醫師自己出錢出力,找資訊公司合作,透過資訊公司已經開發的MeLL+平台,做一些調整跟修改之後,讓不同職種與不同專業團體,甚至是病患的資料登錄在裡面。透過平台連結,建立在地整體照顧系統,目前已經有八成五相關單位加入。
利用資通訊(ICT)技術於醫療與長照的合作,強化在地整體照顧系統,是日本政府一直鼓勵的方向。八戶市後來被選定為示範計畫中的一個城市,小倉醫師建立的模式,究竟為八戶市帶來什麼影響?又為何台灣在宅醫療界如此重視?
第81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605
-
5812023-08-30日本高齡化全球之冠,多數的日本民眾希望可以在家走完人生的旅程。如何提供一個醫老可以共生的環境,也是日本政府跟醫界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在日本被稱為第三醫療的在宅醫療,是日本政府在制定政策、法令或給付上,積極鼓勵的趨勢。
我們要帶您走進東京最大的在宅支援診所悠翔會。悠翔會從2006年成立時,只有一間診所照顧20位在宅病患,17年後已經成為東京最大的在宅支援診所,24家診所在東京圈加上離島,照顧8千多位病患,提供365天24小時的照護。
悠翔會照顧的病患,在沒有接受在宅醫療之前,每位病患一年平均要住院約41.1日,透過在宅醫療介入只需要13.1日,每人可以減少約30天的住院時間,省下約90萬的住院醫療費,8千名個案,可以省下大約72億日圓的住院醫療費。悠翔會照顧患者有的是癌症等重症患者,為了提供必要的照護,需要提供24小時的醫療體制,營運成本相對也非常高,他們怎麼做到醫老共生的目標?
第81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6102023-08-30對有些身心障礙者而言,往往因為坐輪椅行動不便,或是像一些有認知障礙,如自閉或失智者的配合度比較低,想要順利看牙十分挑戰。為了克服治療困難,1988年台大首創以門診鎮靜的方式為他們治療,1995年政府推動計畫逐步擴展,目前在全台灣都設有特殊需求牙科門診。
而對於一些不方便出門的病人,現在也提供牙醫到宅服務。不過這些患者很多都是長期臥床,免疫力不好,甚至有吞嚥困難,治療風險比較高,很少牙醫師願意投入特殊需求這個領域。
尤其原本牙醫就少的花蓮,一直以來只有一位本身也是身障者的醫師,願意排開自己繁忙的門診工作,走進病人家中為他們看牙,希望有特殊需求的患者也能被妥善照顧到。
第81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60
-
5852023-07-12
-
479
-
4502023-05-31台灣已經從口蹄疫區除名,也成功擋住非洲豬瘟,目前只剩下傳統豬瘟尚未根除。豬瘟存在於台灣超過半個世紀以上,最後一個案例是在民國94年。
農委會從110年開始推動三階段撲滅豬瘟計畫,包括擴大環境與疫情監測,與產業界進行風險溝通等。今年1月1日起肉豬與種豬分階段停打豬瘟疫苗,7月1日開始全國停打豬瘟疫苗,全國531萬頭豬隻全面拔針。如果沒有再發生案例,農委會預定從113年6月開始,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台灣成為豬瘟非疫區國家,台灣豬肉可望進軍國際市場。
但是拔針之後,才是風險的開始,農委會將擴大疫情監控範圍,一旦有案例發生,也已經備好補償方案。加上豬瘟疫苗是國產疫苗,不必仰賴進口,台灣撲滅豬瘟計畫能不能成功,這一次相當關鍵。
第80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5392023-05-03現代人工時長、生活步調快,經常無法放鬆。長期累積,一旦超過負荷,很容易產生高壓文明病,像是失眠、焦慮甚至憂鬱等。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灣有超過150萬人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還有些人經常頭痛、肩頸痠痛、心悸以及腸胃不適等,經過很多專科檢查都找不到明確病因,很可能是因爲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身心症。
另外,現在青少年面臨的壓力也比以往多,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在十年內已經增加三倍,平均每一百名死亡的青少年,有五分之一是自殺,其中又以罹患憂鬱症為主要原因。現代人要如何幫助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學習放鬆減壓、強化身體的調節能力,已成為這個世紀現代人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第79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621
-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