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59
-
64
-
57
-
442017-03-27
-
432017-03-27連續兩週我們要來檢視新政府的年金改革政策,辛苦工作半輩子後,能不能享有尊嚴自在的退休生活,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年金制度正是打造退休生活的社會安全網之一。
然而台灣的年金因為不同職業別的計算制度及複雜的歷史時空因素,現在面臨了從2020年開始就可能陸續破產的巨大財務危機。台灣的年金改革,過去兩任總統不曾缺席,只是被質疑肥大官、瘦小吏,肥貓、領雙薪等問題都沒有解決,改革只是局部,財務、資訊無法全部公開透明,以致於難以得到國人的信任,腳步無法前進。
年金改革是國家永續政策,也要照顧公民落實世代正義,因此新政府上台後,積極召開年金改革會議,然而不同族群,立場不同,年金改革委員會代表比例,外界也提出了些質疑,凝聚共識真的不容易,來看記者李瓊月、李金龍的報導。
第45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61
-
652017-03-27年金改革中,軍公教年金從過去的18% 到退休後平均高達95%的所得替代率,一直被視為是主要的改革目標,而在改革過程中不少社會對立與衝突也因此產生,主計總處統計,目前軍公教年金,潛藏債務仍然高達8.14兆元,直逼勞保,但總人數卻不到勞工的十分之一,讓軍公教成為年金改革,最被關注的族群。
軍公教年金有其歷史背景和世代差異等結構性的問題,過去每一次啟動年金改革,就會爆發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潮,讓財務黑洞雪上加霜,多數軍公職人員不希望因此影響他們在工作上的尊嚴,希望政府遵守當初的工作契約。然而在財務困窘和世代正義間要如何取得平衡點呢?來看記者萬真彣、羅盛達的報導。
第454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 -
432017-03-27目前人類面臨了氣候變遷等巨大挑戰,如何改變成了許多人引頸期盼的想望,但其實很多時候,改變可以從意想不到的角落發生。一隻來自西伯利亞的小白鶴,改變了新北市金山清水濕地的命運,因為小白鶴的駐足,農民們開始不灑農藥來保護小白鶴,讓金山溼地生態復育計畫能順利擴大。
而除了小白鶴這個意外的嬌客,生態工法基金會的副執行長邱銘源是背後的最大推手,除了金山清水濕地外,2008年開始,邱銘源和生態工法基金會在八煙積極推動水田復耕,八煙聚落原本是個快凋零的小農莊,但卻在2013年為台灣取得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的資格。如今更成為都市學童寒暑假體驗營最熱門的地方,究竟他們是怎麼讓小農村登上國際舞台呢?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45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9
-
472017-03-27台灣生技產業,是新政府上任後的五大創新產業之一。在浩鼎案後,各界更是針對生技法令及技轉規定,有許多的反思。2007年之前,台灣生技產業上市櫃總市值不到千億,2015年才超過兆元,生技產業在台灣,目前仍在起步的階段。但生技產業是百年大計,與人類幸福息息相關。
個人化醫療、精準醫學、糧食生技、能源生技,被認為是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火車頭,各國也將生物經濟列為發展重點。社團法人生策會預估,台灣今年生物經濟預期產值可達兩兆,明年達三兆,佔GDP14%左右。獨立特派員深入3D列印產業、癌症基因檢測、植物藥研發產業,檢視政府是否能搭上這班生技革命列車,提供資金挹注和獎勵措施,留住台灣最優秀的生技人才。
第452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 -
74
-
652017-03-27獨立特派員和天下雜誌合作的台灣未來式特別報導,體檢台灣在AI人工智慧,物聯網,小農經濟及生技工業革命的產業競爭力,首先來看近年中國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台灣外銷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市場急速萎縮,出口不振,導致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只有0.75%,創6年新低,保1破滅!新政府上任後,各界高喊產業轉型升級,無奈的是,關鍵技術研發與突破,並非喊口號就能做到!
然而下波全球產業革命,正如火如荼的發生著,包括物聯網、AI人工智慧等商機可說是蓬勃發展。根據國際知名市調組織預估,2020年全球物聯網相關設備與應用,產值將超過1兆美元,全球各大廠商,都提前布局搶商機,台灣產業卡好位置了嗎?
第452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472017-03-27就在今年二月,有一群承接父母養豬事業的第二代、第三代年輕人,成立「台灣養豬青年聯盟」。
瘦肉精對他們來說只是過渡性議題,他們關切的是怎麼讓台灣養豬產業回到國際競爭舞台,首要目標是希望農委會盡早讓台灣從口蹄疫國家除名。而對於新政府一心一意要加入的TPP,真的是自由貿易嗎?對台灣競爭力有幫助嗎?有學者提出質疑,強調TPP並非自由貿易,它設定的投資保障機制對公平、環境傷害很大。
但是農委會強調,在未做風險評估之前,沒有開不開放的問題,他們會設立獨立性的「風險評估委員」,也選定高雄試辦屠體評鑑,還要針對傳統市場肉攤發放「國產生鮮豬肉追溯標示牌」,但這些就能解決民眾對要不要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的疑慮嗎?
第45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59
-
57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