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217
-
229
-
2262019-11-27台灣自然災害多,地震時,耐震指數偏低的老舊房屋容易毀損,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內政部統計,107年底,台灣30年以上的住宅有410 萬戶,而且在10年內就會提升到640萬戶。超過150萬戶的房子可能有危險,需要做耐震評估,這些危老屋對民眾的居住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但是過去執行都更引發諸多爭議,造成都更腳步緩慢。為了加速危險房子改建,政府在106年推出《危老條例》,也就是針對危險及老舊的建築物加速重建的條例,並且增加容積獎勵10%的條款。截至9月底,透過《危老條例》核准重建的案子達到273件,成果顯著。
不過大部分核准的案子都集中在台北市跟新北市,中南部幾乎是個位數,為什麼呢?而《危老條例》真的解決了釘子戶、以及住戶跟建商之間的矛盾了嗎?我們實際走一趟南部,了解想要房屋改建的人,遇到哪些困難。
第623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袁宏書 -
182
-
1832019-11-13
-
269
-
167
-
232
-
247
-
208
-
2352019-10-02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進行,香港網友發起的929反極權大遊行,全世界包含台灣在內有24國,65個城市響應。
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交委員會更在9月25日口頭表決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項法案預期在十月進行投票,由總統川普簽字後生效。這個法案將能授權美國總統,對侵害香港人權、民主與自治的中共及港府官員施以制裁,包括凍結他們在美的資產,以及禁止入境美國等。
反送中抗爭持續到現在,香港人已經進一步發展為積極尋求外國政府的支持,因為目前香港正在面臨白色恐怖的壓迫。民眾參加遊行集會隨時都有可能被拍照,影像被監控傳到中國,甚至有些公司鼓勵員工舉報彼此對相關政治的發言,很多人現在通訊和談話都得非常小心。香港過去引以為傲,創造自由經濟環境的民主自由與獨立性正受到嚴重挑戰。
第61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132019-09-25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逃犯條例草案後,香港反送中運動是否產生任何化學變化呢?
受到英國殖民統治影響,香港人一向十分重視法治,過去即使進行抗爭也非常反對暴力。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是過去香港人集會遊行、示威抗議時所秉持的原則。
不過這次反送中運動卻使他們已經無法再信任政府,當示威民眾覺得退無可退,抗爭行動也越來越激烈。即使現在特首林鄭月娥已經宣布撤回逃犯條例草案,但每週末還是有許多抗爭衝突活動。
政治不穩定,進而影響商業環境與活力,目前已有資金逐漸撤離香港。加上不少香港人對日後香港是否還能保有獨立性失去信心,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想轉往其它地方發展。面對香港未來種種不確定因素,也令香港人內心有很大的矛盾與糾結。
第61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042019-09-18再過幾天,921大地震就滿20週年了,儘管時間流逝,這場地震依然是台灣許多人心中難以抹去的傷痕。這場芮氏地震規模7.3,天搖地動持續102秒的921大地震相信許多人至今餘悸猶存。全台有2415人死亡、29人失蹤,慘痛的傷亡也讓許多家庭因此破碎,但也有人將失去親人及劫後重生的傷痛,轉化為希望與力量。
20年前才高二的李進德,在大地震中失去母親,後來因為外界的援助才完成學業,他決心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希望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還有原本已經離開部落的泰雅族青年林建治,在大地震劫後餘生才決定重返故鄉,二十年來,他在部落開起共食廚房、推動友善耕作,要讓部落災民透過自己的力量重生。
第61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2122019-09-18香港爆發主權移交後最大規模的反送中示威抗爭,9月4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不過對於這個遲來的撤回,香港人並不滿意,因為從6月9日百萬港人上街遊行,要求撤回草案以來,三個多月的時間遊行從百萬人到兩百萬人,從和平理性到如今武力升級,港府始終不為所動。
在每個週末的抗爭中,最令人遺憾的是警民多次發生嚴重衝突以及街頭激戰,造成香港社會嚴重撕裂。早在七月遊行時,群眾就已經重申五大訴求,在抗爭運動不斷升級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卻只接受其中一項。面對世界強權的威嚇,香港人選擇站在最前線爭民主護自由,這是他們用血和淚打的一場仗,更被很多港人視為是決定香港未來命運的終局之戰。
第61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