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240
政治經濟
文字:邱惠恩
攝影:鄭仲宏
2022-12-07
村里長新形象
九合一大選剛結束,您知道您的居住所在地,這次當選的村里長是誰嗎?很多人對村里長的認識,大概就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伯,在一個堆滿雜物的里長辦公室空間裡,泡泡茶、聊聊天,偶爾接受里民的陳情案件。年節到了,就送送小禮物,或者舉辦卡拉OK、以及旅遊活動。
事實上,目前台灣村里長面臨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年齡瓶頸,以及承擔事務角色不明確的困境。於是,以進行村里長改革為主要倡議的獨立村里長學院,就喊出美國靠隊長,台灣靠里長的口號,要重新定位村里長的任務及形象。他們提出哪些想法與做法?
第779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鄭仲宏
270
土地環境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2-11-30
金門大橋通車:新挑戰
斥資近百億,耗時十二年施工,連結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通車一個月了!這座眾所注目的公共建設,金門人期待了三十年。
過去如果要到小金門只能搭船,航行時間需要二十分鐘,現在車程只需要五分鐘,交通時間大幅縮短,讓小金門島上的觀光更容易觸及。因此大橋通車後,政府預估建設效應是三分交通、七分觀光,這七分觀光,就是希望能擴大觀光資源,吸引更多外來的遊客,達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目標。只是過去甚少被看見的小金門烈嶼,在迎來改變的同時,又有哪些挑戰?
第77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257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
攝影:袁宏書
2022-11-30
中央山脈斷層之謎
今年台東917、918兩次大地震,不但全台有感,也讓地質及地科界紛紛投入調查,試圖印證台灣是否真的有一條地科界討論且懷疑已久的中央山脈斷層存在?
根據經濟部地調所的調查,917、918強震造成池上斷層地表除了出現新的破裂點外,破裂長約67公里,918地震也讓玉里斷層破裂延伸約14公里,其中大約有3公里是這次地震新露出地表。到底有沒有中央山脈斷層存在?917、918地震跟中央山脈斷層是否相關?誰又是地底下的推手呢?
第77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袁宏書
234
政治經濟
攝影:周明文
2022-11-23
九合一 決勝青年票倉
11月26日,九合一選舉就要進行投票。各候選人都忙著衝刺選情,而對於一些激戰選區,能否在選前催出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更是決勝關鍵。其中青年比較沒有固定政黨認同,選戰越到後期,更是各方陣營努力搶攻的對象。
而在這些候選人提出的政見牛肉中,一般年輕人對哪些最有感呢?事實上,從各縣市長候選人提出的青年政策看,大部分都鎖定在就業、創業、生養以及居住問題,看似很全面,但是能否切合需要?對於協助地方發展以及解決青年難題可不可以發揮實質政策效果呢?
第777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247
政治經濟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2-11-23
市長,社會住宅呢?
在寸土寸金、租金又高漲的雙北市,高品質的社會住宅更是許多青年的期待。到目前為止,已經興建完成跟規劃設計中的社會住宅,台北市有兩萬多戶、新北市有八千多戶,但如果跟當初內政部訂下的社會住宅目標相比,達成率其實都還有待加強。
這次選舉,台北市的候選人喊出四萬到五萬戶的目標,新北市也是四萬五千戶起跳。到底這些承諾及興建計畫,將面臨哪些挑戰?在雙北市工作的青年真正的需求又是什麼?
第777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299
國防軍事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2-11-23
全民防禦中
2022年2月俄羅斯以特別軍事行動為名入侵烏克蘭,引起台灣社會對全民國防的關注。8月份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領眾議院訪問團訪問台灣,在中國軍演示威壓力下,民防議題有更高的討論熱度。我們要帶您一起走訪推動民防議題的民間單位,看看他們如何以實際行動倡議民防概念。
第77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181
政治經濟
2022-11-16
決戰九合一 讓銀彈飛
九合一大選倒數計時,全台議員候選人卯足全力辦活動、花錢掛競選看板,加上今年通貨膨脹墊高物價成本,有嘉義的青年候選人擔心,100萬元左右的預算,打一場議員選戰根本不夠。
回顧2018年九合一選舉,政治獻金公開查閱平臺顯示,全台申報政治獻金花費最高額的是高雄市前副議長蔡昌達,斥資2千多萬元參選。台北市甚至有人花了快一千萬,還是沒有選上,他是醫師,也是松山信義區議員候選人洪士奇,他當時政治獻金募款收入大約500多萬,開支卻超過1000萬,赤字將近500萬元,為台北之最,但他今年打算第6度參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執著?台灣民主化超過30年,銀彈仍是參政門檻嗎?
第776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
其他
274
政治經濟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2-11-16
過關吧!18歲公民權
18歲公民權是台灣選舉史上,首度舉行的憲法複決案的公民投票,一但複決通過,往後年滿18歲,就有選舉、被選舉以及罷免、創制與複決權。
今年3月25日,立法院以109票全數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提案,而在11月26日九合一選舉這一天,也會一併由選民投下選票來複決,但複決要過關,同意票必須突破965萬票。為了跨越這個超高門檻,有些青少年站出來,希望選民為他們投下這一票,讓複決能過關。
第776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186
土地環境
2022-11-02
未聞鳥啼
原本在台灣算是常見的田間鳥類–彩鷸,因為擁有顯眼的斑點及條紋,成為鷸鳥中特殊的存在。不過這幾年受到農田整治的影響,彩鷸數量大幅減少,目前不但被列為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更被國際鳥盟列入「近危」等級。帶您一起看看這個逐漸消失的鳥類身影,同時思考人和自然之間的相處之道。
第774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
其他
270
國防軍事
系列報導:台海新常態
攝影:周明文
2022-11-02
無人機作戰隊啟航
俄烏戰事開打,烏克蘭許多軍事戰略帶給外界不少啟發,尤其是無人機這項新式武器的應用更是小兵立大功的範例。
而同樣面臨不對稱作戰挑戰的台海情勢,今年八月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揭牌啟用,總統蔡英文就正式宣布成立無人機國家隊。
台灣無人機領域目前的研究發展狀況,以及如何在現有基礎下擴大無人機的軍用規模,為台灣軍事國防增加以弱擊強的力量。
第774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196
政治經濟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2-10-26
金門大橋通車:新希望
花了12年時間施工的金門大橋即將完工啟用了。過去往返大小金門,得靠船隻海運,但即將完工的金門大橋連接了兩地,居民以後能以陸運往返。
這是台灣第一座大規模跨海大橋,全長5.4公里,工程單位為了這個單趟5分鐘車程的橋梁,不只花了1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投入近百億預算。
這個台灣近年重要的大型公共建設,為何耗錢又耗時?金門人為何需要這一座橋梁?這會對他們的生活和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呢?
第77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307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台海新常態
文字:婁雅君
攝影:鄭仲宏
2022-10-19
中共二十大之後
2022年10月16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格外受到關注。除了習近平將更為集權之外,哪些人會進入最高領導核心,也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的名單,更引發多方猜測。
學者分析,與其關注哪些人入常,更應該關注當中是否有培養接班人的人事布局,讓他有足夠的時間歷練黨政軍二把手的位置,這樣習近平才有可能在2027年交棒,屆時,政局才可能有新局面。
在二十大的工作報告中,奠定了中國未來五年在內政、外交,和兩岸關係的方向。而美中對抗的態勢,也牽動著世界局勢和台海安全。
第772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鄭仲宏
234
政治經濟
攝影:周明文
2022-10-12
蚵農求生
台灣蚵每年五月到十月都是產季,現在這個時節剛好也是蚵農準備要到海裡採蚵苗的時候。雲林縣的台西鄉是台灣最大蚵苗產地,不過這幾年野生蚵苗在海裡附苗的狀況越來越不穩定,而台灣的養蚵產業也面臨不少問題。
除了因為氣候變遷,海洋環境因素影響蚵的收成,這幾年進口蚵的數量暴增,也已經嚴重衝擊到本土蚵仔的行情。根據統計,目前國內每年進口冷藏及冷凍蚵肉超過兩千公噸以上。面對進口蚵的衝擊,蚵農這幾年不斷向政府陳情,而同時也有些蚵農開始和生物科技業者合作,改變養殖方式來提升牡蠣的品質,與進口低價市場做區隔。
第771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196
土地環境
2022-10-12
海湧
小琉球社區貨幣,幕後推手是推動環保淨灘,並將海灘廢棄物創新成社區貨幣的海湧工作室。一起來看獨立特派員和楊力州導演監製合作的這部怪咖系列紀錄片,看看海湧工作室如何致力讓環保無痛又有趣的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
第771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
其他
211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
攝影:袁宏書
2022-10-05
回望921
花東917關山、918池上的強震,讓中央山脈活動斷層的調查,再度引起關注與討論。地震學家們利用AI地震偵測系統偵測發現,這次的強震序列分布十分複雜,需要更多資訊解讀。
而台灣歷史上發生好幾次災害型的地震,都跟活動斷層有關。尤其是921地震的車籠埔斷層調查,更成為台灣研究活動斷層的重要分水嶺,政府相關單位開始投入更多資源與經費進行研究。
傷亡慘重的921地震已經23週年,獨立特派員跟著23年前進行車籠埔斷層調查的成大防災中心團隊成員,重回當年的歷史現場。他們有什麼感觸?而過去累積的地震斷層研究又能為台灣帶來什麼啟示?
第77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袁宏書
244
土地環境
文字:婁雅君
2022-10-05
竹林的禁伐與哀愁
台灣的國產竹材應用廣泛,從建材、生活用品、養殖牡蠣搭建的蚵架,到外銷日本的竹劍,處處是竹材的身影,但是最近幾年缺料狀況卻越來越嚴重。台灣桂竹是國內竹產業重要的原料,產區主要集中在桃竹苗山區。
但是民國105年開始實施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之後,國產竹材的產量,從每年320萬枝,逐年下降,最近幾年剩下不到60萬枝。禁伐是為了涵養水土,以利山林的措施,但是這個補償條例實施後,不只造成竹材缺乏,反倒還造成竹林老化,甚至影響山區水土保持。條例的施行出了什麼問題?該如何重訂規範?
第77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鄭凱文
最前
9
10
11
12
13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