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143
-
64
-
67
-
69
-
58
-
51
-
41
-
49
-
40
-
352019-07-31高雄的旗山早期擁有「香蕉王國」之稱,民國50-60年的時候,當地香蕉大量外銷日本,盛極一時,不過後來產業沒落,人口也大量外移。
然而從小在旗山長大的王繼維和王繼強兩兄弟和別人不同,他們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租地種香蕉,還在農村組了一個樂團取名「台青蕉」,甚至在香蕉園找蕉農開演唱會。從組團到現在他們經常在Live House或是音樂節參與演出,累積近六百場的演唱實力,今年他們推出了新的專輯「種下青春」。
除了愛唱歌,他們也在地方推社區小旅行,經常帶都市孩子到香蕉園採香蕉體驗農村生活,十分受到歡迎。後來王家兄弟還在旗山的老街裡開了一間香蕉專賣店,專門研發各種香蕉加工品。十年來,台青蕉用歌聲傳達對家鄉的情感,也用搖滾樂的熱情,展現他們對產業創新的堅持。
第60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黃政淵 -
342018-12-27《八千億博未來》
根據朝野角力後的版本,前瞻建設一共有七大項目,包含城鄉建設、水環境、軌道、數位建設、綠能、改善少子化及食安建設,不過這七大領域到底有沒有前瞻性?能不能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都倍受外界質疑。獨立特派員從各個領域實際檢視這個攸關全台未來的法案,首先就從這八年八千億的特別預算看起。
《綠能本色》
根據台灣的條件,太陽光電和離岸風力是最主要的兩大方向,其中太陽光電要達到20GW,而離岸風力要達3GW,綠能可說是前瞻基礎建設的重要工程。其中要在台南高鐵特定區蓋一座沙崙綠能科學城,就佔了綠能經費的四成。究竟這座綠能科學城最主要是做什麼?台灣要發展綠能重要關鍵在哪裡?前瞻綠能計畫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問題呢?
《我們要捷運》
這次前瞻建設中,新竹市也提出環線輕軌的計畫,而在基隆到台北之間,還計畫引進國外結合傳統鐵路既有路線的Train-Tram系統,到底這些系統要怎麼蓋?可不可行?還有蓋了之後養不養得起恐怕才是最需要關心的重點。
《高雄軌道》
前瞻計畫通過後,高雄將有更多軌道建設推動。總體來說,高雄已經有兩條捷運。正在施工的有輕軌,未來還有捷運往北延伸與黃線。究竟高雄現在如何規劃?已經營運的高捷又帶來哪些啟示?
《水的明天》
在前瞻計畫中的水環境建設,總共超過2500億的經費,包含水與發展、水與安全、水與環境三個大項。不過仔細檢視這些項目,大多仍屬於基礎建設,社會所期待的前瞻性項目,反而編列的不多。如何透過政策鼓勵再生水發展,將為下一個世代的水資源找到解答。
《汪洋中的未來》
台灣每次颱風或豪大雨來襲,淹水就成了許多縣市的最痛。都市水患已經是近年來全世界的治水難題。不過近年來有一種海綿城市的概念,不斷被提及,而透水性鋪面,就是海綿城市其中重要的一環。近年來豪大雨越來越頻繁,該如何與遽變的年代共處,前瞻計畫的治水思維,需要納入更多彈性的思考。
第578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 -
332017-10-24大林蒲、鳳鼻頭目前選定的遷村安置地點,屬於航港局跟台糖的土地。但是距離臨海工業區也只有幾公里,新的遷村地點,真的可以讓一萬多位居民完全脫離汙染嗎?
回顧已經遷村的紅毛港,歷時四十年,當時還一度選擇將紅毛港人遷到大林蒲、鳳鼻頭,還好沒有集體遷過來,否則得再面臨一次遷村的命運。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紅毛港就是大林蒲跟鳳鼻頭人的一部活教材。另外,大林蒲遷村之後,剩下來的土地,到底要做什麼?行政院雖然提出「循環經濟園區」,但哪些產業要進駐並不明朗。
過去大林蒲跟鳳鼻頭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被迫扮演台灣發展重工業、石化工業的火車頭。居民犧牲土地、健康、生活,如今他們擔心再次犧牲的意義。大高雄的環境品質會變得更好嗎?遷村不只是大林蒲跟鳳鼻頭四百年來最難的抉擇,也是高雄市民要共同正視的問題。
第51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312017-10-10如果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臭味,不知從何而來,恐怕人人都會提心吊膽,但這種心情對住在高雄小港區大林蒲、鳳鼻頭的居民來說,卻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
自從臨海工業區編定之後,大林蒲跟鳳鼻頭居民,就跟重工業、空污綁在一起。在台灣你幾乎找不到,像這樣只有一萬多人,卻被八百支煙囪、五百家工廠三面包圍的聚落。問題是居民住在這裡已經四百年,工業區才來四十幾年,卻造成居住正義、乾淨的天空落空。
已經談了好幾年的大林蒲、鳳鼻頭遷村案,去年11月前行政院長林全來到大林蒲,向居民數十年來承受的污染表達歉意,面對面溝通之後,高雄市政府開始展開遷村意願普查。在15350名受訪居民中,贊成遷村佔89.04%、反對10.96%。至於遷村安置方案,選擇土地,也就是住商建地一坪換一坪的有86.4%、房屋方案9.26%、現金方案4.34%。
不過普查同時,沒有較詳細的遷村計畫說明讓民眾了解,因此在說明會上也有部分居民提出質疑。在這次的遷村議題中,大林蒲、鳳鼻頭的在地年輕人也站出來發聲,不願在歷史關鍵時刻缺席。
第51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31
-
29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