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542021-12-15
-
422021-09-01台灣疫情經過108天之後,終於在8月25日這一天,首次沒有本土案例,雖然是好消息,不過台灣要回到五月前的生活可能還不是那麼容易。回想五月中旬,在疫情最艱困的那段日子,受到衝擊最大可能還不是一般民眾,而是在防疫上,有不同需求的不同障礙者,他們無論在食衣住行、甚至就醫、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衝擊。
包括一下子被抽掉的人力支持,造成生活、就醫困難。必須戴口罩的規定,造成腦性麻痺者的生活困擾。影響聽障者跟別人的溝通。對視障者來說,到處都有的實聯制,以及台北捷運環狀線,在六月下旬試辦的引導杖方式,都沒有考慮到視障者真正的需求。這些都讓不同障礙者擔心,如果疫情反覆升溫,甚至萬一升高到四級,政府有一套超前部署的方案來協助他們嗎?
第71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512021-08-11今年在新冠疫情第三級警戒期間,大家都盡量減少外出,網路購物成為消費主流,其中蔬菜箱意外成了疫情期間最熱賣的商品,許多電商平台紛紛搶進,推出各式各樣的方案。其中有些比較特別,跟一般電商平台不同,他們是由農民合作社自己推。
這些農民合作社以往都只是把菜送到批發市場,這次之所以會做蔬菜箱,是因為先前五月學校停課,很多中南部蔬菜產地,原本要供給學校營養午餐的菜,突然銷不出去,只能將大部分的菜倒到田裡,還好蔬菜宅配在防疫期間大受歡迎,經過調整,蔬菜箱也幫他們創造新的商機。
不過,疫情打亂了蔬菜產地產銷模式,除了農業合作社,也有年輕的農村團隊,他們想幫地方農民拓展通路,於是發揮自身網路行銷專長,一起幫農民賣菜,卻沒想到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問題。
第711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42021-06-23
-
51
-
48
-
552020-12-0212月開始,國內防疫啟動秋冬專案,拉出邊境、社區及檢驗三大防線,希望能持續守住秋冬疫情。而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來,旅遊產業停滯,尤其各國邊境的封鎖,更讓觀光相關產業,受到重擊。
在台灣,雖然出國旅遊,成為一個很難實現的願望,但有賴台灣防疫有成,國內觀光不但逆勢成長,湧現熱潮,還衍生了國旅的新旅遊型態。前所未有的郵輪環島,就是一個例子。原本航行海外的國際郵輪,現在改為載遊客繞行台灣,停靠在高雄、台南、花蓮等國內港口,乘客在享受船上設施之餘,還能深入地方旅遊,帶動地方經濟。
另外,類出國的台灣離島旅遊,也成為風潮。尤其澎湖縣,觀光客比往年成長了七成,縣政府舉辦的類出國海島婚禮,也意外成為當地旅遊亮點。
第67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51
-
61
-
37
-
452020-04-29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台灣雖然沒有發生大規模社區感染,但各行各業已經開始超前部署,著手準備進入停課、停班甚至封城階段的措施。
保持社交距離、遠距上班上課等因應,讓台灣進入一個零接觸時代的生活模式。許多中小學從一開學就已經訂出停課計畫,也著手準備遠距教學。因為城鄉差距及數位素養落差,原本就有許多困難,中間又歷經Zoom軟體的資安風波,等於又要從頭開始,家長及師生都被動參與了這場零接觸革命。
而因應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者的醫療需求,台灣通訊看診也意外有了新進展。企業更因為要維持社交距離,多了在家遠距上班、甚至用科技遠端操控工廠的新模式。這一場零接觸革命正改變你我的生活。
第64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51
-
412020-02-26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影響層面全球發酵,既深且廣。民眾不敢出門,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觀光與交通運輸業,儘管台灣疫情還在控制範圍內,飯店、旅館的住房率已經掉了三成,甚至五成以上,遊覽車訂單更是跑光光,有業者已經開始放員工無薪假。
而除了觀光、交通產業,受到中國封城的影響,製造業也是重傷。除了中國湖北省至今無法復工,其他復工的城市,也面臨搶人、搶料、搶運具的亂象,預估台商的產能得到第二季才可能恢復五成。
2003年SARS疫情蔓延時,全球經濟損失估計有四百億美元,這次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有SARS的三到四倍。到底這波疫情影響了哪些產業?企業及政府接下來又該做哪些布局?
第635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