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3742022-08-24
-
407
-
400
-
3442022-08-10【裴洛西台灣行】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2日旋風訪台,繼1997年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之後,裴洛西是本世紀美方來台最高層級。在中國的反對聲中,他不但來到台灣,拜會總統府、立法院、企業界,甚至還跟來自中港台的人權人士見面。
裴洛西在總統府直言,美國不會背棄對台灣的承諾,不但讓此行程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更挑動了中國敏感的神經。裴洛西才剛走,中國就展開軍事演習,台海危機迅速增溫,一系列對台灣的經濟制裁,也讓產業措手不及。到底裴洛西這趟台灣行,對台灣而言有什麼重要的意義、未來又將造成那些影響。
【隱形的戰場】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國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事實上,這幾年兩岸間的角力攻防有一個隱形的戰場交火激烈,使用的武器是看不見的資訊,其中包含大眾所熟知的認知作戰。接下來的報導要帶您了解,認知作戰如何發揮以及透過哪些媒介滲透。
第762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3572022-08-03
-
397
-
3662022-07-20全台唯一公路到不了的祕境–三貂嶺火車站,今年剛好一百歲了。沿著鐵道發展的三貂嶺曾經繁華,以往被稱為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經歷過19世紀前人穿山越嶺墾拓,以及20世紀煤礦開採時的工業發展,21世紀的今天,山城間的聚落累積厚實的自然與人文風采。
當年礦場撤出後,人口減少,而今,聚落原居民多半年事已高,年輕一代則出走在城市生活。這個位於北台灣、典型的非都會區域,平時僅20多人在此生活,似乎是個快要被遺忘的小鎮,其實正有好幾股新的活力正在升起。美麗純樸的小鎮迎接著新舊住民交織的火花,也面臨著發展觀光帶來的種種挑戰。童話般的山林小鎮,該如何保留樸實風貌,兼顧觀光發展?
電視新聞報導獎
第75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 -
2532022-07-13幾個月以來物價不斷飆升,通貨膨脹率已經創十年來最新高,民眾紛紛抱怨荷包瘦了!而造成通膨危機的關鍵之一是國際肥料價格上漲。
延燒兩年的疫情,加上今年的俄烏戰爭,導致國際原物料進出口受阻,今年國際肥料價格已攀升到四成以上,嚴重衝擊農業,也連帶引發通膨危機,讓農民和消費者都苦不堪言,大家也開始反思農業該如何走向未來?
嘉義青年楊智凱創辦蚯蚓農場,利用廢棄物養殖蚯蚓,生產蚓糞土有機質肥料,希望以推動「循環農業」的方式,來幫助農業「減肥」,降低農民對肥料成本的負擔。
而在南部也有一位女農因應肥料危機,改用蚓糞土取代一般化肥來經營農場,他們運用年輕人的新思維,希望在這波全球肥料之役,帶給農業轉機。
第758集
文字:賴麗君 / 攝影:張煥宇 -
3262022-07-06
-
292
-
251
-
356
-
325
-
3142022-05-18今年3月23日跟5月9日,台灣發生2次規模6以上的地震,其中規模6.7的玉里地震,是繼921地震之後,排名第4強度的地震。
獨立特派員之前曾報導1906年的梅山大地震,發生至今已經116週年。而台灣近代史上,造成死傷最嚴重的,是發生在1935年4月21日的「新竹–台中地震」,又叫作屯子腳地震或墩仔腳大地震,規模7.1,總計造成3千多人死亡,房屋受損不計其數,如今也已經屆滿87週年。
為了讓國人了解地震的無情與可怕,改制前的台中縣政府,透過出版《墩仔腳大地震老照片特集》,詳細記錄了1935年的大地震,對中部民眾的影響。
最近中央氣象局也說,台灣不排除進入地震活躍期。而回顧台灣過去百年地震史,規模7以上的地震,到底發生多少次?獨立特派員帶您一起追尋這些百年地震的足跡,來看看我們獲得什麼樣的經驗,對未來台灣地震的防範與預測又能有什麼幫助。
第75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266
-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