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人權
-
40
-
40
-
31
-
41
-
37
-
432020-09-30十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人居日,我們將連續三週推出社會住宅系列報導,看看台灣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現況及挑戰。
為了解決高房價之下,弱勢及青年買不起房子的問題,內政部在106年提出社會住宅興辦計畫,全國要在113年之前,興建12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這個八年的計畫到今年底為止剛好過一半,檢視六都目前興建的進度,既有加上新完工、興建中還有已決標的社會住宅總數,桃園、新北及高雄市,達成率都超過原本設定的目標,台北市也有88%,其次是台中市,台南市目前則是還沒有開始興建。
到底六都興建社會住宅的現況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我們先從寸土寸金、房價也最高的北部地區看起。
第666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44
-
31
-
44
-
342020-04-29歷經一年的籌備,香港銅鑼灣書店在台灣重生了,開幕日期4月 25日,正是林榮基離開香港,流亡到台灣一週年的日子,別具意義。
發生在2015年的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震驚兩岸三地,書店的股東、經理、店長、員工等五人被失蹤,林榮基還因此在中國被關了八個月,罪名是「違法經營書籍銷售」,回到香港之後處處受到監控。銅鑼灣書店事件不只讓香港人年輕人擔心出版、言論自由被剝奪,還間接影響了去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更讓一輩子賣書、看書的林榮基,成為香港反共人物的代表、台灣人認識香港的重要窗口。
去年九月,林榮基透過募資平台,籌募到開書店的基金之後,從找房子、設計書店、到拜訪出版社、書商,幾乎都是自己一手包辦,獨立完成。
銅鑼灣書店重啟的這一天,六四運動學生領袖,也是華人民主書院創會董事會主席王丹,特別請人寫「自由」兩個字,致贈給林榮基。銅鑼灣書店在台灣重新開幕,林榮基想說些什麼?又將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第64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39
-
392020-04-01
-
252020-02-05台灣剛經歷總統及立委大選的洗禮,這次來台採訪、觀選的國際媒體不只空前,更有不少來自香港的媒體及香港人,都親臨現場見證台灣民主的可貴。
反送中改變了許多香港人的生命及生活, 我們要關心幾位在台港人的現況,他們是反送中運動期間,站在最前線的勇武派,來台灣已經好幾個月,希望暫時留在台灣繼續完成學業,一方面申請學校,一方面繼續為香港向國際發聲,並協助後續來台的香港人進行安置。也有人希望可以取得居留權,開始在台灣工作,等待回香港的那一天。
不管他們的現況如何,對香港示威者充滿虧欠,想回去香港的心情沒有斷過。這幾個月來,他們在台灣怎麼度過?怎麼跟香港做情感的連結?
第63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28
-
432019-12-11香港,是全球金融重鎮與主要港口,充滿發展動能。1997年,從英國的殖民地回歸到中國之後,民眾和港府之間的衝突不斷、紛爭不息。
《傾城之搏-香港反送中之路》的紀錄片。帶您看看從2019年6月9日開始,百萬港人在金鐘一帶「反送中」遊行,反對港府修改,允許將嫌犯引渡至中國的《逃犯條例》。這也是香港自九七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引發國際注目。自此之後,政治未爆彈,終於炸開;民眾遊行不斷,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下台。
為了爭取實現五大訴求,警察和示威者激烈互抗,警察甚至動用武力造成死傷,學生也罷課陳抗,衝突越演越烈。
除了記錄「反送中」歷程中的關鍵轉捩點,更邀請五位不同職業的港人,真實地貼近他們的生活,記錄他們在整場運動過程中參與的角色。
有來自上海定居香港的大學教師黎明,他為什麼要絕食抗議到送醫治療,也義無反顧?
參與社會運動十幾年的社運人士巫堃泰,為何終究對一國兩制感到失望,決定參選議員?
記錄過雨傘運動的攝影師Sam,為何在這次「反送中」的拍攝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
以及年過半百的廚師吳志輝,為何決定成立香港第一個廚師工會,走上街頭抗爭,又如何研發各式創意料理,諷刺港府?
還有面對來自各方恐嚇和威脅的學生彭家浩,為何毫不退縮,還積極舉辦活動,向國際學生表達香港困境?
這處在不同生活樣貌的五人,對香港的未來,是如何的期待跟擔憂?而香港未來的命運,將會何去何從呢?
第62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袁宏書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