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321
-
3042023-12-20中美貿易戰開打已長達六年,在美國對外貿易「去中化」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移轉,許多跨國企業採取中國加一的策略,也讓東南亞近幾年成為新世界工廠。尤其台商在國際布局改變,以及地緣政治影響,過去的西進,現在則把東南亞變成台商主要的海外投資地。
泰國汽車工業發達,近幾年很多台灣電子產業都已經進駐泰國卡位。除了汽車電子,醫療科技也是台泰合作重點項目。泰國觀光醫療發達,在泰國政府積極推動下,每年約有兩百萬外國遊客到泰國接受醫療服務。泰國和台灣的醫療體系也積極進行合作交流,引進多項台灣智慧醫療科技。
電子科技是台灣強項,東南亞這幾年發展快速,剛好彌補了台灣市場規模小的遺憾,因此積極開拓南向,不論是技術或人才,都有助台灣擴展市場。
第83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309
-
2202023-12-13
-
2592023-12-06疫情全球晶片荒,各國都積極希望能發展自己的晶圓廠,確保晶片供應。台積電最近就接連宣布三個海外設廠計畫,分別是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及德國德勒斯登。
但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面臨缺工問題,當地工會起身抗議,美國廠的量產時間被迫延後一年。德國最近又傳出,憲法法庭裁定聯邦政府預算挪用違憲,導致可能影響台積電50億歐元的設廠補貼。儘管德國總理蕭茲出面承諾,會儘快找到解決方式,全力支持設廠,但還是成為台積電德國廠的一項變數。
獨立特派員實地前往德國一趟,看看為什麼台積電歐洲廠,會選擇在德勒斯登設廠?這裡的投資環境如何?未來會不會也出現跟美國一樣的缺工及工作文化差異的問題?
第83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2902023-12-06
-
273
-
222
-
3012023-11-29
-
259
-
3362023-11-1500:00〈救難員〉
獨立特派員記者在9月份前進烏克蘭,造訪首都基輔市,走過震驚世界的大屠殺事件之地-布查市,還有布查市隔壁同樣遭受俄軍摧殘的伊爾平市,以及緊鄰俄羅斯邊境的哈爾基夫州。我們想帶觀眾看到,大敵當前,城市裡的每一個人如何起身應戰。
第一線的救難人員,包括消防員以及醫護人員,他們在敵軍攻擊的同時,還要執行救援任務,因此消防人員必須穿著防彈背心等裝備,再加上原來的消防設備,總重量達四十公斤。他們如何在前線面對這麼大的挑戰?
11:17〈消失的生命〉
戰火無情,城市中,有些生命被迫消失,但這些被消失的生命,有一部分是被俄軍綁架擄走。俄軍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獨立特派員採訪被俄軍綁架擄走的倖存者,現身說法。
25:47〈戰火笑靨〉
即便戰爭如此沉重,但在採訪過程中,有一群人,常常以美麗的笑容回應獨立特派員的鏡頭,就是孩子。為了守護孩子的笑靨,烏克蘭政府在制度跟軟硬體上,做了很多努力。
36:16〈戰地記者〉
城市裡,有一群傳遞戰爭消息的人,那就是新聞記者。特別的是,烏克蘭記者報導新聞時,自己本身就是新聞事件的當事者。尤其在極度希望自己國家贏得勝利的情緒下,新聞記者如何不成為國家大外宣工具,繼續堅持中立、客觀的新聞室準則呢?
44:51〈政治人物〉
戰爭之下,除了前線,其他民眾、各行各業都得照常過日子,如何讓整座城市在戰爭威脅下仍然正常運轉,是政治人物的責任。非常時期下的政治領導人,得有什麼樣的特質與思維?
第827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
3362023-11-08
-
260
-
251
-
190
-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