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432017-11-21Puzangalan在排灣族語裡代表「希望」,意思是即使環境再艱困,只要再推自己一把、奮力往前,希望就在眼前。
希望兒童合唱團成軍十年,獲得國內外比賽肯定,今年還在義大利分別得到永恆羅馬音樂節兒童組金獎,以及達文西音樂節五大獎項,獲得教宗祝詞稱讚。這些希望合唱團的孩子,來自屏東瑪家鄉、三地門等跨校的排灣族學生,有人甚至從國小一路唱到國中、高中、專科。
希望合唱團十年來可以在國際音樂舞台上表現亮眼,有兩位靈魂人物:一位是孩子口中的蔡主任,佳義國小退休老師蔡義方;另一位是音樂老師吳聖穎。他們一個負責遊說父母,把孩子們帶出來練唱,同時還要籌措合唱團的資源和經費;一位則將排灣族的古謠重編,融合現代樂曲,讓孩子開始唱自己的歌。他們的努力,讓孩子的天籟之聲,為自己也為所有聽到他們歌聲的人們,帶來希望。
第52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482017-09-12
-
372017-08-14一個到法國學美術的女生黃珮珊,在房東老奶奶家,看到伊朗動畫電影《茉莉人生》的原創漫畫。《茉莉人生》是改編自伊朗漫畫家瑪嘉莎塔碧的自傳性作品《我在伊朗長大》,從回溯一個九歲小女孩長大的過程,娓娓道盡伊朗幾十年來的政治社會變遷。這部動畫電影讓黃珮珊起心動念,回台後創辦一間專門出漫畫的出版社。
不過他的野心不小,出版的作品,必須取材個人生命經驗,或是真實發生過的社會事件。要找到能創作這種漫畫的作家,非常不容易。於是她用等量的敬意,對待辛苦取得手繪畫作。這位是社長也是總編輯的女生,用人工製版,調墨絹印,再以一針一線親手縫製,裝幀如藝術品,因此慢工出細活,一年只出一冊作品。來看這個在出版業不景氣的年代,一人出版社的故事。
第509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
29
-
382017-07-18第29屆世界大學運動會8月中即將在北台灣舉行,國內許多具有潛力的新生代舉重選手,也將在這裡見真章。台灣的舉重,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蔡溫義拿到第一面銅牌,佔有一席之地後,開始有更多的女性選手投入舉重世界,並在國際比賽上展露光芒。
在舉重界有超人之稱的陳葦綾,他身高只有150公分,體重不到50公斤。國中時期由田徑轉進舉重,靠著苦練、愈挫愈勇及永不放棄的信念,在舉重世界舉起一片天。今年3月,國際舉重總會傳來好消息,2008年北京奧運48公斤級的舉重金、銀牌得主,藥檢呈陽性反應,將由銅牌得主陳葦綾遞補金牌。
對於這個遲來八年的北京奧運金牌肯定,陳葦綾一如以往的低調,以平常心看待。他除了持續自我訓練,還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培訓學生及年輕選手,甚至走入原鄉。過去因為自己土法煉鋼,多次受傷,膝蓋還開過幾次刀。如今他要把從舉重學到的功夫跟體悟到的心得,用來幫助學生避免重蹈覆轍,希望年輕選手的運動生命可以長長久久。
第50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22
-
38
-
28
-
28
-
272017-03-28去年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給了年僅34歲的年輕導演趙德胤。其實趙德胤是來自緬甸邊境的僑生,他十六歲來台念書,從為三餐煩惱求生存的異鄉人,短短六年內,他以出生地,長年內戰的滇緬異域為背景,以家庭成員販毒、挖礦、偷渡打工的真實人生為腳本。
在難以取得拍攝許可的緬甸打游擊,以接近一年一部的速度,完成了四部劇情片及兩部紀錄片,而後接連在威尼斯坎城等國際影展大放異彩。有趣的是,來自緬甸的趙德胤說自己籌錢拍電影的方式是土法煉鋼,仿效早期台灣商人帶著一只皮箱走天下,只不過他賣的是故事是劇本。來看趙德胤,如何在艱困的台灣電影環境中,特立獨行,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第488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
352017-03-28百年前的三合大院,除了精細的雕工書畫之外,做為屋頂和牆面裝飾的花磚,鮮少為人所知。在19世紀,它們是日本生產進口的舶來品,建築上有花磚的人家,非富即貴。嘉義市一棟檜木建築裡,展示著上千片的台灣老花磚,這些花磚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從歷史的縱深來看,一個世紀,在古文物的世界裡,還相當年輕。
但是這些花磚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們只出現在西元大約1915到1930年代,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它們的生產,隨著日本在戰事上的需求,相繼停產。這幾十年隨著花磚老屋的拆除,年代限定的花磚,拆掉一片就少一片。全台灣收藏最豐富的愛好者,收藏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他不只收藏,也致力於花磚的保存和老屋的修復工作。讓這些消失中的老花磚,重新在世人面前展現它的美麗。
第48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32
-
222017-03-27賽鴿一直是台灣特有的文化,然而賽鴿究竟是競賽還是賭博?各界看法分歧,也讓賽鴿披上神祕面紗。再加上擄鴿勒贖的事件不斷,讓賽鴿衍生不少爭議。不過今天我們要透過一位年輕導演陳俐婷,他貼身記錄養鴿二十多年的父親,如何把一隻一隻的鴿子當成家人般照顧,投注許多熱情和精力。他以身為養鴿人家女兒的視角,看父親和家人如何經歷賽鴿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例如爸爸賽鴿成績很好的時候,獎金成為家中經濟的重要支柱,同時卻也陷入遭人眼紅、賽鴿被擄走勒贖,甚至父親人身安全都有危險的困境。而賽鴿成績不好的時候,父親則是心情低落,全家也跟著忐忑不安。這些個頭不大的賽鴿,從養成到參賽,再再牽動著養鴿人家複雜且糾結的情緒,一起來看看,他的帥鴿老爸。
第459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60
-
542017-03-27國內唯一用東南亞新住民、移工熟悉的語言發聲的四方報,在四月底、五月初全面停刊。 新住民,移工、外勞,在台灣已經二十多年,過去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一直到2006年,已故的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成露茜,率先捐五十萬元,找來剛從越南學四個月語言的張正,還有廖雲章、邱德貞,在大家不支薪的情況下,讓四方報從零到有。
這十年來,四方報也從越南文、泰文一路增加到有印尼、菲律賓、柬埔寨到緬甸文,六種語言,發行最久的越文版,還曾經被視為是紙上的「FACEBOOK」,四方報陪伴這些在台灣各個角落的異鄉人及新住民,成為他們重要的精神糧食。
但是四方報這兩年,一直面臨最現實與殘酷的經費問題,在幾項補助結束之後,社方宣布四方報停刊,朝社會企業公司法人的型態規劃,四方報會就此消失嗎?一起來看四方報的停刊號及轉型後的未來。
第44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