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搜|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
-
SystemAdmin | 2022-07-13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攝影:鄭仲宏
南橫維安
從2009年莫拉克颱風後,因為重創封閉的南橫公路,經過13年的休養生息,今年5月1日全線有條件開放通車。不過開通後的南橫公路卻交通事故頻傳,究竟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獨立特派員記者實際走一趟南橫公路,發現雖然經過13年的時間,但大自然尚未完全修復。自莫拉克颱風以來,山林土石仍相當不穩定,維護成本極高,沿途許多難以整治的邊坡,卻需要讓路通過所興建長短不一的明隧道,所費不貲。脆弱土石加極端氣候,每年汛期都是大挑戰。
南橫公路也是條充滿故事、生態、人與大自然不斷折衝磨合的工程博物館。南橫公路以台南市為起點,終點為台東縣關山鎮,沿途壯麗的山景,岩壁等大自然景觀,再再都吸引許多遊客。
尤其今年五月南橫公路全線開放後,不受疫情升溫影響,大量觀光客湧入,對許多災後復健的慢活部落,以及南橫公路周遭的自然環境及野生動物,也帶來不少文化、經濟上的衝突。
第75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470 -
SystemAdmin | 2020-01-15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蘇花改返鄉路
蘇花改1月6日正式通車了,終結過去蘇花公路每逢大雨就坍塌的噩夢,花蓮人終於有了安全的返鄉路。這次很特別的是,通車同時也有北花客運上路,塗上象徵藍色大海跟綠色山巒的回遊號,每天將行駛在蘇花改,提供往返花蓮的另一項公共運輸選擇。
而蘇花公路全長38.8公里,一共有八座隧道,最長的隧道只比雪隧少三百公尺,未來通車後如何確保長隧道的行車安全?還有一條便捷公路的成形,帶來新的人潮與商機之外,也會帶來哪些新的挑戰?
第63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461 -
-
SystemAdmin | 2009-12-24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攝影:周明文
回家要多久(下):花東鐵路電氣化
台東人搭火車回家,確實比較辛苦。台灣完成環島鐵路網之後, 便捷、舒適的鐵路交通,應該是全國民眾的基本需求。
但花蓮到台東,一切都比其他地方來的慢。以鐵路電氣化來說,台灣的西部早在1979年就完成全線的電氣化,再晚一點,2000年八堵到羅東、2003年羅東到花蓮,也相繼完成電氣化,到目前為止,只剩下花蓮到台東,以及南迴鐵路還差這一步。翻開過去的歷史,花東鐵路電氣化這張支票,其實已經喊了十幾年了。直到這個月初縣市長選舉前夕,交通部才大動作在花蓮玉里舉行花東鐵路電氣化的開工典禮。這項工程有哪些重點、會碰到什麼問題,台東人的想法又是如何?請看我們的報導。
第12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