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17-03-27土地環境文字:萬真彣攝影:羅盛達
返鄉築夢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一隻母雞呢?是廚房裡的食材,還是下蛋的工具?67年次的楊環靜在澳洲打工換宿時,發現雞原來也可以是寵物。當她返鄉,便以寵物的態度來對待她所放牧的雞。雖然成本高昂,但楊環靜希望透過一顆雞蛋表達人和動物彼此應該互相尊重的理念。
同樣是返鄉青年,攝影記者鍾士為因為長年牽掛逐漸凋零的美濃老家,在接收了爺爺奶奶的老三合院與菸樓後,請來老師傅以古法修復。兩年之間南北奔波,才終於打造出以黑膠唱片收藏為特色的文創風格民宿。讓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年輕人,如何兼顧夢想與現實?
第468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x 81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再見台北西站
搭過國光客運的民眾,一定對台北西站不陌生,這個位於忠孝西路、台北火車站旁的客運站,已經有62年歷史,歷經多次改建。從金馬號、金龍號到國光號,都是從這裡發車,也承載著許多台北人及異鄉遊子的回憶。
而台北市政府為了打造西區門戶計畫,預計11月1號,就要拆除台北西站,而從9月28號起,也已經將最有歷史的B棟路線,都移往台北轉運站。這棟空蕩蕩的建築,最近卻引來許多民眾拍照留念,甚至有來自香港的巴士迷,呼籲搶救這座客運站。 而告別台北西站的背後,除了許多不捨及惋惜,也隱藏著未來路線遷移的交通問題,還有市府恐怕面臨高達三億的巨額賠款。
第46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90
-
-
SystemAdmin | 2017-03-27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攝影:黃政淵
極端氣候之海洋爭戰
連續幾個颱風帶給全台灣的震撼,再次提醒我們氣候變遷下所面臨的挑戰。極端氣候及全球暖化,造成海洋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影響效應和層面相當廣大。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預測,2025年之前,平均氣溫將上升1度。依此推算,2030年之前,海平面水位會比現在多20公分。低海拔國家及城市要面臨土地被淹沒及氣候難民遷徙的困境。
而海水的變化包括溫度、酸度及洋流改變等,也為海洋及養殖漁業帶來浩劫,台灣的漁民這幾年感受最深。漁獲量大幅減少,極端氣候帶來的傷害又快又猛,漁民幾乎連調適的時間都沒有。
第467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86
-
AdminAdmin | 2017-03-27醫療公衛攝影:黃政淵
聽見夢想的聲音
在台灣,先天性聽力損失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以台灣每年平均2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每年有將近600名孩童出生時,聽不見媽媽第一聲的呼喚。造成聽損的原因,有先天性的病毒感染、懷孕時用藥不當等因素,後天性的原因有孩子罹患中耳炎或是腦膜炎。
其實,聽損的孩子,透過聽能訓練以及儀器的配戴,可以跟一般人一樣正常聽說。但是國內聽覺口語師的缺乏,以及小學後的教育銜接,一直是個大問題,這些問題,在偏鄉更顯匱乏。偏鄉路途遙遠、交通費高、早療資源缺乏,讓許多孩子失去了回復聽能的能力,未來的人生大不相同。
第466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52
-
SystemAdmin | 2017-03-27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攝影:黃政淵
極端氣候之糧食戰爭
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像是乾旱、熱浪、暴雨、洪水,從1950~1960年間的13次,增加到1990~1998年間的72次。全球溫度不斷升高,造成生態系統嚴重破壞,動物遷徙、植物開花季節改變、植物病蟲害和傳染病疫情頻傳,和人類生存切身相關的糧食短缺更是嚴重,各國都開始應戰。
農委會今年將啟動四年四億元計畫,提供農民SOP,改良地區性氣象資料,來降低極端氣候對農業的傷害。例如在高溫缺水的氣候下,台灣水稻耕作要如何因應挑戰,而農改場的人員發現,原住民部落裡,可能有著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糧食解方。
第466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90
-
-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房屋稅炒很大
近期房屋稅調漲,引發多方熱議,前行政院長陳冲說房屋稅違憲違法,前任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緊接著也投書媒體,形容房屋稅的調漲,其實很謙卑。
相關業者不斷拋出稅額暴增的例子,像是有的酒店一年要上繳1.3億的稅,另一棟豪宅,房屋稅調漲了7倍,從原來的38萬,調高到270萬。因此有聲音說,房屋稅不利都更,更不利房市。一般民眾擔心,會收到上萬元的稅單。
其實一般民眾無須太過擔心,多數縣市只針對這幾年新建的房屋,調整稅額,舊屋根本沒有影響。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新成屋、豪宅等建築。30年沒有調漲的房屋稅,在引發多方討論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除了調漲稅基之外,也應該適度修正房屋稅條例的公平性。
第46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80
-
-
AdminAdmin | 2017-03-27能源問題攝影:黃政淵
綠能藍天
新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喊出綠色能源 2025年達到20%。之前我們為您報導過,高雄市政府以修法通過《綠建築自治條例》的方式,讓違建的鐵皮屋架設太陽能板後變合法,達成雙贏。 而目前在中南部,一座一座的太陽能板,也正在改變農業的地景。
現在農業最夯的產業是光電農棚,也就是在太陽能板下,種植作物果樹。同時還有光電畜牧業也在大力發展。多管齊下推廣綠能,行政院宣示太陽能屋頂每年要興建500MW(百萬瓦),預計六年就可以種出一座核電廠。但是綠色能源佔總發電量的比例,目前勉強達到10%,如何在九年後的2025年達到20%,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第464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94
-
AdminAdmin | 2017-03-27人物故事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路行者
群眾募資,現在成為新興的圓夢方式,不少人生命中的轉彎也在這樣的平台上發生。其中有一個路行者咖啡的故事,在網路上獲得許多人的關注。
今年64歲,從事街友自立售報計畫的黃紫雲,因為賣報紙生意銳減,在一位老師的建議下,開始了網路上募資賣咖啡的專案。這個計畫在第一個晚上就達標,很多人願意支持他的創業計劃,紛紛前往據點,喝一杯路行者咖啡。
但是隨著風潮一過,喝咖啡的人少了,生意迅速下滑。協助這個專案的朋友,繼續尋找各種可能,和企業餐廳洽談擺攤,讓路行者咖啡,可以繼續上路。一起來看看,路行者咖啡,和他想要翻轉人生的故事。
第464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82
-
AdminAdmin | 2017-03-27社福弱勢攝影:周明文
我的模範生
很多偏鄉孩子的生活現況您可能想像不到,根據兒福聯盟曾經做過的調查顯示,在偏鄉有16%的孩子沒有和父母同住,28%的孩子不是每天睡覺時都有大人在家,他們放學回去經常是沒有任何人在家的情況。大人忙著在外地工作賺錢,孩子在家卻沒有人煮飯給他們吃。
偏鄉謀生不易,在地方只剩老人和小孩,然而在花蓮秀林鄉,有一位課輔老師徐美玲,他原本是護士,九年前因車禍受傷,失去了一隻腳。不過他卻勇敢面對人生,還帶著社區阿嬤們組成志工隊,一起來照顧地方的孩子和獨居老人。他對孩子和老人的關愛與付出感動許多人,不過徐美玲卻說,其實是孩子們鼓舞了他的人生,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46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71
-
SystemAdmin | 2017-03-27公共安全系列報導:血淚巴士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危險遊覽車
觀光產業因為陸客團減少面臨的挑戰與轉型還沒解決,七月十九號,國道二號發生陸客團火燒車意外,更讓許多旅遊業者覺得雪上加霜,這場陸客火燒車意外造成26人死亡,事發至今,檢方還在釐清事故原因,不過從車體安全到駕駛的身心狀態,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在陸客團的產業生態下,遊覽車駕駛的工作出了甚麼問題。
獨立特派員實際跟著一位遊覽車駕駛,了解運將們載團體客工作的實況,以及他們面對的困境,除了運將的工作狀態,遊覽車本身的安全如何把關,我們也要帶您一探從進口底盤,到打造出遊覽車的過程,來看看產業及政府,如何從車的安全及駕駛的工作狀態著手,來降低遊覽車意外。
第463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66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陸客來不來
五月新政府上任後,陸客來台人數急速縮減,912觀光業者更走上街頭抗議,高喊要生存,要工作,要溫飽,在兩岸政治僵局未解的狀況下,觀光局預測,今年總體陸客來台將大減78萬人,觀光收入短收367億,而受影響的產業,從旅行社、遊覽車到飯店,也出現經營不善的連鎖效應。
不過除了政治因素外,大陸遊客來不來台灣其實還隱藏了許多問題,例如陸客團最近幾年不斷削價競爭,卻讓觀光品質大打折扣,失去競爭力的同時,更造成惡性循環,面對這諸多難題,產業及政府又該怎麼調整?來看記者林珍汝、張智龍的報導。
第463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