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
SystemAdmin | 2024-08-28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文字:廖怡芬
中山商圈 爭議中
你去過台北捷運中山站附近、赤峰街一帶嗎?這個新興的中山商圈,在復古的街區中,集結各種特色餐飲、服飾、雜貨店,吸引許多年輕人,甚至被列入2023年「全球最酷的40個街區」!
不過商圈最近陷入爭議,因為從4月開始,巷弄內上百家店,陸陸續續收到公文,檢舉他們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有的在住宅區,不能開餐廳;有的店即使在商業區,也不符合路寬八米,餐飲業只能設在一樓及地下一樓的限制。如果沒有在兩個月內改善,恐怕會面臨停業的命運。
在地店家為此成立了自救會,希望能爭取暫緩裁罰,台北市府也提供緩衝機制。一起來看看都市計畫法規與現代商業發展的衝突。
第866集
文字:廖怡芬 / 攝影:王興中x 158 -
-
-
AdminAdmin | 2024-08-21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新青安 糖衣還是毒藥
去年8月財政部推出新青安貸款,被視為總統大選的政策利多。因為還款年限長,最高可以貸到1000萬,雖然是為了協助青年買房,卻在市場低迷之際,成為房市的一股活水,帶動價量齊揚,房價上漲的情勢,從六都、新竹,往周邊縣市外溢。
推行一年來,不只房價飆漲,也出現不少亂象–冒用人頭戶、貸後轉租。為了遏止亂象,日前財政部祭出第一波查核,查出1502件違規。7月下旬又傳出,各家銀行今年的房貸額度達滿水位,而祭出限貸令,預期對新青安所適用的成屋將產生降溫作用,但買房族可能轉往預售市場。
新青安將持續到2026年,成屋和預售屋市場向上比價的結果,對真正的自住者來說,負擔會不會越來越重?
第86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x 160 -
-
AdminAdmin | 2024-08-21體育
追!我的跆拳奧運夢
台灣跆拳道女將羅嘉翎,今年在巴黎奧運帶傷上陣,止步16強,他賽後落淚的一幕,讓很多觀眾非常心疼。比起上屆東京奧運台灣有4名選手參加跆拳道項目,到今年只剩羅嘉翎是唯一代表,許多人不禁感嘆,跆拳道在台灣沒落了嗎?
其實,台灣的跆拳道成績曾經非常亮眼,20年前雅典奧運台灣就獲得2面金牌,之後北京奧運台灣也有4名選手獲獎,到倫敦奧運,阿美族女戰將曾櫟騁也為台灣奪得銅牌。
到底近年來,台灣跆拳道為什麼逐漸沉寂?選手們又面臨哪些挑戰?跟著在花蓮繼續培育基層的曾櫟騁,一起看看大小選手們追逐夢想的故事。
第865集
文字:顧展瓏 / 攝影:鄭凱文x 89 -
SystemAdmin | 2024-08-14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重大水災啟示錄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凱米啟示錄
七月底凱米颱風來襲,強降雨重創中南部,其中高雄平地單日累積雨量,超越了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加上天文大潮,全市25個滯洪池全滿,造成許多地區汪洋一片,滯洪池的效果受到質疑。
而台南、嘉義的超大豪雨,也造成洪水沖破八掌溪橋旁的堤防,淹沒大片農田,讓畜牧業者損失慘重,光是台南地區,災損金額就高達三億五千多萬。
二十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投入龐大的治水經費,推動各種水利工程建設,但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卻一再挑戰工程設計的安全標準。面對氣候變遷,我們還能再做些什麼?
第864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131 -
SystemAdmin | 2024-08-14醫療公衛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系列報導:尊重物種平等,動物福利知多少?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貓咪低血鉀事件
今年四月,台灣發生了貓咪低血鉀事件。許多飼主發現,家中的寵物疑似是吃了飼料之後,出現多渴、多尿、精神與食慾不佳,還有低頭無力的狀況,甚至有死亡案例。
整起事件由一位飼主揭露,引發許多飼主關心,但動保單位查驗後,疑似有問題的飼料,所有檢驗都符合法規,至今還找不到原因。
2004年台灣也發生過寶路狗飼料事件,當時就在討論寵物食品安全法,卻遲遲沒有推出,當時的農委會還為此遭到監察院糾正。
毒飼料事件至今已經二十年,農業部也承認,寵物食品仍處在一個低度規範的狀況,今年底會推出法案與各界討論。到底寵物食品出了哪些問題?
第864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x 151 -
-
-
-
-
SystemAdmin | 2024-07-24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系列報導:花蓮403地震特輯文字:尹雯慧攝影:鄭仲宏
震後蘇花返鄉路
蘇花公路是花蓮往北唯一的聯外快速公路,三個月前地震發生後,多處路段嚴重落石坍方,後來餘震頻繁,更造成土石鬆動,幾次強降雨夾帶大量土石流,又沖毀路面。在工程人員搶修之下,目前下清水橋路段還是管制通行。
道路中斷,影響的不只是居民返鄉不便,更衝擊當地的產業經濟,這條公路的未來,再度引起關注。而每次遇到天災,交通受阻,政府就會協調船舶代為疏運,如果宜花之間設置一條常態性的海上航線,可行嗎?
第862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鄭仲宏x 127 -
SystemAdmin | 2024-07-24社福弱勢系列報導:花蓮403地震特輯文字:尹雯慧
花蓮 你好嗎
403花蓮強震發生到現在,已經超過3個月。除了政府的賑災措施,許多外界的善款、物資也陸續湧入。其實除了受地震影響、房屋倒塌的直接受災戶之外,花蓮還有許多民眾,是因為地震之後觀光客不來,間接失業,甚至影響到家庭生計。
但這群人卻不見得是政府賑災的對象,為了協助這群隱形受災戶,有學校申請就業機會,幫助失業家長;社福團體也開出新職缺,招聘震後失業的人。他們也期待,未來能夠藉由重建家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第862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鄭仲宏
深入瞭解除了受地震影響的直接受災戶之外,花蓮還有許多民眾,是因為地震之後觀光客不來,間接失業,影響到家庭生計。為了協助這群隱形受災戶,有學校申請就業機會,幫助失業家長;社福團體也開出新職缺,招聘震後失業的人。期待未來能夠藉由重建家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天災臨工措施啟動 能否轉為穩定人力資源?
遭逢突如其來的天災巨變,花蓮許多依靠太魯閣觀光產業為生的家長們,面臨失業困境,連帶引發其他隱憂。
花蓮崇德國小校長謝易成表示,地震之後,校方想到家長失業的問題,這是一個全面性的問題。如果沒有照顧好家長的經濟狀況,最大的受害者會是孩子,因為有時候父母親因為經濟的緣故吵架,孩子可能會目睹家暴,甚至受暴。所以校方一直在思考,怎麼樣以學校為主,去推動一些相關的政策。
震後兩週,勞動部提出專案就業補助計畫,啟動天災臨工措施。崇德國小將申請到的名額,全數聘用失業的學生家長。
謝易成校長觀察,很多家長臨時找不到工作,還好這份專案工作現在延長到十月底。可是萬一整體狀況沒辦法馬上復甦的話,是不是十月底以後又會出現一波失業潮。
震災補助雖立意良善,但也有挑戰。同樣為學校申請專案名額的花蓮富世國小校長鄭嘉毅,提出他的見解。花蓮富世國小校長鄭嘉毅分析,因為這次地震受影響的家長,他們以往都從事觀光服務業居多,所以校方雖然有這分美意,可是他們可能有自身的考量,比較不願意來申請這類暫時的工作機會。
「主動廚房」主動出擊 攜手花蓮家扶中心助弱勢
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來到了花蓮的「主動廚房」,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陳守實,是主動廚房的創辦人,這個機構專為脊髓損傷的傷友提供就業機會。不靠募款,是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
地震後,主動廚房與家扶中心合作,捐助自家產品給受扶助家庭。除此之外,陳守實也決定開出職缺,招聘傷友以外的一般員工。
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認為,花蓮這次0403地震造成非常深度的影響,很多旅宿、餐飲業的從業人員失業了。所以既然主動廚房有這個空間,再加上目前傷友的產能不足,在這個狀況下,是不是可以提供5個工作名額,給因為地震失去工作的失業者。
透過工作養活自己,讓傷友重拾尊嚴。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更讓他們長出自信。
主動廚房員工歐淳友坦言,經過這次地震,傷友不再只是接受幫助的那一方,也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公民團體籲審慎評估重建方向 集中資源助復甦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裡,一棟大樓空地整齊排放各種民生物資,並標出不同價碼。
好人會館創辦人黃榮墩說明,這些物資不是因為地震發生去募來的,是本來就有一個民間的防災系統在運作。其實受地震影響的不是只有受災戶,也有很多人收入減少。所以好人會館把這些物資進一步轉換成共同購買,像是花蓮的單親家庭、身障家庭,或者工作收入受到影響的人,都可以用比市價低廉許多的價格購買取得。
從事公民運動多年的黃榮墩,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投入救災。面對目前以振興觀光產業為主流聲音的花蓮,他提出了另一種角度的思考。
好人會館創辦人黃榮墩認為,當這個地方受災那麼嚴重,大量的經費就會進來重建。全部的人力、技術、知識,都要從觀光、旅遊、服務的角度來導引和切入嗎?要重建家鄉的這些經費,哪是觀光規模能比的呢?
時至今日,花蓮餘震仍然頻繁,極端氣候下出現的強降雨,也為花蓮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不小衝擊。重建家園的路還很遙遠,重新評估災害規模,將資源導入需要的地方,將是嚴峻的下一步。x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