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4-05-12政治經濟攝影:賴振元
虛擬世界真賺錢
回應台灣悶經濟造成的民怨,經濟部邀請龍頭企業為員工加薪,台北市也要求調高基本工資,新北市則提出調整財稅結構的想法,老闆不加薪就繳稅。真實世界這麼悶,但在另一個世界卻商機蓬勃。這幾年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隨時隨地行動上網,科技產業帶動宅經濟不斷成長,沈寂一時的遊戲產業也因為APP遊戲下載的熱潮,再度活躍起來。
一款由香港廠商開發的遊戲神魔之塔,上市才一年,全球下載量超過一千萬次,它是一個免費下載的遊戲,卻能創造每個月一億台幣的營收,有趣的是,當中有七成收入來自台灣的玩家。一個免費的遊戲為什麼這麼賺錢,又為什麼有玩家願意真的掏錢出來買虛擬的東西,遊戲世界的淘金者如何能夠讓真實世界的鈔票落袋?
第347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x 240 -
SystemAdmin | 2014-05-06政治經濟
公民不只賣書
五一勞動節又有民眾上街頭,反低薪禁派遣,你有沒有發覺台灣近年一波波的街頭運動越來越頻繁,是政府失能還是民眾集體焦慮?讓大家覺得眼前台灣好像前途混沌,但這也是因為我們長年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下,培養出來一種表達個人意志的方式。
不管它是不是叫做公民不服從運動,這股巨浪早在社會各角落深耕許久,獨立特派員從南到北觀察了不同的公民平台,小小的,卻都很有個性,他們有的叫獨立書店、有的是咖啡店,不約而同都在推展公民運動,做為上游思想的培力,談反核、談都更、談環境,談台灣在地與全球觀點,老闆不光為了賣書也不只想煮咖啡,而是想跟消費者互動,因為共同興趣搭起交流意見的平台,經過反覆的討論、思辯,讓小小的地方上的力量就此萌芽壯大,你看到匯流成河的反對運動,上游就是這些涓涓細流。
第346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賴勳毅x 150 -
SystemAdmin | 2014-05-06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
全球大震盪
梅雨終於來了,連續一個星期都會下雨,雖然讓人困擾,但是希望真能紓解中南部水庫缺水的旱象。天氣越來越難預測,旱澇交至的情形怕會越來越嚴重。
最近美國就因為極端氣候造成一連串大災難:先有龍捲風襲擊,至少造成22人死亡,逾百人受傷,接著是美東下暴雨,道路塌陷,十幾輛車子掉進大坑洞。你大約還記得,剛過去的這個冬天非常冷,台灣有超過一百人猝死,北美也急凍到零下四十度,四分之三的地區都破了120年來的低溫紀錄,班機停飛、道路封閉、學校停課,這是受到北極渦旋的影響。
嚴寒相對帶來酷暑,氣象局估計台灣今年夏天超過35度恐怕會有40天以上,包含人類,所有地球上的生物都面臨極大的生存挑戰。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警告大家,各國阻止暖化的速度太慢,要在未來15年加快行動才能避免世紀性的氣候災難。在新聞工作最前線,今年國內外氣象單位和新聞採訪研討會都規劃了氣候變遷的訓練課程,要記者和氣象人員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大自然挑戰。獨立特派員就來告訴您在全球大震盪中,渺小的我們該怎麼辦?
第34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陳民紋x 245 -
SystemAdmin | 2014-05-06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以健康之名
主計處最新公布的一項數字讓人很難過:隨著人口結構高齡化,老人當自強,近半數貧窮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是65歲以上的老人,勞動參與率8.6%逐年走高,也顯示愈來愈多人退而不休,或退了不能休,沒法享清福。
這種現象在中南部與東部最多,印證了年輕人口流失,往北部移動的事實。上週獨立特派員長照台灣系列報導就披露屏東和花蓮山地鄉以及高雄內門等等地區的老人家,很多獨居,得靠社工甚至志工去照顧,而偏鄉的人力資源缺乏,訓練不足,台灣並不大,但為什麼長照喊了十年還缺口這麼大?
回想過去地方上以健康促進之名的活動還真是不少,甚麼老人運動會、社區健康活動、老人健檢,有的民眾還是衝著禮物而來,政治人物也藉此沾光說是做到了里民服務,最重要的是消化了預算,政績多一筆,但真的有用嗎?一次辦完以後就沒下文,要等第二年!政府不是喊窮嗎?到底要怎麼做,錢才能花在刀口上?
獨立特派員今天就繼續到各鄉鎮體檢我們的長照政策和地方政績。
第346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290 -
SystemAdmin | 2014-04-29食品安全文字:張筱瑩攝影:張智龍
食安急重症
您有聽說過一種北海道霜淇淋嗎?這可是最近台灣最夯的甜點。
其實、霜淇淋在台灣賣了幾十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搶手過,當人手一支、有多少人會去想它跟北海道有什麼關係?當然也不會細究它的成份了。從常理判斷、又香又濃的霜淇淋絕對不可能只用了牛奶和糖,人工添加的粘稠劑、乳化劑肯定少不了,還有一個當然的主角、就是香料。
人工香料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宣稱天然、欺騙消費者,過去一年接連發生的胖達人、還有鼎王麻辣鍋事件、就是因為被揭發造假,賠上了誠信、也丟掉了生意。在經過這些風波之後、政府信誓旦旦要加強食品安全,獨立特派員也特別跟著衛生稽查單位、實地到各處看看、問題改善了多少?
衛生稽查人員經常一整天東奔西跑、實在很辛苦,新北市在一年之內、流失掉三分之一稽查人力、就是因為太累、做不下去。各界在三年前塑化劑風暴當時、呼籲設置的衛生警察、現在連個影子都沒看到。但或許、從源頭加強管理才是最根本的方法。接下來這一則報導、我們要介紹一種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從食品產製的各個步驟、可能存在的風險來管制。不過、台灣目前只有六分之一的產品類別、列入管制的範圍,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第34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310 -
SystemAdmin | 2014-04-29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遲到的八十歲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壽命大幅延長,在一百年前的二十世紀初、平均壽命只有49歲,現在、已經來到80歲。大家都希望自己與家人健康快樂地終老,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幸運。許多長輩在人生末期、會陷入失智失能的狀態,需要全天候照顧。
而面對人口快速老化,台灣不能再迴避長期照護的問題。獨立特派員花了很長的時間、記錄各地的老人現象,這個星期開始、我們要推出長照台灣系列報導。今天先來拜訪一些過得生龍活虎的老人家,包括屏東來義鄉的原住民阿公、以將近九十歲的高齡繼續收割小米、打虎頭蜂,高雄內門鄉則是結合在地的辦桌、請老人家來帶活動。這些都是他們延緩失能的秘方。
第345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248 -
SystemAdmin | 2014-04-2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318學運十週年,太陽花世代的政治
憤怒的總和
這次太陽花學運創下很多台灣民主運動的紀錄,很多人拿他們和24年前的野百合、2008年野草莓相比,確實,在太陽花現場,看到了野百合世代的人物,有的已經從當年熱血少年為人師表;學運中的幾個領導人物林飛帆陳為廷也坦言,他們是從一次次的街頭運動,包含野草莓、大埔案、華隆案、反媒體壟斷等,學到經驗,得以鍛鍊成長。
獨立特派員為您回顧近代學運史:1990年野百合運動,最終解散萬年國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並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促成總統直選。2008年中國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維安管制造成街頭衝突,引發野草莓運動,推動修改集遊法。這些不同世代間,因為學生熱情而串連起的社會運動,一次次高喊民主,取得社會的認同與正當性,也累積台灣的民主素養,值得珍惜。
第34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238 -
SystemAdmin | 2014-04-2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318學運十週年,太陽花世代的政治攝影:羅盛達
黑潮過後
4月10日學生退出立法院,歷經24天的太陽花學運落幕了,不管這是單純的學生民主運動或者背後有其他原因,但都是一場台灣人民與政府應當記取的經驗,當然也會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在這場衝突之後,不只立法院的代議制度需要檢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需要修補,觀念的落差也亟待彌平,無論政黨或社會各階層都應該面對世代交替,給年輕人一些機會。
台灣每個人都應反省,得來不易的民主希望不被政治綁架,自由也不能為私欲濫用,要彼此尊重。我們的對手其實不只中國大陸,用理性看待全球自由貿易的問題,找到台灣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第34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60 -
SystemAdmin | 2014-04-21攝影:鄭仲宏
服貿等無人
兩岸服貿協議當初按照一般國際談判桌上的慣例,也許忽略了台灣人民對對岸的敏感性而引發疑慮,造成24天的巨大震盪,然而我們終究要回復正常秩序,除了不滿和疑慮,是不是該實地的、深入的了解不同行業的真相?服貿涉及的領域非常多,獨立特派員曾針對美容美髮、寢具服飾、物流餐飲等不同產業做過分析報導,今天繼續來看台灣急需的長照產業。
很多NGO公民團體雖然一再呼籲要保護本地的照顧產業,不能開放給陸勞,但記者實地到偏鄉觀察,即使拿出30K的待遇卻還找不到人,也許長照制度不健全,誘因不足,大家在台北推動學運倡言民主之際,誰能下鄉?
第34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256 -
SystemAdmin | 2014-04-15土地環境系列報導:他鄉亦故鄉,在台新移民的故事文字:張筱瑩攝影:張智龍
幸福作業簿(下)
上個星期,獨立特派員播出幸福作業簿紀錄片的上半段,內容描寫三個越南女人嫁來台灣的故事,也是三個孩子回到越南尋根的旅程。台灣的經濟比東南亞國家來得好,國內的年輕女孩可能很難體會、為什麼有人會在毫無感情基礎的情況下、遠渡重洋嫁到海外,甚至連回家看父母一面、都那麼困難。
到底人生是為了甚麼?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又是甚麼?在影片最後、我們也試著一個老問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這些越南姊妹還會選擇嫁來台灣嗎?他們或許國語說得不好、字彙有限,但是每個人的答案卻很令人玩味。現在、我們就來閱讀幸福作業簿的第二章。
第34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276 -
SystemAdmin | 2014-04-08土地環境系列報導:他鄉亦故鄉,在台新移民的故事文字:張筱瑩攝影:張智龍
幸福作業簿(上)
台灣新住民人數超過48萬,教育部統計,其中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小的佔國小總人數十分之一,依目前成長速度,17年後台灣25歲青壯年世代有將近13.5%是新住民之子,他們將參與台灣的未來。在台灣,大家很重視每個人的人權,包括新住民、移工,因此獨立特派員花了一年時間,貼身紀錄三個從越南嫁來台灣的女人故事。
他們為什麼要跨越兩千公里來到這麼陌生的地方,將命運交付給一個連語言都不通的人家?透過孩子的一份家庭作業:幸福是甚麼,我們慢慢了解,在他們原本很單純,只是想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之外,其實他們也有著恐懼和不安,他們在越南的家人同樣有著不捨。很多人來到台灣幾年都沒法回去團圓,還好有個外婆橋計畫,幫助學校老師帶著孩子和越南媽媽回娘家,獨立特派員也隨行採訪了三個星期,確實,到了越南,包括老師和我們才終於實地體會這些女人不得不的抉擇。
用心、瞭解就是最好的一種溝通。在台灣現在有很多新住民的報導和節目,甚至有各種東南亞語言的報紙和電台,但台灣民眾還是很少走進他們的生活圈,這部紀錄片希望能架起一座橋,跨越語言和文化,看見人性,彼此尊重。讓我們翻開這本幸福作業簿!
第34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296 -
SystemAdmin | 2014-04-01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服貿下一步
反服貿活動和平落幕,不過學生回到立法院,繼續佔據國會,這已經兩個星期了,他們堅持要退回服貿協議,否則抗爭綿綿無絕期。但是台灣不像美國韓國在貿易上的強大,對大陸也好對國際也罷,籌碼不多,這也是政府堅持不能退的原因。馬總統表示,這週就會具體行動,包括服貿協議應該要回復到由立院逐條討論、逐條表決的行政程序,包括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但是立委呢,失去了議場的立法委員們一手製造了災難卻至今無法收拾,幾次朝野協商破局,讓人民惶恐焦慮,是不是也該有所作為?
如果大家依舊各執己見、杯葛打架、議而不決,我們還需要這樣的立法院做甚麼?在民主國家,占領國會是破壞憲政體制的嚴重脫軌行為,但是在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卻被當成英雄崇拜,從最初號稱反黑箱開始,學運一步步升高訴求,上綱到全面反服貿,除了政治原因,也包括很多人長期處在低迷的景氣中所反應的徬徨和焦躁,感覺前途未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終學生還是得退出議場,讓其他法案進行,讓全民上過這堂民主課程後,一起來思考服貿的下一步。
第34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29 -
SystemAdmin | 2014-04-0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318學運十週年,太陽花世代的政治攝影:賴振元
指尖上的黑潮
過去要參與社會運動,要拋頭顱灑熱血,現在上街頭遊行示威靠的卻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網路。3月18日晚間當學生攻佔立法院的同時,搶先媒體一步,早在社群網站發布訊息,動員更多人到場參與,並透過行動網路,實況直播現場狀況,接著又集資募款,購買國際媒體廣告,讓這次的黑色學潮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一波數位時代的革命運動,強調做自己的媒體,不僅挑戰了傳統媒體的發言權,也實現了一種新型態公民運動的可能。透過獨立特派員的觀察,為您還原幾個關鍵時刻,分析對未來公民社會有哪些指標性的意義。
台灣這次學運從活動策劃、現場秩序、感性號召、資源募集到國內外宣傳,都讓人側目,以這樣的行動力和組織力,面對市場開放,台灣年輕人應該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才對。過去二十幾年,台商全球跑透透,不也靠著這樣的耐力讓台灣經濟變得強大嗎?
第341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x 264 -
SystemAdmin | 2014-04-01政治經濟
錢的顏色
反服貿,就是因為很多人擔心會傷害台灣經濟,讓人多勢眾的中國大陸把台灣整碗捧走,但是真的有這麼糟嗎?馬總統說,這都有配套措施,對未來受影響的廠商,政府將分十年撥發982億,但是到底要怎麼監督怎麼執行,真的可以協助廠商解決問題嗎?
長久以來,台灣以貿易立國,產業又多數集中在電子科技這些以外銷為導向的產品上,為了創造更多的GDP而犧牲在地經濟的多樣性,難免處處都得看人家的臉色。錢不分顏色,碰到現實,理想也得低頭,在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浪潮下,台灣很微小,究竟該怎麼定位,其實這就是反服貿的人對未來表現出來的憂慮與不安。
第341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陳宇範x 226 -
SystemAdmin | 2014-03-25政治經濟系列報導:318學運十週年,太陽花世代的政治文字:張筱瑩
誰的國會
318學生佔領立法院事件到今天已經一個星期了,學生從最早先反服貿在立院強行通過審查過程,打破了立法院玻璃門佔據議場,到前幾天號召大家包圍國民黨各地黨部,周日更有人在總統記者會後衝進行政院,抗爭節節升高也漸漸脫序,最終被強力水柱驅離,造成近百人流血受傷。這場染血的太陽花學運,原本單純而善意,會被註記在台灣近代民主運動上的一頁,但最後卻發生這樣的失控狀況,令人遺憾。
其實群眾運動本來就有高度風險,學生的訴求在各界支持下已經擴及全台甚至國際,要怎麼拿捏分寸、完滿收場需要很大的智慧。僵持到今天,學生提出的訴求包括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等,終究需要有人接招與回應,得回歸到朝野協商,府院共同解決。公視新聞這一週來守在學運最前線,首先就來還原這場風暴的導火線,以及不同於過去野百合世代,這群年輕人如何串連起這場太陽花學運。
第34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