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4-04-15土地環境系列報導:他鄉亦故鄉,在台新移民的故事文字:張筱瑩攝影:張智龍
幸福作業簿(下)
上個星期,獨立特派員播出幸福作業簿紀錄片的上半段,內容描寫三個越南女人嫁來台灣的故事,也是三個孩子回到越南尋根的旅程。台灣的經濟比東南亞國家來得好,國內的年輕女孩可能很難體會、為什麼有人會在毫無感情基礎的情況下、遠渡重洋嫁到海外,甚至連回家看父母一面、都那麼困難。
到底人生是為了甚麼?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又是甚麼?在影片最後、我們也試著一個老問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這些越南姊妹還會選擇嫁來台灣嗎?他們或許國語說得不好、字彙有限,但是每個人的答案卻很令人玩味。現在、我們就來閱讀幸福作業簿的第二章。
第34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52 -
SystemAdmin | 2014-04-08土地環境系列報導:他鄉亦故鄉,在台新移民的故事文字:張筱瑩攝影:張智龍
幸福作業簿(上)
台灣新住民人數超過48萬,教育部統計,其中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小的佔國小總人數十分之一,依目前成長速度,17年後台灣25歲青壯年世代有將近13.5%是新住民之子,他們將參與台灣的未來。在台灣,大家很重視每個人的人權,包括新住民、移工,因此獨立特派員花了一年時間,貼身紀錄三個從越南嫁來台灣的女人故事。
他們為什麼要跨越兩千公里來到這麼陌生的地方,將命運交付給一個連語言都不通的人家?透過孩子的一份家庭作業:幸福是甚麼,我們慢慢了解,在他們原本很單純,只是想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之外,其實他們也有著恐懼和不安,他們在越南的家人同樣有著不捨。很多人來到台灣幾年都沒法回去團圓,還好有個外婆橋計畫,幫助學校老師帶著孩子和越南媽媽回娘家,獨立特派員也隨行採訪了三個星期,確實,到了越南,包括老師和我們才終於實地體會這些女人不得不的抉擇。
用心、瞭解就是最好的一種溝通。在台灣現在有很多新住民的報導和節目,甚至有各種東南亞語言的報紙和電台,但台灣民眾還是很少走進他們的生活圈,這部紀錄片希望能架起一座橋,跨越語言和文化,看見人性,彼此尊重。讓我們翻開這本幸福作業簿!
第34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52 -
SystemAdmin | 2014-04-01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服貿下一步
反服貿活動和平落幕,不過學生回到立法院,繼續佔據國會,這已經兩個星期了,他們堅持要退回服貿協議,否則抗爭綿綿無絕期。但是台灣不像美國韓國在貿易上的強大,對大陸也好對國際也罷,籌碼不多,這也是政府堅持不能退的原因。馬總統表示,這週就會具體行動,包括服貿協議應該要回復到由立院逐條討論、逐條表決的行政程序,包括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但是立委呢,失去了議場的立法委員們一手製造了災難卻至今無法收拾,幾次朝野協商破局,讓人民惶恐焦慮,是不是也該有所作為?
如果大家依舊各執己見、杯葛打架、議而不決,我們還需要這樣的立法院做甚麼?在民主國家,占領國會是破壞憲政體制的嚴重脫軌行為,但是在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卻被當成英雄崇拜,從最初號稱反黑箱開始,學運一步步升高訴求,上綱到全面反服貿,除了政治原因,也包括很多人長期處在低迷的景氣中所反應的徬徨和焦躁,感覺前途未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終學生還是得退出議場,讓其他法案進行,讓全民上過這堂民主課程後,一起來思考服貿的下一步。
第34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41 -
SystemAdmin | 2014-04-0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318學運十週年,太陽花世代的政治攝影:賴振元
指尖上的黑潮
過去要參與社會運動,要拋頭顱灑熱血,現在上街頭遊行示威靠的卻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網路。3月18日晚間當學生攻佔立法院的同時,搶先媒體一步,早在社群網站發布訊息,動員更多人到場參與,並透過行動網路,實況直播現場狀況,接著又集資募款,購買國際媒體廣告,讓這次的黑色學潮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一波數位時代的革命運動,強調做自己的媒體,不僅挑戰了傳統媒體的發言權,也實現了一種新型態公民運動的可能。透過獨立特派員的觀察,為您還原幾個關鍵時刻,分析對未來公民社會有哪些指標性的意義。
台灣這次學運從活動策劃、現場秩序、感性號召、資源募集到國內外宣傳,都讓人側目,以這樣的行動力和組織力,面對市場開放,台灣年輕人應該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才對。過去二十幾年,台商全球跑透透,不也靠著這樣的耐力讓台灣經濟變得強大嗎?
第341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x 56 -
SystemAdmin | 2014-04-01政治經濟
錢的顏色
反服貿,就是因為很多人擔心會傷害台灣經濟,讓人多勢眾的中國大陸把台灣整碗捧走,但是真的有這麼糟嗎?馬總統說,這都有配套措施,對未來受影響的廠商,政府將分十年撥發982億,但是到底要怎麼監督怎麼執行,真的可以協助廠商解決問題嗎?
長久以來,台灣以貿易立國,產業又多數集中在電子科技這些以外銷為導向的產品上,為了創造更多的GDP而犧牲在地經濟的多樣性,難免處處都得看人家的臉色。錢不分顏色,碰到現實,理想也得低頭,在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浪潮下,台灣很微小,究竟該怎麼定位,其實這就是反服貿的人對未來表現出來的憂慮與不安。
第341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陳宇範x 37 -
SystemAdmin | 2014-03-25政治經濟系列報導:318學運十週年,太陽花世代的政治文字:張筱瑩
誰的國會
318學生佔領立法院事件到今天已經一個星期了,學生從最早先反服貿在立院強行通過審查過程,打破了立法院玻璃門佔據議場,到前幾天號召大家包圍國民黨各地黨部,周日更有人在總統記者會後衝進行政院,抗爭節節升高也漸漸脫序,最終被強力水柱驅離,造成近百人流血受傷。這場染血的太陽花學運,原本單純而善意,會被註記在台灣近代民主運動上的一頁,但最後卻發生這樣的失控狀況,令人遺憾。
其實群眾運動本來就有高度風險,學生的訴求在各界支持下已經擴及全台甚至國際,要怎麼拿捏分寸、完滿收場需要很大的智慧。僵持到今天,學生提出的訴求包括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等,終究需要有人接招與回應,得回歸到朝野協商,府院共同解決。公視新聞這一週來守在學運最前線,首先就來還原這場風暴的導火線,以及不同於過去野百合世代,這群年輕人如何串連起這場太陽花學運。
第34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64 -
SystemAdmin | 2014-03-25政治經濟攝影:張智龍
服貿 服不服
很多人反服貿,卻有更多人根本不懂服貿,不瞭解其實才是最大恐懼的來源,服貿到底是甚麼?半年前,在政府先斬後奏跟對岸簽下服貿協議才拿回台灣之際,獨立特派員就已經深入報導,但學生這次也表示,這段期間始終沒有太多媒體關心這件事,所以他們才決定玩一次大的,提醒整個社會注意。確實台灣很小市場小企業也小大家最擔心的就是當小蝦米遇上大鯨魚會不會全被吃掉?比如美容美髮業。
其實不只陸資,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國貨品早就鯨吞蠶食了台灣的市場,台北市忠孝東路的黃金店面換成了國際名牌服飾或連鎖店,小店小企業越來越難生存,但是對台灣來說,大陸還存在著政治上的威脅,比如我們的文化出版會不會在同文同種下被全部洗腦了?所以才讓服貿協議特別引人關注。獨立特派員就走訪出版和美容美髮業者,聽聽他們各方不同的聲音。
第340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張智龍x 47 -
-
SystemAdmin | 2014-03-17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攝影:鄭仲宏
解放小琉球
北台灣的冬天又濕又冷,很多人都逃離台北到南部去曬太陽包含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小琉球!它是台灣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有世界三大之最,最佳觀日點、最多珊瑚品種以及全島就是珊瑚礁,不過它的面積也最小只有6.8平方公里,但是每年有將近50萬人到小琉球去玩,遲早會把這塊唯一的珊瑚礁小島給踩平了。
因此當地人發起,從每年12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是小琉球潮間帶的休養期,希望給這裡的生態有個喘息的時間和空間。但是獨立特派員冬天去的時候發現,潮間帶還是有不少遊客,甚至是當地人帶去的,明明大家共同簽下了遵守休養期的公約,卻依然犯規,警察和巡守隊看是熟人也不好取締,這樣的保育有何功效?小琉球與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都是珊瑚礁地質,有雀鯛科、隆頭魚這些相似的魚群,如今墾丁就因為遊客太多旅館太多被破壞了,很難回復,小琉球有前車之鑑是不是能由民間自發性的,和政府有策略性的防微杜漸呢?過去幾周獨立特派員連續報導了墾丁觀光與生態問題,今天就繼續帶大家來看看小琉球明天的憂慮!
第33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53 -
SystemAdmin | 2014-03-17教育攝影:賴振元
熱鬪甲子園特輯
在83年前1931年台灣日據時代,一支來自嘉義的嘉農棒球隊打進了日本棒球最經典的甲子園大賽,還只差一步就拿冠軍,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被拍成了《KANO》這部電影,讓大家熱血沸騰。
透過電影,觀眾重新認識這支由漢民族、日本人和原住民組成的棒球隊,從完全沒贏過一場的社團校隊,經過苦練,最終打入冠軍賽的傳奇歷程,很多人才初步認識日本甲子園大賽的意義。獨立特派員在2010年曾遠赴日本報導熱鬪甲子園這個專題,不僅實地進入甲子園球場,觀察舉辦了近百年的甲子園大賽對於日本社會深遠的影響,更深入報導近年來台灣高中生為了追求棒球夢,前進甲子園,到日本野球留學的真實故事。今天我們以特集的方式重新整理製作,帶您看看真實的甲子園。
第339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x 38 -
SystemAdmin | 2014-03-11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攝影:鄭仲宏
玩翻墾丁
看見台灣這部片子賣座很好口碑更佳,引起很多人的省思甚至政府官員也拿來當教材和施政方向,但實際上有多大的效用呢?內閣閣員換了一批之後又能夠痛改積非成是、積習已深的環境問題嗎?獨立特派員在墾丁悠活事件爆發之後持續追蹤報導。
前幾個星期前我們播出了悠活復活,當時採訪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時,處長就表示,有心要輔導地方業者合法化,似乎這樣才能消化成長中的觀光人口,但是怎麼合法化?這幾年墾丁旅宿業快速成長,估計有上千家民宿,多數有合法爭議。
獨立特派員跟著屏東縣政府實地稽查,真的,地方只有一個稽查員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每次政府被批評執行不力時,責難就落到他頭上,大陸港台各種消費爭議投訴,他也要處理,最近聽說他要離職了。我們採訪那天,感受到他的無力與無奈,罰單照開,一開三萬,但想想:為什麼業者罰不怕?一年七百萬人潮加上無限制擴張的民宿,恆春墾丁的遊憩品質與環境負荷正逐漸失控。
第33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54 -
SystemAdmin | 2014-03-11教育文字:婁雅君
偶魂
講起布袋戲,是伴隨很多人童年的記憶,早年台灣有兩個國寶級布袋戲大師,一個是台北的李天祿一個是雲林的黃海岱,他們都去世了,他們的子輩繼承了布袋戲班,一個維持傳統一個走向現代的霹靂布袋戲,長年下來他們都養出了很多粉絲,現在居然有粉絲自己玩出了名堂。
三年前一個叫三昧堂的團隊在嘉義首次展覽他們自創的布袋戲木偶,立刻艷驚四座;2012年底他們到北京展出也吸引許多大陸粉絲來朝聖。很難想像吧,這是七個平均年紀才三十歲的大男生的業餘集體作品,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人在工廠上班,有人教書,有人是髮型師,就因為布袋戲偶牽起了彼此的緣分,因為共同興趣與夢想,相遇之後開創了想不到的另一個人生。他們各自分工設計木偶、做衣服、做髮型頭飾、做兵器,當然還有人配口白、操偶,甚至自己寫劇本。戲偶挑起了我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一種童真,回復到童年時候單純簡單的快樂,職場的不得意,生命中的波折其實都可以在動手實現幼年夢想中得到慰藉。來看看這七個大男生怎樣賦予木偶動人的靈魂!
第338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36 -
SystemAdmin | 2014-03-03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還我棺材本
勞委會在今年2月17日正式升格為勞動部,馬總統在致詞時對勞工開出支票,除了要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之外,還要符合國際趨勢,打造一個更人性與尊嚴的勞動環境,但現況真如此嗎?勞動部不是還在跟關廠工人打官司嗎?還有大約一千名華隆退休員工因為領不到退休金,一年多來不斷走到街頭,爭取他們的養老金、棺材本。
前年九月獨立特派員曾報導華隆工會372個會員發起100天的罷工行動,他們平均年齡六十歲,有人在華隆工作四十幾年,他們多數投票否決了打對折的退休金跟資遣費,用百里行軍的方式從苗栗走到總統府。當年他們簽下退休金協議書,說好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退休金,結果卻跳票,於是只好自力救濟的方式成立自救會。這一年多來獨立特派員始終關注他們的狀況,今年一月過年前,就在砂石車衝撞總統府的第三天,華隆勞工又來到總統府前要讓社會大眾聽到他們的心聲。他們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第一代、第二代勞工,付出了青春跟健康,卻在終老之年遲遲等不到安養的一天,跟著獨立特派員關切他們實際的生活。
第33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36 -
SystemAdmin | 2014-03-03藝術文字:婁雅君
布袋戲之現代武林
很多人的童年可能都跟布袋戲有著親密的連結和感情,不管是不是布袋戲迷,大家一定對素還真這個名字不陌生。從一尊小小的戲偶─掌中戲年代到現在,台灣已經發展出相當特殊的電視布袋戲,也從單純的演出形式變成今天龐大的產業鏈。
素還真越長越高大,操偶技巧越發困難,兵器服裝也越來越精緻講究,這些都累積成我們特有的布袋戲文化。最近在台北市華山藝文特區有個布袋戲展覽,強調全部是creat in Taiwan,而不只是made in Taiwan,下一步,還要向國際級的影視娛樂產業看齊。
第33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29 -
SystemAdmin | 2014-02-26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北風(下)
台灣很多地方都要觀光,很多年前大家挖空心思就開始設計各種名目的節慶活動: 海洋音樂節、童玩節、蓮花季、桐花祭...一籮筐,但憑空生出來的觀光活動總沒有腳踏實地有文化和自然為根底的來得長久。
上個星期我們播出北風馬祖紀錄片上集,今天要繼續播完下半段,完整告訴您馬祖這個地方因為最晚解除戰地政務,又離台灣比較遠,可以說是封閉在閩江口外,所以保留很多自然風貌以及傳統習俗,去過的人都很難忘,擁有絕對豐富的觀光資源。不過我們講:天時地利人和,好像從來不曾站在馬祖這邊,所以他們最後只能靠人民自決,博弈公投試圖改變命運。
當年幾乎百分之九十的馬祖人都先後跑到台灣,因為生活不下去了,他們對馬祖的記憶是痛苦不忍回顧的,但多年後,鄉愁讓他們重返故里,卻只見蕭條與荒涼,又感到一股惆悵和虧欠,這是何等矛盾的心情! 其實想想不只馬祖如此,很多台灣南部或偏遠鄉鎮的人也急著往城市跑,這樣的故事一直在不同地方輪番上演,不都一樣? 放棄了原本的生活和基礎工作沒人要做,就像馬祖的漁業沒人接棒,到時候好吃的魚都得靠對岸運來,我們究竟還剩下甚麼? 繼續來看北風下的馬祖。
第336集
文字:胡毋意 / 攝影:羅盛達x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