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4-07-01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國道人生入陣曲
最新一波的勞工抗爭事件、就是國道收費員安置風波。高速公路從今年起、改採電子收費,結束了長達四十年的人工收費;原有的九百多名收費員、有一半選擇領取五個月的離職補償金,另外一半由遠通協助轉介工作,但他們指控、遠通提供的許多職缺都是看得到吃不到、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因此提出國家安置的訴求。
但是這一項訴求、並沒有獲得民眾的普遍支持,有人認為、幾年前政府就告知這是一年一聘的工作、電子收費上路後就會消失,收費員應該早有準備;也有人批評、收費員不去努力找工作、卻想要順勢成為公務員,哪有這樣的道理?
獨立特派員在過去一段期間、跟著失業的收費員夜宿交通部、上凱道、衝國道,慢慢體會出他們希望受到尊重的心情。而就在上個星期,自救會終於跟交通部長--葉匡時會面,達成建立一個專案協商委員會的共識,期待透過協商、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之道。
第354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46 -
SystemAdmin | 2014-06-23司法人權系列報導:核去何從攝影:羅盛達
無可奈核
核四確定封存,台電月底要提出機組封存計劃,估計每年得花二十億定期維修,讓機組長年保有可以運轉的功效,避免氧化鏽蝕,美國日本都有這樣的例子。不過對核四大家還是有意見,覺得何必為了一座根本無法安全運轉的機組每年耗費公帑? 台灣的核電問題還有得吵!
去年獨立特派員曾推出美國核電系列報導,探討在後福島時代的核能安全趨勢。一年不到,這個議題在台灣風起雲湧,從經濟部推出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政策,到反核大遊行、林義雄禁食,最後政府宣布核四一號機封存、二號機停工,民眾看到聽到的都只是核電廠的輪廓,人云亦云,沒有幾個人真正了解台灣幾座核電廠的現況。
獨立特派員這次深入核四廠,特別拍攝因應核災台電建立的最後一道防線: 斷然處置措施,也就是用福島經驗,模擬一旦遭遇超大型複合式天災,廠方人員如何在可能發生輻射外洩前,第一時間交由第一線人員在全黑狀態下實施斷電灌水銷毀爐心的終極手段。公布了這套斷然處置措施,能不能說服民眾,還有待檢驗。
不過民眾現在可以暫時鬆一口氣,經濟部表示今明兩年電價都不會調漲!但是回頭來看,如果核四不運轉,台灣現有能源該怎麼維續? 核一二三廠勢必要延役。
最先該退休的是核一廠一號機,107年就要到期了,更糟的是暫時儲存用過的燃料棒的池子快滿了,核一廠想另建一座乾式貯存場,計畫還卡在新北市政府,沒過。1954年蘇聯建立世界第一座核電廠,成為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範,大家都認為核電乾淨又便宜,但六十年來卻沒人能解決核廢料終極處理的問題,僅次於美國,擁有59座全世界第二多核電廠的法國就發現,核能發電成本持續增加,過去4年漲了20%,最大原因是維修和安全經費暴增,如果反應爐延役,未來二十年的總投資將高達一千億歐元,這是核能發電最終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接下來獨立特派員要帶您進入準備退役的核一廠,已經四十年的老電廠在還沒有找到替代能源前,能扛下重任延役嗎?
第35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57 -
SystemAdmin | 2014-06-23藝術攝影:羅盛達
藝起上街頭
台灣人越來越勇於表現、實踐自我。當大環境持續低迷,薪水凍漲,許多人開始學習第二專長,發揮潛力、拿出本領拚生存,比如街頭藝人。每年五六月是街頭藝人考試旺季,一年比一年難考,以台中市來說今年就有七百組報名,唱歌跳舞耍特技,十八般武藝都使出來了,評審要從中海選還真不容易,台北市競爭最激烈,過關機率低到只有一成。
有的人只為了兼差賺外快,卻也有人全心全意付出,當成個人事業經營。十年前,台北市率先以許可證審查制度管理街頭表演,到現在全台各縣市跟進,讓表演藝術遍地開花。街頭藝人讓城市變舞台、馬路變樂園,給大家帶來歡笑,也讓城市多了一處處美麗的風景。一起來看街頭藝人如何使出渾身解數賺賞金,政府如何提昇街頭表演的素質?
第35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9 -
SystemAdmin | 2014-06-17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
淡海蜃樓
台北市房價年漲14%世界第二,真的有這樣的身價嗎?有人不停買房置產卻有更多人一屋難求,雖然政府一再釋放打房政策,但一邊打一邊卻有人大開方便之門,新北市的淡海新市鎮就是如此。
為了紓解台北市的擁擠和抑制高房價,1992年劃出1756公頃土地做為淡海新市鎮,原計畫25年後也就是今年2014年要容納30萬人口,但過程當中就發現問題,監察院對前行政院長張俊雄提糾正案,指出這個計畫大而不當,未能考量台灣地區空屋太多供需過剩,就地喊停,只興建六百戶國宅,預估人口下修到13萬。
近年中央與新北市又數度提出要蓋淡水輕軌等交通利多因素,建商一窩蜂轉戰淡水林口汐止,投資客聞風而來。在爆發八德合宜住宅弊案後,這個案子也跟前營建署長葉世文牽扯上關係,獨立特派員長期關心土地正義,之前就注意到淡海新市鎮的問題,在我們的鏡頭下這裡建案多、新屋多,空房也很多。居民原先盼望的美麗願景二十年來猶如海市蜃樓,聯外交通的開發至今還多變數,回頭看看自己田地沒了、老宅荒蕪,這才懷念起早期農家生活的踏踏實實。來看獨立特派員的追蹤報導。
第35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x 31 -
SystemAdmin | 2014-06-17政治經濟
空城記
就像淡水林洪清家兩度被徵收,無獨有偶的在桃園機場附近也有人家因為航空城計畫甚至被四度徵收。過去當地居民也是抱著美夢一場同意政府徵收,不是開路就是建跑道蓋大樓,甚至2011年政府核定桃園機場園區計畫,要花五千億預算,面積四千公頃興建第三跑道、第三航廈、擴大自由貿易區,但幾次下來居民看不到想像中的美好願景,加上發生八德合宜住宅弊案,合宜住宅涉案人都是航空城的重要推手,一個星期前反迫遷戶又到交通部前抗議,懷疑這會不會又是一場官商勾結?
營建屬主管全國土地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當初桃園縣政府就是借重葉世文在署長任內推機場捷運A7的經驗,延攬他做副縣長,進行八德合宜住宅計畫。桃園航空城歷經兩任縣長,要拆遷一萬五千戶,五所學校完全被滅校,過程中還鬧出一條人命,這座占地4771公頃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開發案該怎麼走下去?
第352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林信辰x 44 -
SystemAdmin | 2014-06-17土地環境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龜山人 歸鄉路
位於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對許多民眾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其實從清朝開始,龜山島上就有漁民定居,島上最多曾有500多人,不過因為缺水缺電、環境艱困,後期人口開始外流。民國63年,政府將龜山島列為火砲射擊試驗區,要求集體遷村,67年列為軍事管制區,龜山島從此蒙上神秘的面紗。
2000年隨著軍事需求降低,同時發展觀光,龜山島才以低密度的方式開放,讓遊客登島,龜山人也年年返鄉祭祖。遷村40年,他們興起尋根的念頭,希望擴大今年返鄉祭祖的活動,回到睽違已久的故鄉過一夜。獨立特派員記錄了他們這一次的歸鄉路,發現這條歸鄉路比想像中還要遠。
第352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54 -
SystemAdmin | 2014-06-11司法人權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文字:婁雅君
司法的距離
先來聽聽接下來這一段情節。有一個單親媽媽、在幫客人按摩時、以一顆安眠藥迷昏對方、洗劫了3萬元的財物。她後來被判了五年的徒刑,而這樣的刑期,您認為太重、還是太輕呢?身為法官、經常在情與法之間衡量、擺盪;有趣的是、世界各國都發現、在人民參與審判之後、判決會有比較寬鬆的情形。
當一群法律素人進入複雜的審判程序,面臨的各種狀況遠比他們事先想像地複雜,如果制度設計不夠嚴謹、就冒然讓民眾參與審判,恐怕將會是一場災難。模擬法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儘量呈現各種可能的問題和缺失、再回到制度面來做修正。接下來,我們就繼續進入模擬法庭、了解台灣的人民觀審制度、浮現出了哪些問題?
第3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x 44 -
SystemAdmin | 2014-06-1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文字:婁雅君
人民的審判
台灣是一個高度重視民主的國家,但也正是因為社會上有太多聲音、彼此又缺乏互信,以至於相互質疑。就拿司法來說,這幾年有好幾個判決的法官、被外界嘲諷為恐龍法官。但到底是法官不食人間煙火、離百姓生活太遠,還是人民自己欠缺法律知識?這一點又吵個不停。
目前、世界上有78個國家或地區、實施人民參與審判的司法制度,台灣也在兩年前提出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先在士林、嘉義兩個地方法院、開辦模擬法庭;但是草案一推出、立刻引起司法界許多不同的聲音。
而獨立特派員今天要帶您實地參與、深入了解這項制度。不過、在這裡要先說明的是、每次進行的模擬庭、過程上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在報導中只呈現當次模擬的版本,同時、為了方便節目的呈現、更動了部分的時間順序。好,現在我們就跟著觀審員、一起進入模擬法庭、看看一宗下藥取財案件,該如何審判?
第3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x 54 -
-
SystemAdmin | 2014-06-03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社區最前線
5月31日立法院這個會期結束,即使策馬加鞭還是有很多重大法案待審,包括攸關大家未來的長照保險。台灣已經是老人國了,有照顧需求的失能者共有七十萬,65%由家屬照顧,28%交給外籍看護,剩下才是機構或政府提供的居家照顧。2005年政府推出長照十年,但回頭檢視,快十年了,本國照顧人力增加有限,外籍看護反而快速攀升,如今突破二十萬大關。
獨立特派員長時間到各地觀察,想知道真相,就發現基層照顧問題還真不少,給老人量血壓,我們親眼見到有人上午就填好下午的數字,這是衛福部官員和學者在台北看不到的事,未來社區居服員需求達數萬名之多,這樣的素質怎麼讓家屬放心?尤其東部和山區根本沒人想去,給老人送吃的還得騎車一百公里,碰到不負責的照顧員,老人很可能幾天沒吃甚至沒水喝。跟著獨立特派員一起長照社區最前線。
第35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39 -
SystemAdmin | 2014-06-03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誠徵照服員
台灣年輕人說找不到工作,沒有理想待遇,但有人鼓勵他們從事長照這個台灣最被迫切需要的產業嗎? 有人有專業但能持之以恆在地方服務嗎? 他們相對獲得尊重嗎? 有成就感嗎? 獨立特派員實地觀察,答案好像都是否定的。
在北歐一個照服員得學科術科訓練十四個月,台灣卻只以小時計算,如果很多事情只想速成,只按表操課問問題,實地去做就一定會產生落差。獨立特派員就發現一位老人回答問題不清楚,被懷疑失智,結果是他在看電視不想理睬。要怎樣找到有熱情夠專業的居服員,讓他們長期留在社區家庭工作,是台灣長照最大的課題。
衛福部力拼長照保險法9月送達立院進行初審,2017年上路,實施後預計每人每月交二三百元。但是這種以現金給付的方式,最後民眾可以領回自己繳的保費,意思是讓你回家自行解決照顧需要,講來講去恐怕還是得由家屬及外勞來做,並沒有真正解決在地照顧人力缺口,獨立特派員將持續關注這個問題。
第35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42 -
SystemAdmin | 2014-05-27政治經濟
核四的下一步
核四廠動輒得咎成了眾矢之的,最近媒體報導它連續七年一共花了十三億投保核災險,相對於主體結構設備,34年來投資2838億更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台電上星期給立法院一份最新停建核四後的替代方案,表示如果改建火力電廠,一年供電112億度,是原先核四供電量的六成,完工後每度電價僅漲0.3角,比環保團體建議改成天然氣廠,電價上漲7%來得低,工程可行性也較高,只要在核四廠旁的空地再蓋兩座機組,不必拆反應爐,再增建運煤碼頭,總經費1100億,當然這會增加碳排放量883萬噸。
獨立特派員之前就曾訪問過一位在美國電力公司任職多年退休的台籍工程師,他舉出美國在三哩島事件後有四間核電廠成功改為燃煤跟天然氣發電的案例,應證了核四要改弦更張不是不可能,到底核四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很多反核人士經常把廢核的德國提高再生能源當模範,但台灣畢竟不是德國,日本在311後一度全面暫停核電運轉,因為電力不足,重啟反應爐,但最新消息是福井縣大飯核電廠民眾以安全措施不足向法院提訴,地院5月21日宣判,大飯核電廠三號與四號機組不准運轉,理由是:電力公司一再強調核電關係到電力供給的穩定性及減低發電成本,但許多人的生存權不該和電費相提並論。回頭看核四,是不是也該考慮貢寮人的安全與感受?
核電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身為台灣一份子都應該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沒有自有能源狀況下,大家選擇不用核電,到底未來能源政策是什麼?
第34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40 -
SystemAdmin | 2014-05-27教育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假日慢活趣
科技的發達和電腦手機廠商的積極開發,讓使用電子產品的年齡層下降,很多嬰兒手才剛會握東西,父母就給他一支滑鼠、一個手機,有趣的影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不哭不鬧,就成了陪伴他們最好的保母。
但是有幼教老師和精神科醫生發現,近年情緒障礙的孩子愈來愈多,推測可能跟大量使用3C產品有關,再加上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壓力,讓孩子很容易跟人起衝突、打架吵鬧、不肯上學,所以有家長決定自己設計課程,讓孩子上假日學校,藉由運動發洩他們過多的能量和情緒,從小就學習慢活的健康生活。
第34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7 -
SystemAdmin | 2014-05-27藝術系列報導:他鄉亦故鄉,在台新移民的故事文字:婁雅君
珊珊的布袋戲
越南平陽暴動,勞工闖入224家台商工廠,能拿的拿走,要不就大肆破壞,其中18家甚至被縱火,幾百名台商像逃難似的逃回台灣。其實在全球化浪潮下,台灣很多人與貨物、資金自然而然在鄰近的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各國流動,哪裡有缺口就往哪裡去,來台灣打工的外勞和婚姻移民也是如此,兩者加起來已經多達八十萬,他們讓台灣呈現出更多元的面貌,也融入了台灣的生活和文化。
在布袋戲的故鄉雲林就有一個來自印尼的媳婦珊珊,不但台語說得呱呱叫,還會演布袋戲,他們一家三口經常開著小貨車穿梭在雲嘉地區的廟口,現在珊珊已經可以一個人主演一台戲,看這位印尼珊珊和布袋戲的故事。在全球化移動下,如果大家沒有設法跨越文化之間的代溝,消弭種族間的隔閡,就很容易造成衝突。近來各國的勞工權益抬頭,民族意識也在升高,獨立特派員將持續關注這個不只在台灣,而是影響國際間的重大議題。
第34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x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