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18-08-28土地環境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剩食‧歸處‧解方
台灣是美食天堂,不過享受美食之餘,被浪費的剩食現在也成為另一個嚴重的議題。
日前有超商加盟業者抗議,因為總公司要求超商貨架上要時常保持商品充沛,強制規定進貨數量。再加上食品安全法規定,過了有效期限的食品,不能贈與或再販售,導致許多賣不出去的食物被迫丟棄。台灣每一年光從超商丟棄的食物就大約有70億元,量販超市一年則有40億。
另外根據環保署數據顯示,去年台灣廚餘量已經超過55萬公噸,平均一天的廚餘量大約有1510噸,如果用標準20公噸的大貨車,大約需要75輛的貨車才裝得下。到底這些食物的浪費能不能有效被節制?有些地區積極以食物銀行或是社區冰箱來挽救剩食數量,做法與成效如何?
第560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77 -
SystemAdmin | 2013-09-12社福弱勢
剩食的下一哩路
豐衣足食過了頭
170萬社福邊緣戶
顧巴肚 剩食的下一哩路
接下來這也是一則關於食物的報導! 為了吃的健康,我們提倡從產地到餐桌最近的食物里程,吃當季當令的真食物,但是對於產地或餐桌過剩的東西該怎麼好好珍惜利用呢? 近50年來全球資本快速累積,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有的人吃的浪費,有的人卻得在垃圾桶裡找食物,台灣也是如此,每年有275萬噸食物被扔進廚餘桶,足足可讓31萬低收入戶溫飽。
從兩三年前開始,一些民間NGO組織結合企業和店家,合力募集多餘的食品和物資,像每天晚上賣不出去的自助餐、麵包,或即將到期的東西,匯集到食物銀行,讓弱勢和有需要的人用點數來兌換食物包,形成一種社會集體愛心鏈。全台灣低收入和中低收入戶61萬人,是政府救助的對象。但落在貧窮線以下的社福邊緣戶,卻有170萬,食物銀行多少補足了這些落差。獨立特派員追蹤剩食的下一哩路!
第312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李金龍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