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24-10-02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分級醫療在宜蘭
您看醫生會跑大醫院嗎?健保署統計,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的就診率,占全國醫療院所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台灣民眾即使是輕症,還是習慣到大醫院就醫。
不僅增加醫療支出,也可能排擠急重症救治。相較於全國分級醫療成效有限,宜蘭的羅東博愛醫院很不一樣,他們跟140家基層院所合作,讓穩定的慢性病病患和輕症患者,轉到住家附近的診所治療,下轉率超過50%,遠高於全國的9%。
因為有完善的雙向轉診系統,診所醫師可以直接幫病患掛號上轉,下轉回來的病人,也能透過連線讀取博愛醫院的詳細病歷,掌握病情。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又能給分級醫療政策帶來哪些借鏡,一起去羅東看看。
第87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x 154 -
AdminAdmin | 2021-09-22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白衣戰士
台灣花了兩個半月,剛剛才從三級警戒降到二級沒多久,緊接著又發生Delta變種病毒入侵社區的疫情。今年五月本土疫情爆發,當時雙北都出現醫療量能嚴重不足的問題,面對Delta病毒,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了呢?
之前當新北市疫情處於緊張的時候,亞東醫院曾統計,一個月間醫院就收治超過一千多名確診個案。為了擴大收治量能,亞東醫院在最短時間完成整備並承擔全國11%的重症照顧。當時雙北醫療量能不足是在於負壓隔離病房不夠,想要擴充並不容易。
亞東醫院打破既有規範,將一般加護病房加裝抽風機做成微負壓,而這樣的做法,對醫院來說必須承擔很大壓力。從病房照顧、篩檢到疫苗注射,醫院全力投入防疫工作並且當戰場管理,他們將收治的治療經驗做統整,建立模組分享交流,打破各科疆界,讓內外科醫師一起投入。
在疫情期間不斷擴充量能,考驗著決策的意志與應變能力,需要很大決心與勇氣,一起來看亞東的作戰哲學。
第71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