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攝影:羅盛達
還我家園
同樣也是獨立特派員長期關注的苗栗大埔案,延宕6年,今年4月底更二審宣判,結果被強迫拆遷的張藥房、黃福記等三戶,所訴求的原地原貌返還,遭到駁回,讓居民至今等不到正義的到來,也不放棄為遭到公權力破壞的家園,討回公道。
大埔案成為近年來,政府浮濫徵收的象徵,而攸關土地正義的《國土規劃法》,也在此案的推波下,終於在去年底通過。
法案雖然釋出最大善意,來杜絕不當的區段徵收,但涉及重大公共建設的開發案,政府還是有特例變更程序的權限,為公權力繼續合法剝奪人民財產的狀況,埋下隱憂。來看記者萬真彣、羅盛達的報導。
第453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x 50 -
SystemAdmin | 2013-07-26政治經濟
大埔 拆了
抗爭三年未果
苗栗大埔四戶還是拆了
公義路上 是否還有公平正義?
抗爭三年,苗栗大埔四戶人家還是拆了,苗栗縣府趁著自救會成員北上抗議舉行記者會的同時,策略性的發動拆除行動,招來外界批評,說不夠光明正大,而且違背之前吳敦義副總統答應原地保留的承諾,有失誠信。
獨立特派員從三年前報導大埔徵地問題,就持續關注它的發展,今年初還重回現場關切四戶居民的生活現況。雖然苗栗縣政府表示,這四戶當中,有的是把突出的鐵皮架拆除,有的只拆圍牆沒拆房子,有一戶已沒有所有權,只有張藥房的五層樓正當路口,顧及交通安全全拆了,在法理上或許站得住腳,但是對被拆戶的生活及後續安置補償,是不是該有更細膩的作法? 大埔拆屋究竟是公義還是僅僅這四戶的私利?地區發展非這樣不可嗎? 就像台北市文林苑王家至今堅持原地重建,真的有道理嗎? 大家都該冷靜理性的想想!
第305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李金龍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