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23-10-11能源問題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捕碳國家隊
有鑑於溫室效應對人類生存威脅越來越大,全球超過130國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台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約2.75億噸,其中像台電去年的碳排就超過1.2億噸,打造零碳電力是台灣邁向淨零重要關鍵。
根據政府能源規劃,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60至70%,同時搭配9至12%氫能,還有20至27%的火力發電,必須要靠碳捕捉和封存才能夠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能夠將二氧化碳封存或再利用的碳捕捉科技會是淨零排放的解方嗎?
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如果能再加以利用還可以創造商機。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是一項創新技術。不過現在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最大關鍵。
第82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10 -
SystemAdmin | 2014-08-05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
前鎮的傷痕
這些從民國五六十年代,為了配合十大建設而陸續埋設的石化管線,雖然為高雄帶來繁榮卻始終是隱憂。十年前台灣才開始將地下的各種管線建立圖資系統,卻沒有一併追查並納入之前的老舊管線,看不見得地底原來是這麼混亂,人民也從無警覺自己的房子原來是蓋在不定時炸彈的上頭! 如果從歷史中早點學到教訓,或許今日的傷害可以減少。
十七年前,也是在前鎮,就發生過一起嚴重的氣爆災害,鎮興橋事件,當時中油配合橋樑拓寬,進行液化石油氣的管線遷移工程,施工時發現管線裡還有殘存的液化石油氣,大量氣體外洩,也是消防車才到就爆炸。
大火從早燒到晚,一連燒了12小時,最終造成11人輕重傷,14人死亡的悲劇,其中還包括兩名消防隊員,中油因此付出4.14億元巨額的賠償金,經歷事件的當事人,身心仍承受了慘痛的代價。而這些年來,鄰近中油儲存槽的前鎮,陸續發生大大小小的氣體外洩、油槽爆炸的意外,居民無奈,業者無心,政府無感,這樣的傷痛大家還能承受多少。
第35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