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系列報導
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AdminAdmin | 2019-04-03
政治經濟
攝影:黃政淵
舊建材 新生命
老屋活化蔚為風潮,而許多舊建材,現在也有人看到它獨特的價值。舊建材記錄著時代風華的痕跡,經過歲月的考驗,能夠留下來的建材,其實都非常耐用。
台南市成立了第一家文化資產建材銀行,收受舊建物拆除後的剩餘建材,整理後再無償媒合給其他老屋修繕使用,不僅讓舊料活化再利用,賦予新生命,減少修繕經費,更能延長老建築的使用,一舉多得。文資建材銀行不只收存歷史建物和古蹟修復所剩的舊料,更重要的是妥善整理與媒合,同時還帶領大家一起傳承數千年的傳統建築工法。
第590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
黃政淵
x 73
SystemAdmin | 2015-04-21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台北第一井
台北市土地取得不易,因此位在邊陲的老舊市區像萬華就成為建商爭取都更的目標,陸續推案都是幾十億。
在寶興街、長泰街一帶有個俗稱堀仔頭的地方,有 一口270年的老井,當年有水就有農耕,先民因而落腳定居下來,成為台北城的起源地。
飲水思源,這口井能被保留?有需要保留嗎?為了都更,已經吵了 好多年,古蹟真的是賠錢貨?讓建商卻步製造居民對立嗎?來看台北第一井的命運。
第394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x 19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