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24-10-23公共安全2024 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系列報導:大巨蛋開唱,準備好了嗎?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大巨蛋開唱(上)場館,安全嗎?
今年國慶晚會,歌手江蕙在大巨蛋開唱,很多民眾深受感動,這是台北大巨蛋的第一場非賽事活動,之後還會辦更多演唱會。
但大巨蛋園區在台北東區的繁華都心,附近被商辦大樓包圍,更是全球獨有的下沉式建築,草皮層位於地下10.5公尺深,興建過程引發許多公共安全疑慮,至今都還沒完全釋疑。原本辦比賽時,頂多4萬民眾入場,未來開演唱會,將增加到5萬5千人,場館的安全禁得起考驗嗎?
第874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71 -
-
SystemAdmin | 2024-10-23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大巨蛋開唱,準備好了嗎?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大巨蛋開唱(下)公安,怎麼做?
演唱會燈光暗、設備多,還可能有各種特效,民眾處於亢奮狀態,更增加混亂風險。類似的大型群聚活動的公共安全,攸關生命,必須被首要關注。
獨立特派員走訪了三個也常常辦演唱會的多功能體育場,一個是高雄國家體育場(世運主場館),容留人數跟大巨蛋接近;另外還有高雄巨蛋及台北小巨蛋,同樣都是密閉場館。了解他們如何管理大型活動的公共安全,也希望民眾藉由報導能更明白,場館發生事故時,有哪些設施可以自保,又該如何配合人員應變。
第874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56 -
SystemAdmin | 2015-05-19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攝影:羅盛達
走味的BOT
從客觀的現實來看,以國內運動賽事的入場人數計算,這麼大的球場肯定無法單獨營運,而建商願意投資的誘因就是用商場養球場,但現在卻變成了大巨蛋安全疑慮的主要癥結。這項開發案也眼看就要變成台灣BOT另一個失敗的案例。
BOT這種開發模式在國外行之有年,當一個政府沒錢又不能停止建設,就只好跟有錢的生意人合作,但生意人將本求利一定要有賺頭,除了政府給予減稅等等優惠條件,准許開發周邊土地、像是蓋商場也是常見的手法。
國內目前為人熟知的案例包括大巨蛋、桃園航空城、還有高鐵站區、以及台北市的兩個國道客運轉運站。而這些由北到南、從中央到地方、無分藍綠執政主導的BOT,都經常被批評為圖利業者,讓財團把政府當提款機。在許多國家創造了讓政府業者和民眾三贏的BOT,來到台灣卻走了調。
第39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1 -
SystemAdmin | 2015-05-19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大巨蛋開唱,準備好了嗎?攝影:羅盛達
安檢大巨蛋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砲火四射,從內湖慈濟開發案、大巨蛋、松菸文創,接連不斷地挑戰先前市府團隊的施政,而按照他個人的說法,其中又是以大巨蛋最為棘手。
這顆醞釀了24年的大巨蛋,好不容易在民國一百年動土,原本預定今年6月15日完工,可以為後年舉辦世大運撐場面。沒想到台北市政權輪替之後,新市府先是開宗明義宣布列為弊案,緊接著提出五大缺失,甚至說要移送當初負責議約的前財政局長--李述德和前市長--馬英九,立刻掀起政壇一番口水戰。
而負責興建大巨蛋的遠雄建設態度相當強硬,除了反駁市政府對安全性的質疑,更直接建議上法院解決紛爭。當然這條路對台北市民未必有利。而柯文哲左打國民黨兩任市府團隊,右踢遠雄董事長—趙藤雄,眼看戰線愈拉愈長,不知何時才能有結論;大巨蛋到底要不要拆,恐怕還有得拖。
這顆大巨蛋如果還想回到當年單純的初衷,也就是回應棒球迷們渴望一座像樣的室內體育場,而不要淪為政治角力的祭品,唯一的機會就是各方撇開過多的算計,重新把公眾利益當做優先考量。但是可能嗎? 我們目前還沒有看到答案。
第39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