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24-10-09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攝影:鄭仲宏
台南在發燒
你知道台灣最熱的城市是哪一個嗎?不要以為越往南、緯度越低一定越熱。根據氣象資料,一年裡面超過30˚C以上的天數,全台灣最多的是台南市,甚至比高雄、恆春都還要多天。
那你知道台南為什麼會特別熱嗎?跟天然的地形環境有關,近幾年人為開發增加、大型公共建設使得原本的綠地成了建物,也加速台南升溫。
而為了幫助城市降溫,台南有一群人從都市的公共綠空間著手,希望復育環境裡的土壤生態,打造都市裡的熱帶森林。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一起去台南看看。
第872集
文字:王皓民 / 攝影:鄭仲宏x 125 -
AdminAdmin | 2023-05-10司法人權
我的帳篷人生
一位都更案中的民眾許素華,七年來他留守在被拆的家門口不願離開,過著帳篷人生的日子。許素華是在圖書館工作的公務員,看似平順的人生卻因為住家被判拆屋還地後,完全變調。
許素華的家是,民國53年,阿嬤透過建商朋友,向三重神明會舍人公管理委員會購買土地。家人以管委會出具的「土地使用權證明書」,向台北縣建設局申請「營造執照」蓋兩層磚造樓房。房子蓋好沒有完成土地登記,依現行法律上,他所擁有的土地、建物都沒有所有權。
不過許素華強調,他們家有「三重神明會舍人公」出具的使用土地權證明書,因為「公私協力」造成他失去家園。98年許素華被告拆屋還地之後,他將自己上班外所有的時間用來研讀法律,開始寫陳情書,四處陳情,並拒絕建商的所有的補償方案。106年許素華的家被拆除之後,他堅持留在原地,從睡小貨車,廂型車,到現在已經換了第三個帳篷。
第80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x 73 -
-
-
SystemAdmin | 2014-11-24文字:婁雅君
桃園迷航記
就在選舉前夕,候選人一個個聲嘶力竭做最後拉票,但是這半個月競選期間看下來好像沒有多少市長候選人具體談到未來的城市規劃,有,恐怕也是一種夢想,到底怎樣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有踏實的感受?
成功大學完成一份台灣土地容受力北部地區的調查,發現北台灣普遍綠地、埤塘等大幅減少、建地增加、整體景觀趨向破碎,造成無計畫性的人口湧入,使得都市邊緣因為土地容易取得又便宜,出現一連串開發案,到處都是新市鎮,也隨之引發一個接一個的抗爭,尤其桃園變化最大。
獨立特派員窩台灣系列調查報導,今天就來到下個月即將升格為六都之一的桃園,再度檢視台灣史上最大的徵收案桃園航空城,在即將被徵收的農地上,民間也辦了個地景藝術節,相對於九月份縣府花費數千萬的玉兔,這回換了造價才十萬的小熊,滿臉迷惘的坐在農地上,附近八十歲的老農夫,種田一甲子,到老卻遇上土地徵收案,得搬進電梯大樓,頓失生活重心,這樣的影響不是開發帶來的商業數字能計算的。
第37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x 11 -
SystemAdmin | 2014-11-17政治經濟攝影:鄭仲宏
台南停看聽
上星期來自大埔竹北桃園台南等各地的反徵收自救團體,到總統府前抗議,公布最新版的全國浮濫徵收地圖,比三年前他們抗爭,促成立法院修訂土地徵收條例時,又增加了十九處徵收案,總面積五千七百多公頃,裡面最大的當然屬桃園航空城,其他還包括台南鐵路東移,要被遷走的五公頃四百多戶居民。到底這些徵收有沒有必要,開發計畫要怎麼做?今天窩台灣系列報導就來探討台南鐵路地下化問題。
台南是台灣排名第三的老府城,如果從明朝時候算起,有350年歷史,一個老城要現代化很不容易,再加上人口密集,使得八公里長,跨越九處平交道、四個地下道以及三座陸橋的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談了二十年,一直無法施行。就拿高雄市來說,中央地方共同出資的高雄、左營和鳳山三處鐵路地下化工程,十五公里,總經費快一千億,眼看著106年底就要同步完工了,屆時切割高雄為南北的七處平交道,及十六處公路立體交叉,將全部消除、縫平,還可以帶動週邊商機,但是台南卻困在原地。
居民長年等火車通過平交道,其實早就不耐煩,卻無奈,誰不期待新的市容?但是反對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原本第一排店面得拱手讓人,幾十年的生活被打亂重新來過,怎麼辦?這是未來的台南市長得繼續頭疼的問題。
第37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