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
AdminAdmin | 2023-04-12藝術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春仔花
結合剪紙、纏繞等技術的春仔花,又稱為纏花。它在台灣早年盛行一時,成為婚嫁節慶時,不可缺少的吉祥飾品。
春仔花的形式不只是花卉,還可以做成像動物等許多花樣,栩栩如生,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台灣早期,許多婦女把它當成閒暇之餘的女紅技藝,甚至是貼補家用的手工副業。但隨著時代轉變,春仔花的用途式微,工藝也逐漸失傳。
被文化部公告尊稱為人間國寶的陳惠美,致力春仔花工藝二十餘年,他傳承這個台灣早期女性的智慧與美學,希望和大家分享春仔花精巧工藝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心意。
第796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25 -
-
-
AdminAdmin | 2022-05-11藝術攝影:周明文
屋頂上的藝術家
大家到廟裡拜拜,是否曾經注意過廟宇的屋頂,通常都會有些色彩繽紛的裝飾藝術,像是神仙人物或是神獸花鳥,用來呈現宮廟的莊嚴和氣度,這些建築裝飾就是剪黏。由剪黏師傅站在屋頂施作,將破碎的陶瓷碗片或玻璃剪成需要的形狀,再一片片黏貼到模型上。
因為太過耗時費工,現在許多廟宇都改由機器大規模生產的裝飾來取代手工剪黏,使這項傳統工藝越來越少見。不過當一些古蹟廟宇或歷史建築需要修復時,還是必須找有名的師傅採用傳統剪黏。
在台南市的葉明吉,家傳三代,都是有名的剪黏匠師,葉家作品風格細膩精緻,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物神韻的掌握;另外還有一位國寶匠師陳三火,他擅長以敲代剪,再按照敲破的花瓶紋路堆疊拼貼,隨緣創作,作品獨特之外,更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剪黏保存者。
第74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07 -
AdminAdmin | 2020-12-30藝術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跨界文創–穿越生死 紙紮藝術
跨界文創產生許多可能,有一些沒落或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也可能在文創找到新出路。例如百年的傳統工藝糊紙或紙紮藝術,近年就有了極大的翻轉變化。
糊紙或紙紮本來是在喪葬儀式中火化給過世親人的作品,也因此蒙上禁忌的神秘面紗。不過現在透過一群年輕人的努力,不但延續糊紙工藝的生命,還和手作文創、動畫藝術結合,成為當代藝術的創新型式,甚至登上巴黎博物館,在國際舞台上闡釋這個呈現台灣生死文化觀的傳統工藝。紙紮本是穿梭陰陽兩界的使者,一度瀕危的紙紮藝術,在文創的內涵中再度重生。
第67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x 63 -
AdminAdmin | 2020-06-03藝術攝影:羅盛達
跨界文創–穿越生死 紙紮藝術
跨界文創產生許多可能,有一些沒落或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也可能在文創找到新出路。例如百年的傳統工藝糊紙或紙紮藝術,近年就有了極大的翻轉變化。
糊紙或紙紮本來是在喪葬儀式中火化給過世親人的作品,也因此蒙上禁忌的神秘面紗。不過現在透過一群年輕人的努力,不但延續糊紙工藝的生命,還和手作文創、動畫藝術結合,成為當代藝術的創新型式,甚至登上巴黎博物館,在國際舞台上闡釋這個呈現台灣生死文化觀的傳統工藝。紙紮本是穿梭陰陽兩界的使者,一度瀕危的紙紮藝術,在文創的內涵中再度重生。
第649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61 -
-
SystemAdmin | 2014-10-13青年世代
少年做大戲
最近有很多負面新聞,不過讓人感到些許振奮的就是仁川亞運,中華隊摘下十金18銀,他們都是長期苦練才有今天的果實。其實不少需要苦練的行業,比如歌仔戲,不約而同,幾個叫得出名字的歌仔戲團這兩年都在交棒中,將長年培養的子弟兵推上舞台,讓戲迷們認識新面孔,驗收他們的成績,他們都是90年後的孩子,這也代表葉青、楊麗花的那個年代過去了,現在和未來將創造出新的歌仔戲明星。
台灣歌仔戲團很多是家族經營,也讓子女傳承衣缽,從跑龍套一路演到主角,只要肯努力、練出本事就可以順利接班。但有些孩子家境不好,因為可以減免學費進劇校,也有的有興趣,不過沒有家族劇團的背景,想吃這行飯就更得有決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歌仔戲新生代如何才能留在舞台上,給後起之秀多些掌聲。
第369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賴勳毅x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