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6-25
    關鍵字:
    南韓戒嚴後 – 總統府新主人
    今年6月3日,南韓舉行第21屆總統選舉,由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推派的候選人李在明,贏得大選。南韓戒嚴事件引發的政治動盪,在新任總統出爐後,暫時落幕,不過新政府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南韓社會嚴重兩極對立,得票率未過半數的李在明,對內如何挽救經濟,團結國家;對外如何平衡美中關係,與北韓展開對話,在在考驗著他與執政團對的智慧。南韓的未來走向,全球都在關注。

    第908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
    HD x 302
  • AdminAdmin | 2025-05-21
    關鍵字:
    賴政府週年 兩岸國防局勢

    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如何維護台海和平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520當天賴清德再度強調,只要在對等尊嚴狀態下,台灣很樂意與中國交流合作。事實上過去一年,中共對台灣文攻武嚇的強度,明顯劇增,透過軍事演習、軍機繞台、外交施壓等手段,試圖孤立台灣;同時透過多種管道滲透,力道之大,前所未見。


    台海局勢增溫之際,川普回任美國總統,對台海局勢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而面對兩岸關係及國防布局,未來三年,台灣將面對什麼樣的挑戰?

    第903集
    文字
    萬真彣  攝影 黃政淵
    HD x 432
  • AdminAdmin | 2024-10-30
    關鍵字:
    來自加薩的和平使者
    以巴戰爭造成嚴重傷亡,無情戰火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一位巴勒斯坦醫師阿布萊許原本在以色列醫院工作,他的三個女兒和一個姪女,卻在以色列軍方的砲火中身亡。

    但他沒有選擇仇恨或報復,反而致力於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和平共存,也因而被四度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他的故事被一位以色列導演拍成紀錄片,透過鏡頭,一起看看這段不可思議的生命旅程。
    第875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賴振元

     

    HD x 581
  • AdminAdmin | 2023-06-07
    關鍵字:
    來去彭佳嶼 看天氣
    颱風季到了,民眾對於西北颱應該不太陌生,所謂西北颱是指由台灣東方海面朝西北方向前進,中心通過彭佳嶼跟基隆之間海面的颱風。每到西北颱這個名詞出現,台灣民眾才會聽到彭佳嶼這個地方。

    其實彭佳嶼是台灣本島最北的地點,目前已經無人居住,但一直有氣象、海巡及燈塔人員駐守。工作人員的飲水、食物,都得靠漁船運補,遇上東北季風,島上人員常常面臨斷糧的危機。最近中共在東海軍事演習,彭佳嶼更是首當其衝。

    到底為什麼這個孤島還需要有人員駐守?氣象人員都在島上做些什麼?每個月兩次的運補又遭遇哪些困難?
    第80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51
  • AdminAdmin | 2023-04-19
    關鍵字:
    征戰北極圈 芬蘭的抉擇
    俄烏戰爭後,長期保持中立國的芬蘭和瑞典決定加入北約組織,經過快一年的時間,芬蘭在4月4日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

    芬蘭已經連續六年蟬聯世界最快樂國家的冠軍,不過芬蘭和台灣很像,都與軍事強權比鄰而居,芬蘭與俄羅斯有長達1300多公里的邊界,更和蘇聯有過兩次慘烈的戰爭。

    芬蘭成為北約生力軍,象徵北約東擴,更讓北約深入北極圈,有更大的影響力。北約和芬蘭的這個抉擇會讓和平越來越近?還是漸行漸遠?

    確保國家安全的同時,芬蘭也不忘在科技發展與人性服務間繼續前進,距離北極圈最近的城市奧盧,成為6G科技城的火車頭,這股創新能量更帶動服務設計的蓬勃發展,讓芬蘭人享受科技的同時,人性需求也能被細膩的照顧。
    第79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316
  • AdminAdmin | 2023-02-22
    關鍵字:
    俄烏週年 戰火改變的人生
    2022年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一年了。烏克蘭從一開始居於弱勢,奮力抵抗,到獲得西方國家聲援,甚至一度奪回部分領土。不過就在戰爭週年前夕,俄羅斯增兵烏克蘭南部及東部戰場,雙方目前持續僵持不下,還看不到戰火止息的跡象。

    這場戰爭目前已經造成數以萬計的軍人及平民傷亡,超過千萬難民逃往國外。獨立特派員訪問到從烏克蘭輾轉來台、目前在陽明交大就讀的兩位學生,以及堅持留在烏克蘭,協助救援傷患、記錄俄羅斯犯下的戰爭罪的人權工作者。他們有人失去了親人、有人見證了無數的傷痛、更有人決定奉獻一生向俄羅斯求償。一起來看看,戰火下他們人生的轉變。
    第789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47
  • AdminAdmin | 2023-02-15
    關鍵字:
    國防役起來
    俄烏戰爭讓人再次看到戰爭的殘酷,這一場21世紀的戰爭一打就快滿一年,面對台海關係緊繃的台灣特別有感。

    總統蔡英文宣布,從2024年開始,現行4個月的義務役役期,將恢復為1年,希望提升國家安全能量、充實台灣國防的防禦能力。國防部也提出,加強一年義務役的練習內容,強調未來義務役服役一年,會有扎實訓練,有效提升國軍戰力。

    不過國防部在場地、人才規劃上是不是有足夠的訓練量能?如何確保一年義務役精實訓練後,能執行保家衛國的任務,都引發不少討論。而首批要落實一年義務役政的94年次青年,他們有什麼話要說?
    第78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21
  • AdminAdmin | 2022-03-16
    關鍵字:
    俄烏開戰 人民的抉擇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成了戰場,全世界都受到影響。面對擁核自重的俄羅斯,歐美各國避免直接軍武介入,逐步加強制裁力道,謹慎應對,避免挑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學者觀察,歐洲東部幾乎每十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衝突,停火只是為了累積下一次再奪取更多資源的準備。

    現在200多萬的難民快速進入歐洲,為歐洲帶來人道救援的重大挑戰。獨立特派員專訪兩位在烏克蘭的人權工作者,他們有人因為人權工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必須逃離首都基輔,躲到相對安全的烏克蘭西部,但因為靠近俄羅斯邊界,仍時刻感受到戰爭的威脅;有人則選擇留在基輔,投入醫療團隊,希望自己能盡分心力。
    第741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293
  • AdminAdmin | 2022-02-09
    關鍵字:
    緬甸政變一年
    緬甸軍方去年2月1日發動政變,宣布接管一年,但是在去年底,又宣稱將在2023年舉行選舉。屆時會是一場如期舉行和公平的選舉嗎?學者分析,軍方可能透過修憲的方式,鞏固權力。國際上的經濟制裁,目前仍看不到成效。東協模式,以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態度,似乎都有利於軍方的布局。

    但是,緬甸人的革命,仍持續進行中。民族團結政府和海外組織,仍持續聲援緬甸。城市大規模的抗爭,已經轉入少數民族村莊,每一次交火,就造成難民湧入山區和邊境躲避戰火,他們的物資極度匱乏,亟需人道救援。在這場革命中,台灣聲援緬甸聯盟也扮演海外支援的角色,為難民、民族團結政府提供必要的協助。
    第73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328
  • AdminAdmin | 2021-04-07
    關鍵字:
    緬甸的未竟之路
    緬甸從二月以來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2015年它因為民主選舉,舉世注目,這一次卻是因為政變和人民示威行動。軍方的行動,不斷升級,開始槍殺無辜民眾,並開始軍事攻擊各少數民族。

    緬甸境內多民族向來是內政動盪的重要因素,這次政變除了關注示威民眾的安全之外,少數民族議題,更關係著緬甸是否會爆發大規模內戰的隱憂。從非民主政體要過渡到民主政體,是一條漫漫長路,加上軍方握有軍權和掌握國防邊境等事務。如何軍方制度化,是緬甸不能迴避的議題,也是艱困的挑戰。
    第69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許中熹

     

    HD x 318
  • AdminAdmin | 2021-03-24
    關鍵字:
    緬甸政變:Z世代革命
    緬甸軍方在2月1日發動政變,為數眾多的「Z世代」青年不甘失去民主自由,選擇走上街頭抵抗強權。軍方不斷提升鎮壓力度,大規模衝突造成超過兩百人死亡,上千人被捕。

    一個多月來,掌權者實施宵禁、斷網、抓走記者,持續動用武力鎮壓,但被罷黜的議員開始組成臨時政府,上街示威爭取民主的聲浪未見退縮。透過越洋專訪緬甸示威青年,告訴我們當地發生了什麼事情?並訪問研究東南亞區域議題的專家與緬甸時報記者,分析緬甸政變未來可能的變化。
    第691集
    文字:
    陳芳儀 / 攝影:李金龍

     

    HD x 254
  • AdminAdmin | 2021-02-10
    關鍵字:
    【卓越大賞】游牧日常
    【黃金旅程】

    印度、中國的邊界拉達克,這個化外邊境地區常因煙硝四起、衝突不斷受到矚目。但在這個地方,有一群特別的大地之子游牧民族,他們世代在這個海拔四千多公尺的荒野大地逐水草而居,生活環境非常艱困。一頂帳篷及放牧的牛羊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生活簡單、內心純淨、自在知足。

    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更是拉達克豐富文化的重要底蘊之一,他們在這片遼闊大地放牧的高原山羊,是被稱為軟黃金Pashmina的頂級羊絨,市場價值不菲。不過現在因為氣候變遷,游牧民族賴以為生的水草近年有了劇烈變化,冬天太熱、夏天太冷,寒冬冷冽的氣候及夏天缺水幾乎成了游牧民族的致命危機。

    【荒野呼喚】

    中印邊界的拉達克是軍事重地,稍有風吹草動,兩國的軍方都會異常緊張。獨立特派員的採訪團隊在拍攝的過程中,使用空拍機拍攝羊群,不到一會兒時間,立刻就有印度軍方到牧區關切。原來軍方在游牧民族的羊隻身上裝了隱形監視器,用來監視敵情,連牧羊人們都不知道有這些間諜羊的存在,邊界軍事的敏感危險可見一斑。

    另外,游牧民族近年面對牧區環境日益惡劣,許多人開始選擇放棄游牧生活,同時希望下一代接受現代教育後,能過更好的生活。這些現代化與游牧生活平衡的兩難,讓拉達克特有的游牧文化正逐漸消失。他們如何面對這樣的危機?
    第685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297
  • AdminAdmin | 2020-06-17
    關鍵字:
    游牧日常
    最近印度、中國在拉達克煙硝四起、邊界衝突不斷,在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為了專心防疫,兩國才進行和談。

    而在這個邊境,有一群特別的大地之子游牧民族,他們世代在這個海拔四千多公尺的荒野大地逐水草而居,生活環境非常艱困,一頂帳篷及放牧的牛羊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生活簡單,內心純淨、自在知足。

    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更是拉達克豐富文化的重要底蘊之一,他們在這片遼闊大地放牧的高原山羊,是被稱為軟黃金Pashmina的頂級羊絨,市場價值不菲。不過現在因為氣候變遷,游牧民族賴以為生的水草近年有了劇烈變化,冬天太熱,夏天太冷,寒冬冷冽的氣候及夏天缺水幾乎成了游牧民族的致命危機。

    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在拍攝的過程中,使用空拍機拍攝羊群,不到一會兒時間,立刻就有印度軍方到牧區關切。原來軍方在游牧民族的羊隻身上裝了隱形監視器,用來監視敵情,連牧羊人都不知道有這些間諜羊的存在,邊界軍事的敏感危險可見一斑。

    另外,游牧民族近年面對牧區環境日益惡劣,許多人開始選擇放棄游牧生活,同時希望下一代能接受現代教育後,能過更好的生活。這些現代化與游牧生活平衡的兩難,讓拉達克特有的游牧文化正逐漸消失。他們如何面對這樣的危機?
    第651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319
  • AdminAdmin | 2020-01-22
    關鍵字: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的戰爭與和平
    邊界向來是國與國間的軍事敏感地帶,尤其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地區,邊界衝突對峙時有所聞。今天我們要帶您到印度的最北邊拉達克,一個和中國及巴基斯坦都有邊境交界的地方。

    過去很少人知道拉達克,因為它身處喜馬拉雅山脈,海拔高達三千到七千公尺,是世界最難抵達的化外之境。不過後來印度政府開放觀光,再加上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在拉達克取景,讓世人對印度和中國邊界的班公湖美景印象深刻,吸引許多全球旅客。

    不過這個擁有班公湖美景的拉達克,卻也是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熱點,印度和中國曾發生過一次印中戰爭,和巴基斯坦發生過三次印巴戰爭,夾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等大國之間,拉達克註定了在戰爭與和平間擺盪的命運。
    第631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330
  • AdminAdmin | 2019-04-17
    關鍵字:
    邊界異域-拉達克的戰爭與和平
    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一場恐怖攻擊,爆發相互空襲的事件,不僅讓兩國情勢劍拔弩張,還有不少人擔心,如果這兩個擁有核武的國家爆發印巴第四次戰爭,後果不堪設想。邊界向來是國與國間的軍事敏感地帶,尤其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地區,邊界衝突對峙時有所聞。

    今天獨立特派員要帶您到印度的最北邊拉達克,一個和中國及巴基斯坦都有邊界的地方。過去很少人知道拉達克,因為它身處喜馬拉雅山脈,屬於印度的查謨和咯什米爾土邦,海拔高達三千到七千公尺,是世界最難抵達的化外之境。

    不過後來印度政府開放觀光,再加上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在拉達克取景,讓世人對印度和中國邊界的班公湖美景印象深刻,吸引許多全球旅客。

    不過這個擁有班公湖美景的拉達克,卻也是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熱點,印度和中國曾發生過一次印中戰爭,和巴基斯坦發生過三次印巴戰爭,夾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等大國之間,拉達克註定得在戰爭與和平間擺盪的命運。
    第592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321
  • AdminAdmin | 2018-11-28
    關鍵字:
    金門的抉擇
    激情的九合一選舉結束了,大家最關切的六都及全台縣市長版圖也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再加上公投結果,勢必影響未來政府的決策及立法走向。原本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在這次六都及縣市長選舉中,原本的13 席只保住六席,國民黨則從原本的六席增加為十五席,無黨籍則由三席減為一席。當全台灣都聚焦在台北及高雄高潮迭起的選戰時,我們要關心孤懸海外的幾個離島發展。

    一度把博弈視為發展選項之一的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在博弈公投爭議後不斷思考翻轉的可能性。在這次縣市長選舉中,金門縣也出現了令人驚訝的結果,選前一致被看好的無黨籍現任縣長陳福海,以678票的差距,輸給了國民黨籍的楊鎮浯。楊鎮浯的勝選,除了韓流帶動國民黨的氣勢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金門的金雞母-金門高粱,五月間爆發酒麴被拿去中國東北試釀尋求擴廠的事件。金門高粱應該追求量少質高的稀缺市場,還是到中國設廠擴大市場?整件事情的背景,呈現出金門未來發展的路線思考。

    也就是說,金門是要高速營造建設,還是以獨特的戰地史蹟生態景觀,吸引台灣與中國的觀光客?獨立特派員在選前走訪金門,有人希望加強與對岸的聯繫,包括以金廈大橋連結廈門興建中的翔安國際機場,快速發展經濟;也有人認為,金門如果沒有找出自己的市場區隔,那麼幾年之後,現在的榮景也將泡沫化。
    第573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羅盛達

     

    HD x 284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