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3-04-19
    關鍵字:
    征戰北極圈 芬蘭的抉擇
    俄烏戰爭後,長期保持中立國的芬蘭和瑞典決定加入北約組織,經過快一年的時間,芬蘭在4月4日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

    芬蘭已經連續六年蟬聯世界最快樂國家的冠軍,不過芬蘭和台灣很像,都與軍事強權比鄰而居,芬蘭與俄羅斯有長達1300多公里的邊界,更和蘇聯有過兩次慘烈的戰爭。

    芬蘭成為北約生力軍,象徵北約東擴,更讓北約深入北極圈,有更大的影響力。北約和芬蘭的這個抉擇會讓和平越來越近?還是漸行漸遠?

    確保國家安全的同時,芬蘭也不忘在科技發展與人性服務間繼續前進,距離北極圈最近的城市奧盧,成為6G科技城的火車頭,這股創新能量更帶動服務設計的蓬勃發展,讓芬蘭人享受科技的同時,人性需求也能被細膩的照顧。
    第79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322
  • AdminAdmin | 2020-07-29
    關鍵字:
    教室可以不一樣
    108課綱上路,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但目前台灣的教育方式,還是以課本和考試為主,學習能不能有不一樣的思維和方式呢?

    教改先驅國芬蘭,採用的主題式教學,是老師們試著運用同一個主題,串連起各個學科來做教學。舉例來說,「昆蟲」這個主題,可串連自然、音樂和生物等課程,讓孩子們可以在課程的不同環節裡,發掘自己的亮點和興趣。這樣的主題式教學方式,在2016年引進台灣之後,也形成浪潮。獨立特派員實際到彰化的彰泰國中跟梧鳳國小探訪,看看他們怎麼做。
    第657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01
  • AdminAdmin | 2020-01-01
    關鍵字:
    【卓越大賞】核廢何從-芬蘭永久處置場
    天氣越來越熱,台灣的能源及用電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台電核一廠的一號機,去年運轉執照已經到期,下個月二號機也到期,未來幾年核二及核三廠,運轉執照也都快要到期。不論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是否能夠達成,台灣核廢料要怎麼處置,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北歐的芬蘭,這個人口只有550萬的國家,現階段能源有25%來自核能發電,而且還要再增加兩個核電廠。芬蘭從1983年開始,計畫興建用過核燃料的永久處置場,這個核廢料的永久處置場就位於核電廠地下四百多公尺深的隧道中。從地表到這個四百多公尺深的隧道中得開車花上將近二十幾分鐘的時間,高階的核廢料也就是使用過的核燃料棒將會被放到這個用銅做的膠囊容器中,周圍再填充膨潤土。這個處置計畫將讓用過的核燃料長眠十萬年,目前已經進入最後施工,預計2024年開始處置核燃料。
    第628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29
  • AdminAdmin | 2020-01-01
    關鍵字:
    【卓越大賞】核廢何從-芬蘭的挑戰
    芬蘭的核燃料處置場,吸引全球關注。到底核廢公司如何說服當地居民,接受核廢料長眠在地下十萬年?獨立特派員實地走訪處置庫所在的Eurajoki市,這是一個只有九千多人的小城市,雖然沒有直接公投,但市議會對核電的支持,一直高達七成以上。

    獨立特派員走訪地方政府、詢問當地的民眾發現,公開透明的資訊及獨立第三方機構的監督,才建立了民眾四十年來的信任。不過即使芬蘭的核燃料處置場已經接近完工,學界及反對勢力還是一直在質疑這項設施的安全性。
    第628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75
  • AdminAdmin | 2020-01-01
    關鍵字:
    【卓越大賞】核廢何從-瑞典核燃料的旅程
    瑞典從近半世紀前,就開始研發的多重障蔽處置法。核電廠裡用過的核燃料,必須透過船運,經過中途處置,然後將經過冷卻的燃料棒,裝進一格一格的鑄鋼裡面,再用厚達五公分,可以長期耐腐蝕的純銅封裝起來,這樣一個罐子的成本大約是一千萬台幣。瑞典估計他們用過的核燃料有一萬兩千噸,大概需要六千個銅罐才能將所有用過的燃料棒封裝,封裝後再以海運送到位於地下450公尺的永久處置庫。這一連串的技術,目前正在瑞典的實驗室進行一連串嚴格的試驗。
    第628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90
  • AdminAdmin | 2019-06-12
    關鍵字:
    核廢何從-瑞典半世紀核平路
    芬蘭核廢永久處置場所採用的多重障蔽處置法雖然是由瑞典研發,但相較於鄰國芬蘭的處置庫已經接近完工,至今瑞典政府卻還沒有通過建造處置庫的執照。因為瑞典有比芬蘭更複雜的審核體系,而且核能政策多年來搖擺不定,在九○年代剛開始選址的時候,民間也出現激烈的抗爭。

    這些特點跟台灣的處境很像,不過瑞典核廢處置公司及政府,以公開透明的態度來進行溝通。核電廠甚至拿出高達6.5億台幣的建設基金,鼓勵自願設置處置庫的地方來競爭。甚至每年都會在地底450公尺深的地下實驗室舉辦馬拉松比賽,讓民眾從地底跑回地表,為的就是希望讓民眾更了解實驗室的工作及核廢料處置的旅程。這些做法能夠獲得民眾的信賴嗎?
    第600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60
  • AdminAdmin | 2019-01-24
    關鍵字:
    卓越大賞-建設性新聞學
    數位社群媒體興起,越來越多人少看電視新聞,上網或行動裝置成為重要的觀看管道。不少傳統媒體以強化衝突、戲劇性,或者增加災難犯罪的報導來留住觀眾。這樣的策略不一定有效,卻讓新聞媒體的報導品質日益低落,丹麥公共電視對這樣的狀況感到憂心,並提出建設性新聞學的採訪製播方式,希望媒體不要只丟問題,還要能探討怎麼改善問題。這種理念引起全球許多媒體共鳴。來看丹麥公共電視如何用新理念呈現新風貌。

    我們曾介紹過發起建設性新聞學的丹麥如何從觀念及創新做法改變媒體生態,對社會做出貢獻。這股風潮也引發認同理念的媒體追隨。同在北歐的芬蘭,和台灣、日本並列世界前三個老化最快的國家。芬蘭公視的記者決定除了調查報導問題,還要更深入介入,他們發動安養機構改善計畫,結果在不增加開支及人力的條件下改善照顧品質,更擴散至其他城市造福長者和照顧者。

    我們曾介紹過芬蘭公視記者發動甄選安養機構的改善計畫,以建設性新聞學的理念深入介入議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事實上他們還將這樣的理念延伸到教育改革的議題上。芬蘭有幾位老師發展激勵學習,雖然一開始不被看好,但芬蘭公視持續追蹤現場教學的發展過程,讓芬蘭公視成為全國教改的觀摩平台。
    第58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33
  • AdminAdmin | 2018-04-18
    關鍵字: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台灣篇》
    身心障的朋友們成年後,因為父母會老,離開學校又等於失去校園的照顧與保護。除了能找到適合永久居住的地方,來降低家屬照顧壓力外,如果還有就業潛能,鼓勵就業當然是另一項多贏的選擇。

    不過,有些身體功能還好,障礙並不特別外顯的特教生,往往因為旁人不理解他的身心狀態,在密切的人際互動中一再造成衝突,甚至被排斥。像這樣的特教生,要如何發展適合的就業?獨立特派員帶您來看,原本困難重重的例子,在一群老師堅持不放棄的協助下,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芬蘭篇》
    其實身心障成年就業和輔導獨立自主,是所有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各有不同做法。除了台灣案例,獨立特派員帶您到芬蘭,看看芬蘭的人才派遣中心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有尊嚴的安居樂業。

    如何給予身心障朋友在成年後,從相處、照顧到輔導就業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其實是整個社會共同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卻也是身心障朋友們創造了一個讓大家能夠共同思考,更了解彼此,並學習創意及包容的交流平台。
    第54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92
  • AdminAdmin | 2018-03-20
    關鍵字:
    建設性新聞學-芬蘭教改
    我們曾介紹過芬蘭公視記者發動甄選安養機構的改善計畫,以建設性新聞學的理念深入介入議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事實上他們還將這樣的理念延伸到教育改革的議題上。芬蘭有幾位老師發展激勵學習,雖然一開始不被看好,但芬蘭公視持續追蹤現場教學的發展過程,讓芬蘭公視成為全國教改的觀摩平台。
    第53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70
  • AdminAdmin | 2018-03-13
    關鍵字:
    建設性新聞學-芬蘭公視
    我們曾介紹過發起建設性新聞學的丹麥如何從觀念及創新做法改變媒體生態,對社會做出貢獻。

    這股風潮也引發認同理念的媒體追隨。同在北歐的芬蘭,和台灣、日本並列世界前三個老化最快的國家。芬蘭公視的記者決定除了調查報導問題,還要更深入介入,他們發動安養機構改善計畫,結果在不增加開支及人力的條件下改善照顧品質,更擴散至其他城市造福長者和照顧者。
    第536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07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技職新面貌-務實培育
    在全球經濟都面臨巨大挑戰的現實下,許多人必須面臨二度求職或就業。

    而芬蘭的職訓中心就是要幫助成年人轉業找到事業的第二春。他們協助轉業的成年人結合興趣和過去的經驗,再加上適合的教學創意,可以讓國家保有可貴的人力資本,在高齡少子化的時代尤其重要。
    第47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23
  • AdminAdmin | 2017-03-27
    關鍵字:
    芬蘭年金進行式
    為了讓未來年金制度更完善,國內一直希望成立專責的年金機構進行統籌,而在許多國家早已經這樣做。

    例如以社會福利國著稱的芬蘭在1960年代就設置了年金中心,負責年金制度的統籌運作及研究建議工作,到底年金中心對芬蘭社會的安全穩定有什麼貢獻?芬蘭國民除了受惠這個年金中心之外,還有什麼制度共同打造社會安全網?
    第45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23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7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