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3-08-02
    關鍵字:
    退場校地變社宅 行不行
    少子化的衝擊,加速私校的退場,退場私校的校地,該怎麼利用?根據《私校法》第71條,可變更為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範圍中,社會住宅也是選項之一。

    教育部選定彰化中州科技大學、台南台灣首府大學以及高雄和春技術學院,納入第一波的評估學校名單。日前行政院各部會,更組成考察團,前往學校了解,能否有符合各部會需要的相關用地,未來將回到行政院的平台進行討論。

    不過根據營建署公布的資訊顯示,大部分集中在雙北,顯示雙北與都會區需求較大,而且社宅的區位、產業、交通、人口都是重要考量因素。而教育部選定的幾所學校,它們的區位恰巧都不是在都會區裡面,這些退場校地規劃轉型的社會住宅真的能吸引年輕人嗎?
    第812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84
  • AdminAdmin | 2022-11-23
    關鍵字:
    市長,社會住宅呢?
    在寸土寸金、租金又高漲的雙北市,高品質的社會住宅更是許多青年的期待。到目前為止,已經興建完成跟規劃設計中的社會住宅,台北市有兩萬多戶、新北市有八千多戶,但如果跟當初內政部訂下的社會住宅目標相比,達成率其實都還有待加強。

    這次選舉,台北市的候選人喊出四萬到五萬戶的目標,新北市也是四萬五千戶起跳。到底這些承諾及興建計畫,將面臨哪些挑戰?在雙北市工作的青年真正的需求又是什麼?
    第777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41
  • AdminAdmin | 2022-08-10
    關鍵字:
    旅館變社宅
    政府為了實現8年20萬社會住宅的承諾,又碰上疫情,旅館生意蕭條,去年就推出旅館轉社會住宅的新構想,要在三年內推動兩萬戶旅館或公私房舍轉型。

    而全國第一個旅館變身社會住宅的案件,上個月也正式招租了。這個個案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蛋黃區,一共有三百間套房,加上管理費一般戶一個月房租兩萬出頭、弱勢戶最低只要一萬三,雖然接近附近市場行情,卻也引來不符合社會住宅訂價的批評。

    到底民眾對這第一個旅館轉社宅的接受度如何?房租該怎麼計算才合理?後疫情時代旅館轉社會住宅案又面臨什麼挑戰?
    第76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25
  • AdminAdmin | 2022-06-08
    關鍵字:
    青年租屋正義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的租屋市場已經突破百萬戶。2001年,政府開始實施房屋租金可以抵扣所得稅,但有非營利機構發現,租屋族的房租每年以3%到5%穩定成長,現行的規定並不合用。

    更嚴重的是,台灣的租屋黑市,居然高達7至9成,這也使得租屋族根本無法拿租金支出報稅。到底怎麼回事?政府怎麼做才能幫到租屋族?
    第75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69
  • AdminAdmin | 2022-04-06
    關鍵字:
    通用設計的實踐與迷思
    您有沒有罐頭打不開、剪刀卡卡的、削皮刀常常削到自己的困擾呢?這些除了是部分身障者的挑戰、也可能是一般人握力不夠、巧勁不足。這些看似日常的不便,其實只要透過通用設計的物品,就能改善生活中遇到的麻煩和困擾。通用設計就是要讓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好用通通消失,不再是理所當然。

    通用設計的理念起源於美國,台灣從2005年推廣至今,已經在社會住宅、裝潢材料、遊戲場和日常生活用品落實通用設計的理念。通用設計如何改善生活中的不便,如何透過空間設計,打造安全、方便、融洽的氣氛,而通用設計的實踐又有哪些迷思與陷阱?
    第744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259
  • AdminAdmin | 2022-02-16
    關鍵字:
    火災後尋安居
    高雄去年底發生了城中城大火,造成46人死亡、40多人受傷的重大意外,也再次暴露出弱勢民眾居住安全的問題。這些城中城的災民們現況如何?要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要如何兼顧居家安全以及生活便利的期待?

    高雄市政府災後盤點,需要輔導改善的建物多達一千棟,必須要逐一輔導,同時也需要民眾的配合及溝通。

    城中城受災戶的新去處是否有更安全?而面對老弱民眾快速增加,發生意外災害時逃生相對困難,一個更完整的安全網又應該如何思考配置。
    第73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84
  • AdminAdmin | 2021-11-10
    關鍵字:
    旅館變社宅?
    為了落實居住正義,2016年政府提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到現在全國社宅興建達成率,包含興建中還有已經決標待開工的,有4萬8千多戶,再加上包租代管的2.4萬戶,距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為了擴大推動社宅政策,內政部近期也積極在研擬,希望針對一些因爲疫情經營困難的旅館,來鼓勵他們轉為社會住宅。對此,旅館業的反應不一,有業者表示支持,但也有業者認為旅館和社宅原本設計規劃的差別就很大,要如何改裝?除了硬體改裝費用,套房的租金要怎麼計算?如何補助?都是直接影響業者參與意願的關鍵。
    第724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深入瞭解

    為了落實居住正義,2016年政府提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到現在全國社宅興建達成率,包含興建中還有已經決標待開工的,有4萬8千多戶,再加上包租代管的2.4萬戶,距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為了擴大推動社宅政策,內政部近期也積極在研擬,希望針對一些因爲疫情經營困難的旅館,來鼓勵他們轉為社會住宅。對此,旅館業的反應不一,有業者表示支持,但也有業者認為旅館和社宅原本設計規劃的差別就很大,要如何改裝?除了硬體改裝費用,套房的租金要怎麼計算?如何補助?都是直接影響業者參與意願的關鍵。

    建築外觀設計新穎、設施設備應有盡有,社會住宅不只租金相對便宜,規劃設計也越來越著重共榮多元,不過2016年政府提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其中12萬戶由政府興建,8萬戶為包租代管,而現在內政部計畫推出社宅第三條路。

    連續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旅館業者經營得很辛苦,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備詢時說明旅館轉社宅政策的概念:「展望未來的一兩年、兩三年,特別是國際的或是國內的商務旅行,其實都會不多,所以會有相當多的旅館業會經營不下去,大家一起來合作轉軌為社會住宅,度過個三年或五年,讓他們在這段時間還是有穩定的收益。」

    台中市旅館公會理事長鄭生昌解釋自己贊成這個政策的原因在於業者擁有彈性經營的空間:「它以三年為一期,我們第一個前提是旅館執照不能廢,未來當市場從境外的旅客再開放之後,旅館很快就可以部分從社會住宅再轉型回來。」

    鄭生昌目前有4家旅館,他表示自己的旅館除了一般商務房,另外還有過去以經營外籍旅長住為主的套房,若將這些客房改為社會住宅,可以保障基本收入。內政部希望將有意願的旅館轉作社宅,這項計畫看似可以提供做短期社宅,也可以幫業者度過難關,不過在執行上,還有問題尚待解決。

    鄭生昌也提醒,執行面上首先會遇到的就是「硬體」問題。例如必須將原有房間加以裝修轉型,像是電表、或是增設衣櫥等,才符合社宅的居住需求。除此,他也提及假設未來有旅館業者投入社宅,最後有1萬多間房間,那麼政府是否能保證這1萬多間房都有穩定客源。

    除了硬體裝潢改裝與費用等問題外,套房租金怎麼計算、如何補助,都直接影響業者參與意願。新北市旅館公會理事長曾美絹分析,很多飯店都是承租來的,一個房間的租金約在2萬到3萬之間,甚至也有達3萬5的,他問「一旦旅館房間要長期租賃來做社宅,一個房間可以租多少錢?」

    由於都會土地取得的成本太高,許多旅館業者都是採承租方式,以曾美絹現有經營的8家旅館來說,整棟樓租金攤提後每間房每個月成本達2萬塊以上。曾美絹說,社宅租金如果用業者向房東承租的價位去算(2萬到3萬5),再加上營運成本與人事成本,政府要支出的預算只會更多而已。

    台北市旅館業者劉季強則提出了疑問,像是水電怎麼分,60個房間就要裝到60個電表,如果又不能開伙的話,住戶也得到外面吃飯,他認為這些都是問題。曾美絹也說,以空調來說,旅館都是中央空調,在現有的格局下,難以再改裝成分離式空調。

    依照內政部規劃,業者若將旅館轉作社宅除可享有房屋稅、地價稅以及營業稅等減免優惠外,也會提供修繕改裝以及租金差額補助,但具體內容需等行政院核定才能對外公告。

    除了因應旅館業受疫情打擊外,另一個問題是,目前全國社宅修建達成,包含興建中及已決標待開工的也僅有4萬8千多戶,為了趕上8年20萬戶的目標,政府也一直推動「包租代管」政策。所謂包租代管,是由政府委託業者協助房東出租管理,使房東享有稅賦減免並提供弱勢戶租金補助。

    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公會副理事長王則人本身是包租代管業者,他解釋包租代管係由得標業者媒合房東跟房客,房客享有租金補助,房東享有修繕補助與其他優惠,由業者幫忙去協調房東跟房客。

    王則人表示,他現在手上的4家旅館都有意願轉做社宅,他提及政府說只要他將手上一半旅館投入社宅,另一半同樣可從事日租,即便轉做社宅,3年後同樣可以轉回做旅館用途。

    除旅館轉作社宅外,政府也透過多元方式滿足居住需求。像是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中華職業訓練中心現經政府收回將進行公辦都更,都更前,原職訓中心的學員宿舍也規劃改做社宅提供給有需要的租戶使用。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綜合業務部副主任林啟賢表示,新的社宅一方面在蓋,但在新社宅竣工前居住需求還是存在,他指出可透過舊有房舍加以整建,以便在短時間內作為社宅使用。

    然而,多元興辦中的旅館轉社宅市實際上依舊存在極高的不確定性,也有意見擔憂,這會不會僅是為達8年20萬戶目標的「階段性任務」?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認為,旅館轉社宅的數量不應該與目前直接興建的新社宅數量有所混淆,新建的社宅可以使用5、60年,但旅館轉作社宅是3年期的短約。他質疑3年後,社宅總量會不會因為與旅館業的合約結束導致數量驟減?

    根據《獨立特派員》取得一份內政部之前與旅館業者座談的簡報資料顯示,8年20萬戶的第二階段,將由中央興辦6.8萬戶、地方1.2萬戶,推動目標以旅館業3,300家有1成參與,預估可再增加16,500戶,再加上可興建完成的4萬多戶,即可在2024年底達成6萬戶完工目標。

    面對疫情海嘯衝擊住房率,政府推出旅館轉作社宅的規劃,有旅館業者殷殷期盼,但也有業者抱持觀望態度。就提高社宅總量的角度觀察,此政策除協助旅館業者度過疫情難關,另得以拉升社宅總量。重要的是,政府必須做好政策溝通,才不致於淪為為兌現居住正義承諾下的數字遊戲。

    HD x 313
  • AdminAdmin | 2021-03-10
    關鍵字:
    社會住宅 包租代管
    為了解決居住問題,行政院訂下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其中有12萬戶是政府興建,有8萬戶是利用民間空餘屋,由業者包租或代管,出租給一般戶及弱勢戶,也就是所謂包租代管政策。

    推動過程政府祭出房東減稅優惠、全額補助業者的服務費、提供弱勢租金補貼。但政策上路四年來,全台卻只有一萬四千多戶成功媒合的包租代管案例,也發生了部分的糾紛個案,甚至在台北市還有開價四、五萬元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物件引發爭議。究竟什麼是包租代管?目前政策推動遇到哪些瓶頸?又能不能真正幫助到需要租屋的族群?
    第689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27
  • AdminAdmin | 2020-10-14
    關鍵字:
    社會住宅期中考-服務篇
    勵馨基金會在林口社宅設置自立宿舍,透過住宅及整合服務,做為家暴婦女跟目睹兒回歸社會前的中繼站。台北市則有四處社會住宅,正在實施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用年輕人提供的創意促進居民融合。另外社會住宅還有托兒、托嬰等基本服務,甚至老人照護中心、社區長照站,也因為這些非營利組織的進駐,而讓社會住宅不只是住宅,而更具有社會性。
    第668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9
  • AdminAdmin | 2020-10-07
    關鍵字:
    社會住宅期中考–中南部篇
    這禮拜的社會住宅期中考系列報導,我們要把鏡頭轉到中南部。台南市及台中市,是六都中第一階段的倒數一、二名,台南市甚至到現在還沒有一棟社會住宅動工。

    中南部的房價及房租都比北部低,在地方政府財政吃緊的狀況下,社會住宅預算往往被排擠到其他的建設之外。但中南部真的不需要社會住宅嗎?

    其實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南部弱勢族群對社會住宅的需求,甚至還比北部高。到底目前台中、台南及高雄市社會住宅的現況如何?中南部社會住宅建設又面臨哪些困難?
    第667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5
  • AdminAdmin | 2020-09-30
    關鍵字:
    社會住宅期中考–北部篇
    十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人居日,我們將連續三週推出社會住宅系列報導,看看台灣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現況及挑戰。

    為了解決高房價之下,弱勢及青年買不起房子的問題,內政部在106年提出社會住宅興辦計畫,全國要在113年之前,興建12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這個八年的計畫到今年底為止剛好過一半,檢視六都目前興建的進度,既有加上新完工、興建中還有已決標的社會住宅總數,桃園、新北及高雄市,達成率都超過原本設定的目標,台北市也有88%,其次是台中市,台南市目前則是還沒有開始興建。

    到底六都興建社會住宅的現況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我們先從寸土寸金、房價也最高的北部地區看起。
    第666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42
  • AdminAdmin | 2019-11-27
    關鍵字:
    呼叫居住正義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集結了5萬人走上台北的忠孝東路,高喊住者有其屋。三十年了,2019年的今天,各地房價越飆越高,人民離住者有其屋的訴求也越來越遙遠。當年上街抗議的民眾,30年後,他們的下一代,同樣又為了居住問題走上街頭。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指出,過去20年台灣的青年平均薪資成長約15%,但是整體房價所得比卻增長了178%,台北市更增長了240%。台灣有將近92萬的空屋和餘屋,房價卻遲遲掉不下來。民眾要的居住正義,在政策制度上,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第62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304
  • AdminAdmin | 2018-10-16
    關鍵字:
    公宅蓋給誰
    為了落實居住正義,讓人人都租得起房子,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社會住宅政策。雖然社會住宅本意是為了照顧最有需要的人,但以往將低收入戶集中的做法,使社會住宅常常被汙名化或視為貧民窟,要推展政策十分不容易。為了打破民眾對社宅的刻板印象,現在的社會住宅已經不單只限低收入戶,而是以多元混合居住的方式,去除標籤化。

    不過,多元混合居住要怎麼分配比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今年監察院提出調查發現,目前台北、新北還有桃園以及台中各地方政府所蓋的社宅都保留了5%-30%的敦親睦鄰戶給當地居民。像以台北市在今年招租的兩處公宅來說,敦親睦鄰戶的比例高達30%,加上保留給弱勢30%,以及台北市民23%,再加上青年創新及原住民等,最後只有剩下5%的戶數是留給外縣市在台北就學就業的人。在現實與理想的情況下,社會住宅該如何做最有效的運用呢?
    第567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77
  • AdminAdmin | 2017-03-22
    關鍵字:
    看見心社宅
    台灣地狹人稠,再加上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使得房價長期居高不下。興建社會住宅是很多候選人選舉時的口號,然而從25年前訴求居住正義的無殼蝸牛運動以來,台灣社會住宅的比例到現在卻只有百分之0.08,居住正義成效低落。

    看看其他先進國家,在荷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住宅是社會住宅,歐盟平均14%、美國6.2%,保障居住權不只是口號或選舉支票,而是真正落實的行動與政策。政府的腳步太慢,三年前,伊甸基金會索性在台南市自己買下一棟樓,做為社會住宅,專門租給老人、身障者以及中低收入戶,裡頭的設施與服務,好到讓附近居民都想搬去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棟台灣第一個由民間自己經營的社會住宅。
    第421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23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