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8-05-14
    關鍵字:
    邊緣共生
    在日本非常流行的共生住宅,最近這幾年在台灣也開始興起。其實十年前,在高雄有一位香港牧師,他將廢棄的國小重新整理,讓一群社會邊緣人在那裡一起工作、生活,幫助他們能在社會重新站起來。他們有些曾經犯法,有的吸毒,也有街友以及身心障礙者。

    通常政府對這些邊緣人的協助,就是分別安置在不同機構,給予輔導,但對一些曾經犯法或是吸毒的人來說,他們往往最需要的是一種家庭的溫暖與支持,而不是光從行為矯正就能解決問題。這群人在一起生活就像一個家,他們以相互扶持的方式共同生活。目前共生家園總共有87個人,他們沒有向政府申請任何經費補助,自給自足,除了做冰棒來賣,未來還想賣咖啡。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545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黃政淵

     

    HD x 300
  • AdminAdmin | 2018-05-14
    關鍵字:
    電競產業對決
    年輕人逐夢電競產業,這個發展中的新領域到底有哪些商機?又有那些挑戰呢?

    台灣設計的電競筆記型電腦,其實已經站上世界舞台,幾乎每兩台就有一台是台灣品牌。但除了硬體之外,現在電競賽事營運也逐漸在台灣茁壯,買票入場看人打電動,已經自成一個產業,甚至很多技專校院,都開啟電競相關科系。

    不過看似一片欣欣向榮的背後,台灣缺乏自製遊戲的能力,卻是電競產業發展的隱憂。
    第545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21
  • AdminAdmin | 2018-05-14
    關鍵字:
    我是電競冠軍
    台灣一旦出現世界冠軍,不僅是個人、產業或整個社會都覺得與有榮焉,而最近出爐的是電競世界冠軍陳威霖。

    過去很多家長不鼓勵孩子玩電玩遊戲,不過隨著時代產業的改變,電玩產業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台灣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將電子競技列入運動產業,電競更是2022年亞運正式比賽項目,到底電競是在競什麼?台灣目前電競產業又發展得如何?

    我們先從螢光幕前最受矚目的電競冠軍看起。陳威霖這一位畢業於台大,奪下爐石戰記世界冠軍,抱回七百萬台幣獎金的選手,背後經過哪些努力?很多年輕人嚮往的職業戰隊,他們過的又是什麼樣的生活?當選手面臨職業生涯的抉擇,又要面臨什麼樣的掙扎與考量?
    第545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05
  • AdminAdmin | 2018-05-08
    關鍵字:
    范老師的最後一堂課
    生命最後一刻,你有想過該怎麼過嗎?是在醫院冰冷的病床上由醫生宣告死亡?有沒有可能是在家裡,在家人的陪伴下,不裝設複雜的維生設備,隨著器官衰竭,呼吸停止,自然離開?

    這幾年,有醫療單位推行居家安寧、在家照護,也就是在生命末期,醫護人員只輔助家人減緩疼痛,讓生命回歸自然死亡。怎麼做?有沒有辦法做到?建中老師張園笙,在母親肝癌末期去日無多,做了一個決定,將陪伴母親居家安寧最後幾天的過程公開,鼓勵觀眾透過鏡頭了解,原來在家善終並不如想像中困難,陪伴死亡的過程,是一場震撼人心,卻非常值得領悟的生命教育課。
    第544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66
  • AdminAdmin | 2018-05-08
    關鍵字:
    敬鵬和那些失效的管理
    2014年的高雄氣爆,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對照這次桃園敬鵬工業大火,一樣的問題再度上演。同樣都是企業的製程管理不當,讓消防人員在進行救災的同時,暴露在不明的危險當中。同樣遺憾的,這次也造成消防人員的死傷。每年燒一座PCB廠的說法,顯示了這個產業在製程上,存在極大的風險。

    當企業靠著工廠賺取利潤的同時,也應該在製程安全管理上,付出對應的成本。否則一旦發生事故,人員死傷、環境汙染等後果,卻是由整體社會承擔。企業自主管理,已經無法被這個社會所信任。高雄氣爆一年後,高雄市通過自治條例,要求業者的相關設備,必須通過第三方公正單位的檢測。敬鵬大火,除了人命的犧牲、環境的汙染的代價,能將我們的工安,往前推進一步嗎?
    第54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81
  • AdminAdmin | 2018-05-08
    關鍵字:
    東協之後,金邊的變與不變
    這幾年來,摩天大樓、豪宅、娛樂城在金邊拔地而起,東協加上一帶一路,讓金邊成為東協交通中心點。加上柬埔寨這幾年的基礎建設布局,刺激經濟成長力道,消費能力變強,更因為柬埔寨沒有外匯管制,美金可以在此自由流通,更讓房地產發展,比起東協其他已經發展成熟的國際城市來得有誘因。

    不過柬埔寨與台灣法令不盡相同,如果不熟悉柬埔寨土地使用規定,以及法律限制,投資房子也可能碰到風險,需要謹慎評估。走出大樓林立的金邊,不遠就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貧民窟,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突顯柬埔寨經濟發展的背後,也有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第544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79
  • AdminAdmin | 2018-05-02
    關鍵字:
    愛在他們成長時
    柬埔寨偏鄉孩子走過的路,台灣也曾有過,回到四、五○年代台灣經濟匱乏的時期,許多遭逢變故、失親貧困的孩子,也都接受過國外機構的扶助與認養。後來台灣成立了家扶中心,開始承接國內貧童的認養,更在1987年開始邁向國際,援助、認養國外的貧童,30年來累計有35個國家、20幾萬名孩子透過家扶有了不同的人生。

    而許多過去接受家扶幫助的孩子,等到他們長大有能力時,也開始回饋,參與了國外貧童的認養,將這份愛持續傳遞下去。甚至曾經是低收入戶的七十幾歲夫婦,一認養就是十六位孩子,今年春天,他們第一次出遠門,從台灣飛到柬埔寨金邊,跟素未謀面的孩子有一場既期待又陌生的探親之旅。
    第54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300
  • AdminAdmin | 2018-05-02
    關鍵字:
    愛在奧多棉芷省
    距離柬埔寨首都金邊450公里遠的奧多棉芷省的偏鄉村落得然伴。2012年之前,沒有乾淨的水源,沒有電,也沒有學校,道路崎嶇不平,整個村子只住了650個家庭。後來非營利組織DPC創辦了得然伴小學,但因為資源有限加上居民生活貧困,孩子的輟學率居高不下。

    後來台灣家扶中心從2016年開始協助認養學校裡的五百位孩子,讓孩子們能有制服穿,老師有上課的教材及課本,同時提供師生早午餐,讓孩子們能重新回到校園穩定就學。除了認養,還有許多方案,例如幫收入不穩定的家庭開設農業培訓課程,讓父母改善耕種技術增加收入,更能全心支持孩子受教育,一起來看這所偏鄉小學從無到有的故事。
    第54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73
  • AdminAdmin | 2018-04-24
    關鍵字:
    速寫城市
    現代幾乎人人都有手機,隨時拍照非常方便,但有一群人,卻選擇用畫筆來記錄生活、畫下城市的風景。十年前開始,從美國西雅圖吹起的速寫風潮蔓延到五十多國,也傳來台灣。

    這種標榜短時間、單次完成的城市寫生,沒有素材及程度限制的繪畫方式,從北到南吸引許多人加入,多元的作品也在網路上迅速傳開,有的社團動輒幾萬人,也記錄下台灣各地獨有的城市風景。
    第54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61
  • AdminAdmin | 2018-04-18
    關鍵字: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台灣篇》
    身心障的朋友們成年後,因為父母會老,離開學校又等於失去校園的照顧與保護。除了能找到適合永久居住的地方,來降低家屬照顧壓力外,如果還有就業潛能,鼓勵就業當然是另一項多贏的選擇。

    不過,有些身體功能還好,障礙並不特別外顯的特教生,往往因為旁人不理解他的身心狀態,在密切的人際互動中一再造成衝突,甚至被排斥。像這樣的特教生,要如何發展適合的就業?獨立特派員帶您來看,原本困難重重的例子,在一群老師堅持不放棄的協助下,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芬蘭篇》
    其實身心障成年就業和輔導獨立自主,是所有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各有不同做法。除了台灣案例,獨立特派員帶您到芬蘭,看看芬蘭的人才派遣中心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有尊嚴的安居樂業。

    如何給予身心障朋友在成年後,從相處、照顧到輔導就業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其實是整個社會共同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卻也是身心障朋友們創造了一個讓大家能夠共同思考,更了解彼此,並學習創意及包容的交流平台。
    第54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92
  • AdminAdmin | 2018-04-18
    關鍵字:
    我的老屋時代
    近幾年,台灣各地興起濃濃老屋懷舊風,不管是老屋改建的咖啡廳或是古厝餐廳都非常受歡迎,不過,以往老屋活化的例子,大部分都以賣咖啡或是開餐廳為主,也引來不少過度商業化的爭議,失去老屋與地方連結的意義與價值。

    成大都市計劃系畢業的許書基,五年前回到家鄉彰化鹿港,以免費替人修老屋的方式,期望為老屋活化帶來新的做法。他將房子修好,再將這些老屋租下來,變身成年輕人的創業基地,吸引青年進駐,讓年輕人的創意為小鎮發展注入新的能量與活力。
    第541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258
  • AdminAdmin | 2018-04-18
    關鍵字:
    機器人理財
    人工智慧越來越全面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在國外行之有年的機器人理財,從去年開始在台灣亮相,預計今年會有更多業者推出這項服務。透過大數據和演算法,機器人會針對風險和報酬做出最佳化的投資組合配置。

    不過對一般民眾來說,心中的疑問應該是,機器人理財值得信賴嗎?我們將帶您去瞭解,台灣第一家獲得機器人理財許可的金融機構,推出後的狀況,以及人工智慧在這個領域的限制。另外,人們在享受新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之餘,也別忽略資安的相關問題。
    第541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83
  • AdminAdmin | 2018-04-09
    關鍵字:
    身心障成年後-龍發堂
    如何支持成年的身心障礙者,是政府推動長照應該要思考的另一個層面。在台灣存在48年卻爭議不斷的精障安置場所龍發堂,因為群聚感染讓地方政府有積極介入的機會,終結經營,住民由縣市衛政單位轉介。

    過去龍發堂存在,有其複雜的歷史背景,龍發堂管理精障患者的方式雖然屢有爭議,但因為病患來自全台灣各地,如果離開龍發堂,這些精障病患如何安置,對家屬和地方政府來說都成了頭痛問題。龍發堂就在精神醫學不發達的時空下,以及地方政府睜隻眼閉隻眼的情況下維持了近半世紀,龍發堂的存廢政府社會都有責任,來看我們的觀察 。
    第54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66
  • AdminAdmin | 2018-04-09
    關鍵字:
    身心障成年後-屏東身心障家托
    屏東縣的成人家托,試圖在安養機構及家庭照顧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提供家人喘息,也讓成年身心障礙者在此有學習的空間。花費不高,就能讓成年身心障礙者,這群比老人需要更久長照的族群,獲得尊嚴與生活品質。
    第54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04
  • AdminAdmin | 2018-04-09
    關鍵字:
    樂園
    2015年6月27日造成15死499人受傷的八仙塵爆意外,就快要滿三年了。這場意外翻天覆地改變了五百多個家庭的命運,他們現在的生活如何?

    我們要帶您來看一位單親媽媽王鈺琇,如何陪伴在八仙塵爆意外中受傷的兒子張承騏。張承騏在八仙塵爆中全身受到55%的二三度燒燙傷,當時他再兩個禮拜就準備入伍當兵,服役前和朋友一起到八仙樂園,沒想到卻碰上這場意外。因為大面積燒燙傷,醫院三度發出病危通知,做了七次手術。

    難過心痛的母親王鈺琇,決定辭掉職場工作,全心陪伴孩子。他一邊幫助張承騏挺過辛苦的復健路,更積極陪孩子圓夢,創業開餐廳,同時他還組織傷患和家屬挺身對抗公權力,要求司法還給受害者公道,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540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45
  • AdminAdmin | 2018-04-02
    關鍵字:
    身心障成年後-一登何處去
    政府努力推動長照,希望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後仍能保有生活品質。不過還有另外一個族群也需要長照的支持,那就是成年的心智障礙者。這群從小因為中重度障礙在學校當特教生的孩子,十八歲成年離校後,挑戰才正要開始。不僅父母家人感受到照顧的沉重壓力,甚至造成不少悲劇,如何給予這些家庭更多支持是大家應該一起思考的議題。

    獨立特派員長期追蹤一位台灣出生,到日本就讀特教學校的紙矢一登,觀察他們一家人如何摸索面對挑戰,並在體制內外尋求更多的資源支持。
    第53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89
  • 最前
  • 4
  • 5
  • 6
  • 7
  • 8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