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7-10-10
    關鍵字:
    大鼻遷村行不行
    如果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臭味,不知從何而來,恐怕人人都會提心吊膽,但這種心情對住在高雄小港區大林蒲、鳳鼻頭的居民來說,卻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

    自從臨海工業區編定之後,大林蒲跟鳳鼻頭居民,就跟重工業、空污綁在一起。在台灣你幾乎找不到,像這樣只有一萬多人,卻被八百支煙囪、五百家工廠三面包圍的聚落。問題是居民住在這裡已經四百年,工業區才來四十幾年,卻造成居住正義、乾淨的天空落空。

    已經談了好幾年的大林蒲、鳳鼻頭遷村案,去年11月前行政院長林全來到大林蒲,向居民數十年來承受的污染表達歉意,面對面溝通之後,高雄市政府開始展開遷村意願普查。在15350名受訪居民中,贊成遷村佔89.04%、反對10.96%。至於遷村安置方案,選擇土地,也就是住商建地一坪換一坪的有86.4%、房屋方案9.26%、現金方案4.34%。

    不過普查同時,沒有較詳細的遷村計畫說明讓民眾了解,因此在說明會上也有部分居民提出質疑。在這次的遷村議題中,大林蒲、鳳鼻頭的在地年輕人也站出來發聲,不願在歷史關鍵時刻缺席。
    第516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316
  • AdminAdmin | 2017-10-10
    關鍵字:
    紫爆的天空
    又到了台灣秋冬的空污季,這幾年中部地區從10月開始到隔年3月,空氣品質就一直很不好,過去經常測出紫爆的有害等級。

    這幾年,台中市政府一直努力改善空氣品質,譬如加嚴管制工廠排放標準以及推行二行程機車汰換加碼補助等,不過中部民眾看到的天空還是經常霧茫茫。

    台中擁有全世界第二大燃煤電廠也就是台中火力發電廠,供電量占了全台20%。隨著環保法規越來越嚴,台中火力發電廠也不斷強化空污防制設備,務必使從煙囪排放出來的污染物降到最低。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中部空氣污染這麼嚴重?
    第516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74
  • AdminAdmin | 2017-10-04
    關鍵字:
    恢復軍人尊嚴-恢復軍風
    從軍當兵的經驗是很多人生命重要的轉捩點,不過軍隊近年連續幾項重大事故,的確對軍心及軍隊價值產生重創。但仍有人在軍隊中為了榮譽默默做事,甚至從學習中找到樂趣的也大有人在。他們不僅為軍隊帶來生氣,甚至激勵許多正在尋找方向的青年。
    第51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67
  • AdminAdmin | 2017-10-04
    關鍵字:
    恢復軍人尊嚴-自省回顧
    軍隊是維持國家安全重要的力量,解嚴三十年來,軍隊國家化的過程順利完成,不過隨著時空改變,軍隊也遇到許多挑戰。例如從徵兵制改為募兵制,還有現在社群媒體發達,許多意外事件很快被公諸於眾,像是洪仲丘事件造成軍審法的修正等。

    軍中的人權和管理備受重視的同時,軍隊的形象也受到影響。從因應媒體,到訓練方式調整,領導統御更不容易。究竟軍隊的士氣和尊嚴如何維持提升?今後軍隊如何處理引起社會關注的意外事件?
    第51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65
  • AdminAdmin | 2017-10-04
    關鍵字:
    一名移工之死
    逃逸的越籍移工阮國非遭警方開槍致死案,目前仍在進行調查,但卻再次引發台越移工管理及權益的爭議。目前台灣的外籍移工人數有66萬3千多人,有5萬2千多人行蹤不明。而外籍勞工會選擇逃跑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高額的仲業費及就業服務法規定外籍移工不得自由轉換雇主。

    阮國非8月31日身亡後,他的父親從越南趕來台灣,到9月22日離台前,都沒有等到真相與道歉。而阮國非案引發的另一個關注點是警械使用規範及執法尺度的問題。員警開槍的急迫性、必要性以及年輕員警是否適合馬上配槍等。
    第51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407
  • AdminAdmin | 2017-09-25
    關鍵字:
    老公寓X新電梯
    以舊屋換新屋的都市更新,整合不易,推動困難。於是有些人退而求其次將老房子翻修,提高居住品質。的確有些屋況維持得還不錯的老公寓,沒有拆除重建的急迫性,但少了電梯,生活仍有些不方便。特別是如果從年輕一直住到老,隨著年紀漸長,上下樓變成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全台有超過四百萬棟五層樓以下的無電梯公寓,占總住宅數量五成以上,中央跟地方政府都有補助方案,至今也超過六年,但申請個案寥寥可數。在公寓數量最多的台北市,成功請領補助也只有三戶。政策立意良善,為什麼無法讓老屋重生?
    第514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72
  • AdminAdmin | 2017-09-25
    關鍵字:
    誰的社子島
    社子島禁建將近五十年,要不要開發一直成為歷任台北市長的難題,前市長郝龍斌說要讓社子島成為台北曼哈頓,現任市長柯文哲則是一開始提出社子島成為台北威尼斯,現在則有生態社子島的規劃。

    但不管是台北曼哈頓、台北威尼斯還是生態社子島,這些願景不只涉及了都市計畫,還有大台北的防洪計畫。根據台北市政府提出的社子島防洪計畫,堤防將從現在的6公尺提高到9.65公尺,以符合200年的洪水重現期。但是這樣的治水思維,是否足以因應極端氣候的年代,各方有不同的見解。

    另一方面,生態社子島開發案,是否需要全區區段徵收,引發爭議。台北市政府所提出的拆遷安置方案,無法獲得居民的認同。他們擔心,一旦執行,社子島上萬居民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會被迫離開家鄉。
    第51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592
  • AdminAdmin | 2017-09-25
    關鍵字:
    洲美區段徵收記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社子島被禁建了將近50年,但是隔著洲美快速道路的洲美里,也承受著同樣的命運,卻很少人知道。當社子島還在爭議未來的開發方式時,洲美里早已經通過區段徵收,進入到拆遷安置的階段。

    不過,相關的拆遷安置內容相當複雜,尤其是禁建之後所產生的違建問題。例如合法的三合院,兩邊護龍的翻修改建就成了違建,禁建違建並存的結果,導致洲美里出現了一個門牌竟然有多達26戶的狀況。

    產權複雜,也讓後續的購屋資格審查,出現許多爭議。政府喊出的先安置後拆遷,並不是所有居民都能獲得安置,甚至連承租的資格都沒有。區段徵收的開發案,一旦進行到拆遷階段,將有多少居民得被迫離開?
    第51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345
  • AdminAdmin | 2017-09-19
    關鍵字:
    北廠復活進行式
    台北市民大道上,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有個台鐵的火車醫院--台北機廠,從日本時代就擔負修理甚至製造火車的重地。從過去的蒸汽火車到現代化的電聯車,只要火車有問題,往這邊送就對了。因為修蒸汽火車常會全身弄得髒兮兮的,還特別設立員工浴池更是令人津津樂道。

    台北機廠在2012年熄燈後原本要拆除開發,但在文化界的奔走下,前年被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將規劃為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今年七月開始開放民眾預約導覽,名額非常搶手,已經預約到年底。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在修復過程,跟民眾雙向互動的國家級博物館,到底北廠有什麼魅力?未來又將如何改變?
    第513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

     

    HD x 279
  • AdminAdmin | 2017-09-19
    關鍵字:
    大觀邊緣
    從2013年台北華光社區以侵占國有地被強制拆除,許多公民團體開始關注台灣非正規住居者的居住權問題,這幾年因為政府要加速處理大批國有地被占用問題,許多地方居民紛紛被政府提告,要求搬遷。

    其實早期都市發展,很多城鄉移民來北部打拚,沒有地方住,都是先在公有地自己搭房子,這些非正規住居成了另類社會住宅。過去台北市為了興建公共工程,即使要拆這些違建戶,也會有拆遷補償或安置,不過近幾年中央各機關作法通常就是對住民提告。

    位於板橋浮洲的大觀社區,地方居民在那住了快六十年,2008年,他們被退輔會提告,侵占國有地,要求拆遷。不過很多聲援團體認為,這些非正規住居者通常都有歷史和經濟條件不得不的因素,應該考量修改國有財產法及其相關規定,區分占用的類型,並且給予必要的安置和協助。
    第513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01
  • AdminAdmin | 2017-09-19
    關鍵字:
    李凈瑜的抉擇
    9月11日,被中國政府關押將近六個月的李明哲,終於在湖南岳陽中級人民法院露面。我們要帶您回顧,李明哲被失蹤179天來,從3月19日澳門入境,廣東失聯。3月29日國台辦證實李明哲正接受調查,4月10日李凈瑜台胞證遭註銷。到5月26日李明哲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遭到逮捕,一直到9月10日李凈瑜一行人前往中國。而9月11日開庭當天的審判過程,中國政府在剪輯過後,快速放上網路播出,李明哲當庭認罪的過程,就出現在觀眾眼前。

    有人批評這是一場樣板戲,李明哲是被迫認罪,照著稿子念。無論如何,這場審判有模有樣,看起來具備現代法庭的各種要素,但是,它真的能夠實現司法的公正性嗎?李明哲在台灣上網發表言論,為什麼中國政府可以起訴?除了跟您一起探討台海兩岸對於人身自由與基本人權保障的差異之外,我們也全程記錄,李凈瑜這次到湖南的整個過程。
    第513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李惠仁

     

    HD x 209
  • AdminAdmin | 2017-09-12
    關鍵字:
    幾點了咖啡館
    便利商店已經取代了傳統的雜貨店,成為你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快速的結帳、有效率的服務,是這個時代的節奏感。但是我們要帶您到一家不一樣的超商,在嘉義市的這家便利商店,有一間幾點了咖啡館,店員滿頭銀髮,動作一點也不快。在這裡點美式咖啡,可能拿到一杯拿鐵,也可能會找錯錢。

    獨立特派員曾為您報導荷蘭的失智友善超市,獲得許多迴響,但像這樣失智症的友善商店,在台灣不容易推行,有許多困難得克服。不過現在有業者踏出第一步,今年六月,幾點了咖啡館開始上路,一起來看看這些失智症患者走入社區之後,他們與人群的互動,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第512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320
  • AdminAdmin | 2017-09-12
    關鍵字:
    我是派遣農夫
    台灣農村人口老化,缺工問題嚴重。為了幫農民解決問題,農委會在今年推行農業專業技術團培訓,由政府提供經費補助,鼓勵青年從事農業。經過培訓,這些團員每天由地方農會派遣,分配任務到缺工農場,協助農民採收、耕作。這些團員的薪水,除了雇主給的工資,還有政府補助,每個月大約可以領到四萬五千塊,吸引不少年輕人投入。

    不過這樣的解決方案是治標不治本,農業缺工,關鍵在農民收入太低,像這樣以政府經費補助的方式,豈是長久之計。如果政府不強化農業經營,設法提高農民所得,台灣農業要吸引年輕人投入,恐怕不容易。
    第512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42
  • AdminAdmin | 2017-09-12
    關鍵字:
    福衛五號太空夢
    台灣第一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8月25日凌晨在美國加州順利升空,也為台灣在全球爭相發展的太空產業拿到一張入場券。其實台灣在1999年就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福衛一號,但當時大部分零組件還是由外國製造,現在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努力,才由研究團隊和台灣廠商合作下,終於成功自製衛星。

    而福衛五號上面非常重要的科學酬載,被稱為太空魔方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是由中央大學太空所研製,用來觀測太空天氣、通訊、以及地震前兆,肩負著科學研究與防災任務。這顆不大的金色方塊造價超過三千萬,篩網更是用純金打造,讓它在太空中不容易氧化。這次福衛五號成功的自製經驗,也為台灣的太空產業打開了新的篇章。
    第512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鄭凱文

     

    HD x 235
  • AdminAdmin | 2017-09-05
    關鍵字:
    我的老室友
    如果年紀大了,你會想住在哪裡?有些人與子女一起住,或是選擇到養老院生活,但如果這些都不是你想要的,有什麼樣的新模式?國外近幾年出現青銀共居的新模式,家中有閒置空房的年長者,將房間租給青年一起共居。

    透過交流互動年長者可以從中找到青春活力,青年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租屋不限於空間極小的套房,而是一種共居有家的感覺。現在這股風潮也進到台灣,有一群年輕人推行共生公寓,而這樣青銀共居的模式未來可行嗎?
    第511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鄭凱文

     

    HD x 247
  • AdminAdmin | 2017-09-05
    關鍵字:
    策馬新南向-越南新方向
    越南是新南向政策主要目標國之一,而它的各方面的數據的確也相當亮眼,成為外資鎖定的目標。根據越南官方統計,今年前7個月外資金額,比去年同期成長52%,是從2011年以來成長最多的表現,也被預測明年將成為東協各國中,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而台灣和越南互動密切,除了文化接近和通婚,台商到越南投資將近30年,是台灣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投資國,不包括繞道投資。目前有超過六千家台商,投資金額超過三百億美元,是越南第四大外資,有八成是製造業,七成的台商集中在胡志明周圍省分,以平陽最多。

    但是,同時也有更多外資進到越南,台灣的年投資排名正在後退。現在新南向加碼投資,是否面臨更多競爭?過去台商考量低勞力成本、低設廠成本,而越南當局越來越重視環保,台商要如何因應?
    第511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71
  • 最前
  • 8
  • 9
  • 10
  • 11
  • 12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