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1-07-28
    關鍵字:
    疫苗的難題
    雖然從7月27日起,疫情警戒從三級降為二級,但疫情變化莫測,仍然不能掉以輕心,現在全台各縣市持續如火如荼展開新冠肺炎疫苗的施打。

    不過近兩個月,為了提高疫苗覆蓋率,讓國人盡快產生免疫力,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佈的各項接種措施又快又急,疫苗施打如何兼顧防疫與正義,更是天秤兩端的難題,也因此產生不少亂象,而疫苗數量分配的公式,更是受到不少人的關注和質疑。

    從疫苗施打分類的第一類民眾開打後,各縣市就遇到不少挑戰,他們怎麼解決問題,才能讓往後各類別的第一劑接種,以及第二劑的施打流程更順暢?而疫苗分配的公式,又可以怎麼滾動式修正呢?
    第709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50
  • AdminAdmin | 2021-07-28
    關鍵字:
    微光英雄
    從五月中疫情升溫以來,全台確診人數的高峰時刻,防疫第一線人員都乘載著巨大的壓力,每天確診民眾的運輸北中南各地超過百趟,醫護及消防人員早已不堪負荷,多靠民間團體如逢甲大學侯勝宗教授成立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動員組織防疫車隊,挑起護送確診者的重責大任。

    從5月26日起,他們已經載送近四千名確診的個案平安返家,成為防堵社區疫情擴散的守護者。防疫司機,身著全副防疫重裝備,在夏日高溫中,總是汗流浹背而溼透的衣服,忍耐著無法進食與如廁的不便,接送著陽性確診者前往檢疫所、或返家隔離的高風險工作。

    這波疫情已見曙光,是這群充滿愛心、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阻擋住瘟疫傳播的可能破口,在疫情黑暗期,以一盞盞微光,照亮民眾回家的路。
    第709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張智龍

     

    HD x 302
  • AdminAdmin | 2021-07-07
    關鍵字:
    變種病毒來襲
    世界衛生組織在七月初示警,全球已經進入非常危險時期。Delta變種病毒蔓延到98個國家,並持續突變,預計九月會成為主要流行病毒株。

    台灣五月爆發的本土疫情方興未艾,又面臨Delta變種病毒來襲,屏東一下子出現十三名確診案例。本土傳播鏈能否成功阻絕,邊境能否守住,讓台灣爭取更多的時間,拉高疫苗施打率,一旦爆發疫情,才能降低重症和死亡率,避免今年五月時醫療不堪負荷的慘況。

    台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第一劑疫苗,但是面對Delta變種病毒,必須要施打兩劑才能拉高保護力,採購疫苗,不只是眼前的課題,更是往後數年都必須要做好的準備。
    第70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

     

    HD x 319
  • AdminAdmin | 2021-07-07
    關鍵字:
    基層診所國家隊
    近日台灣確診的病例數頻頻創新低,疫情持續往下,除了是因為民眾戴口罩,勤洗手之外,政府的全面擴大篩檢,也才使得原本蔓延擴散的疫情漸漸獲得控制,快篩站政策發揮很大功能。

    不過疫情剛升溫時,雙北地區的篩檢人力嚴重不足,各大醫院都已經調不出人力,後來都是靠一群基層診所醫師,他們在台灣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自願投入支援社區篩檢工作。

    過去,政府的防疫策略太偏重在醫院,大醫院既要照顧病人,又要負責民眾的篩檢以及疫苗接種的工作,負荷量當然大。

    在全世界高度關注,新一波Delta印度變種病毒的挑戰時,台灣也需要採取不一樣的防疫策略,為了加速找出社區隱藏感染源,台灣也已經開放居家快篩,民眾可以在藥局或超商購買快篩試劑,不過家用與醫用快篩有什麼不同?要怎麼用?以及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706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47
  • AdminAdmin | 2021-07-07
    關鍵字:
    異鄉 疫鄉
    全球防疫由下半場決定勝負,去年五月之前,英國政府圍堵防疫錯失機會,足足花了1243億英鎊,在處理新冠肺炎危機。

    雖然上半場英國災情慘重,但是在下半場防疫策略上,英國則是領先者,不只英國首相強生親自操盤購買疫苗,英國投入相關研究與快篩,就有一百億英鎊之多。

    一直今年七月初,英國十八歲以上,打過一劑的公民已達86%,打完兩劑也有64%。英國雖然每日感染人數仍在上升,不過他們相信疫苗接種率,使感染病毒的人數和重病患者住院治療人數已經脫鉤,有足夠信心可望在7月19日全面恢復後疫情社會的正常生活方式。

    一起來看看英國的經驗,同時還有和台灣鄰近的韓國、越南及印度等國,他們目前施打疫苗的策略和成效又是如何?
    第706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17
  • AdminAdmin | 2021-06-23
    關鍵字:
    慘業紓困來了
    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後,雖然是停課不停班,但民眾出門活動減少了,也讓相關產業大受衝擊。五月份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已經呈現大幅衰退。首當其衝的就是住宿、餐飲、零售業、金融保險業,為了解決產業以及勞工的燃眉之急,行政院火速提出2600億特別預算,6月4日展開紓困4.0。跟去年不同的是,紓困的個人不再需要去現場申請,而是直接撥付款項進帳戶、省去群聚申請的風險。

    但還是有些族群沒被照顧到,譬如在中小企業打工的時薪族,可能最需要這筆錢度過難關,卻無法申請。還有產業紓困方面,也因為沒有要求企業不得裁員、減薪,最後勞工也可能領不到紓困金。
    第70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91
  • AdminAdmin | 2021-06-16
    關鍵字:
    當我們同在疫起
    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國人,儘量在家不要出門,也讓大家過了一個和往年不同的端午佳節,近來街上也因此顯得冷清。

    不過這一波疫情升溫,受到最大衝擊的還有許多弱勢族群。沒有住所的街友,成天暴露在戶外,讓不少人擔心,他們會不會成為防疫破口呢?而之前發生獨居老人在家中死亡後,才被確診罹患武漢肺炎的事件,又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另外,嚴峻的疫情對身心障礙人士來說,增加了哪些生活上的困難?
    第70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62
  • AdminAdmin | 2021-05-26
    關鍵字:
    抗疫戰爭下半場
    現在全台灣都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雙北成了重災區,尤其近日除了每日本土確診案例激增,還有校正回歸的個案數也引發不少爭議。

    而這波疫情的相關配套不足,也造成民眾恐慌以及防疫缺口,例如雙北地區的採檢站不夠,讓已經出現疑似症狀的民眾每天跑來跑去,造成很多感染風險。另外輕症確診者到底要在家等或是到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一度也造成民眾的疑慮。

    目前雙北醫療量能緊繃加上醫療院所的群聚感染,可以說是目前防疫最大危機。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我們能不能守住這段關鍵期,安然度過, 現在的每一步作戰計畫都至為關鍵。
    第70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34
  • AdminAdmin | 2021-05-26
    關鍵字:
    當病毒進入社區
    台灣在本土案例迅速竄升之後,正式進入疫情大流行階段。一直以來採取的邊境管制、入境檢疫的措施,為何在這波疫情中失守?英國變種病毒有哪些特性,防疫上有哪些困難?透過第一線的疫調過程,可以發現這支病毒的傳播樣態。

    在這波疫情初期,彰化縣也一度陷入疫情升溫的危險當中,他們是如何透過疫調和不同於以往的防疫作為,初步緩解了緊張態勢。當病毒已經進入台灣社區,我們的防疫作為和監測系統又該如何調整。
    第70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

     

    HD x 348
  • AdminAdmin | 2021-05-26
    關鍵字:
    疫苗新藥面面觀
    國內疫情燒不停,各地紛紛出現搶打AZ疫苗的情況。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台灣民眾的疫苗施打率還不到1%,原因是什麼?

    而各國都在搶疫苗的同時,也積極在找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的新藥。其中,台灣研發製造的,中藥「清冠一號」傳出已被證實,對抗新冠肺炎輕症有效,而且還不會產生副作用,已經紅到海外,熱銷歐美國家。究竟這帖良藥的配方和功能是什麼?使用上有什麼禁忌?
    第70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25
  • AdminAdmin | 2021-05-26
    關鍵字:
    疫起不停學
    疫情升溫也改變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全國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後,學校全面停課但不停學,如何進行遠距教學成了眼前大難題。雙北市一度因為流量太大,酷課雲跟親師生平台都大當機,老師們後來都得自己想辦法利用其他平台、順利讓教學可以上路。

    偏鄉學校更因為學生不一定有上網工具,甚至網路連線都有問題。面對難測的疫情、學校不知道何時可以復學、遠距教學該怎麼繼續下去?政府、學校跟家長又該怎麼幫助孩子?
    第700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96
  • AdminAdmin | 2021-05-19
    關鍵字:
    三級警戒來了
    武漢肺炎疫情急轉直下,進入五月風暴,不僅發生多起社區群聚感染事件,本土病例飆升,短短幾天就超過過去一年累積的案例。

    5月15日行政院臨時舉行記者會,將新北市及台北市的疫情警戒,提高到第三級。全台各級學校,也從5月19日開始停課到5月28日,這幾天確診病例還在不斷增加。隨著大眾運輸,也讓全台灣除了雙北市之外,一直到中南部都有個案。

    回顧這波疫情的起源,專家從病毒的基因序列發現,是由邊境破口傳入,接著在台北市萬華地區大爆發。而到底還有多久會達到高峰、慢慢下降,得看政府的防疫政策能否奏效,以及民眾配合的程度。
    第699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4
  • AdminAdmin | 2021-05-19
    關鍵字:
    在疫在意
    疫情升溫,防疫升級,不過全台一日生活圈的型態,也讓中南部各縣市疫情逐漸成為不穩定狀態。高雄市仁惠婦幼醫院出現院內感染危機後,連夜清空,展開清零計畫。醫院和照顧機構向來是防疫的重中之重,如何兼顧醫護人員及照護機構的防疫及心理需求,也是防疫關鍵。
    第69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23
  • AdminAdmin | 2021-03-31
    關鍵字:
    旅館防疫日誌
    武漢肺炎對許多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其中旅館業可說是首當其衝。除了觀光客大量減少外,去年3月開始,入境台灣要居家檢疫14天,讓防疫旅館需求湧現。

    隨著疫情嚴峻,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從今年開始,居家檢疫必須一人一戶,防疫旅館就成了許多入境者必要的選擇。對入住防疫旅館的房客而言,只是在房間內隔離14天,不過這14天的背後,卻需要許多工作人員付出努力。
    第692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03
  • AdminAdmin | 2021-03-03
    關鍵字:
    全球解封倒數
    從去年12月開始,已經有超過130幾個國家,採取疫苗防疫,但是疫苗分配,仍只集中在幾個大國。截至二月中旬,七大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等,施打的疫苗數量就占了大約45%,但這些國家人口僅占全球總人口的10%。

    不過二月中旬,由世界衛生組織領軍的COVAX平台,把COVID-19疫苗運抵非洲加納,讓加納成為第一個收到來自COVAX配送的國家之後,不只為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跨出歷史性的一步,更象徵全球推廣疫苗防疫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疫苗分配不均,另一個大家關切的焦點是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接種AZ、輝瑞、莫德納疫苗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包括一般副作用出現的頻率,還有嚴重過敏反應、死亡調查事件的監測資訊,提供給國人了解。有關嚴重過敏反應部分,三支疫苗發生率在百萬分之2.8至18.8之間,目前並沒有發現因為打疫苗而導致死亡的事件。
    第68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34
  • AdminAdmin | 2021-02-24
    關鍵字:
    決戰新冠病毒疫苗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決戰疫苗的階段,累計到二月下旬,全球已經打下超過二億劑的疫苗,占全球人口大約3%。隨著疫苗開打,單日新增的武漢病毒確診人數,已經從今年1月7日的高峰84萬多人,下降到40萬人左右,顯示疫苗策略奏效,全球疫情有逐漸減緩的趨勢。

    台灣因為去年一年守得好,疫情相對單純,不過今年初歷經部桃院內群聚到社區感染之後,如何把打疫苗列為防疫策略,已經是當務之急。尤其在國際上幾支領先的疫苗持續使用後,台灣幾支候選的國產疫苗,是否可以成功通過二期臨床試驗的考驗,在年中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也是國人所期待的。

    日前指揮中心已經宣布,將向國內二家疫苗廠,各預購五百萬劑的疫苗,加上已經洽購的1981萬劑的國際疫苗。指揮中心已經列出三階段施打疫苗順序,包括醫事人員等五大類,大約99萬人左右,被列為最優先施打族群。不過有了疫苗後,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則是另一個考驗的開始。
    第687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16
  • 最前
  • 1
  • 2
  • 3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