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dminAdmin | 2024-09-18關鍵字:
湄公河上有座台灣島
你可能沒聽過,越南西南部有座「台灣島」。要到這座小島,得搭渡輪越過湄公河。島上人口大約3萬,這個世紀開始,有不少女性,為了改善生活,選擇離鄉背井,嫁到台灣,這座島因此成了當地人口中的「台灣島」。
只不過,並非每段跨國婚姻,都是美滿順利,部分新住民因為婚姻問題或經濟因素,將小孩送回當地給外公外婆撫養,形成跨國隔代教養的現象,也衍生出部分孩子因為沒有戶籍,無法正規上學的問題。
目前,在台的越南籍配偶人數超過11.8萬,台越新二代人數更是逐年攀升,而這座小島,可以說是整個越南南部,20多年來,跨國婚姻現象的縮影。
第869集
文字:蘇玲瑤 / 攝影:羅盛達x 442
-
AdminAdmin | 2023-11-08關鍵字:
印度崛起 – 兩個世界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不過,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根據「牛津貧困與人類發展倡議」2021年的報告,以每日2.15美元為最低生活基準,印度大約有2.29億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冠居全球。
此外,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2022年的數據顯示,印度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5名。性別平權的推動,幾乎敬陪末座。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在在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
第826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438
-
-
AdminAdmin | 2023-10-25關鍵字:
新南向到緬甸 – 火苗
緬甸偏鄉的教育資源少,每個村落裡面,不一定有設學校。因此不少偏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得離鄉背井,住進專門給孩子們住宿的地方,當地人稱為學生中心。
不過這些屬於慈善性質,專門接濟貧困孩童的學生中心,經費大多窘迫,居住環境簡陋,連讓孩子遮風避雨都很勉強。寄宿在學生中心裡的孩子,有些來自單親或家長吸毒的問題家庭。
根據聯合國的調查,緬甸中部有不少毒品製造基地,毒品氾濫,連緬甸軍政府都坦承,無法阻止毒品生產和販運激增的趨勢,當地吸毒人口已經多到統計不出來。這些來自問題家庭的孩子們住進學生中心後,教育能不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希望呢?
第824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436
-
-
AdminAdmin | 2023-04-12關鍵字:
退潮
少子化衝擊全國私校生存,尤其私立高中職首當其衝。目前已經有十幾所停招、停辦。而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共有19所私立高中職學生人數不到一百人,面臨退場危機!
教育部制定的「私校退場條例」去年上路,希望能為私校退場建立完整機制。直到今年2月,已經有11所私立高中職,因為財政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學務運作,列入「專案輔導學校」,限期兩年改善,否則將強制停招、停辦。
而從已經停招、停辦或列入專輔的學校名單來看,多數位處於偏鄉地區,凸顯少子化浪潮,讓偏鄉私校更加陷入辦學困境。獨立特派員深入一所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的嘉義縣私立中學,來看他們如何面對生存危機?校長和老師該怎麼找到解方,繼續走下去?
第796集
文字: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x 292
-
-
AdminAdmin | 2022-08-24關鍵字:
拔河這一課
電影《志氣》取材自台北市景美女中拔河隊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景美女中跟師大拔河聯隊組成的台灣女子拔河代表隊,七月份又在世界運動大會奪得女子540公斤級的金牌。不過這五連霸的成績,這次得來特別不容易。
一方面受到疫情影響,這幾年學生沒什麼國際賽的經驗,賽前大家又輪流確診,增加了不確定性。而拔河隊的金牌教練郭昇,四年前更因為一場嚴重車禍,一度被醫師診斷可能全身癱瘓。四年來他在家人跟學生的鼓勵下,從完全不能動,慢慢復健,到坐上輪椅,直到現在已經可以站起來,帶領學生走向世界舞台。來看這段激勵人心的故事。
第76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355
-
AdminAdmin | 2022-07-06關鍵字:
傾聽・兒少性侵
電影《無聲》取材自台南特殊學校的集體性侵事件,校園、機構對性侵案的漠視震撼台灣社會。即使性別平等法、教師法狼師條款都已經上路,一旦有學生檢舉,校方必須在24小時內通報,並啟動性平調查。
但2020年一整年,台灣還是有四百多件校園性侵案,其中加害者是學校教職員的就有38起,等於一個月就發生三件。當學校老師、教練、安置機構的守護者變成加害者,受害兒少往往因為自責,不敢說出來,成為一輩子的傷痛。
監察院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第一起大規模調查案,就是針對兒少在校園及機構遭受性侵的調查。藉由傾聽受害者的聲音,能不能補起兒少安全網的破洞?
第75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325
-
AdminAdmin | 2022-06-29關鍵字:
還孩子做自己
打破社會對「過動兒」的定見!不一樣的「怪咖醫師」李佳燕!
李佳燕醫師的診所下午都不看診,她會把時間留給憂心忡忡帶著孩子來求助的家庭,花上一下午的時間與孩子對話、聆聽和陪伴他們。在她眼中,這些孩子都是珍貴而獨特的生命,她不理解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是學校老師或精神科醫師口中有「病」,需要用藥物來治療的「過動兒」?
她反對草率診斷,反對輕易用藥,主張從家長、教育系統到兒童精神科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尋找出根本的問題。卻也因此被認為是反精神科、質疑教育體系的怪咖醫師,在眾多的誤解和責怪之下,李佳燕依然不改其志,為拯救被誤解和汙名化的孩子們大聲疾呼。
第756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