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6-18
    關鍵字:
    定格之傷 性影像反制戰
    藝人黃子佼非法持有兒少性影像被判刑,引發社會譁然。但其實光是去年,由衛福部成立的性影像處理中心就接到將近2000件申訴案,其中有35%的受害人尚未成年,然而這只是性影像危害的冰山一角。

    根據國內婦女團體推估,台灣一年至少有79萬位民眾,在知情或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拍攝私密影像,同時也提出示警,有性誘拐者埋伏在網路上,透過利誘、圓夢、情感操縱三大手法,鎖定兒少作為獵捕對象。透過報導一起看看,性影像的危害與潛藏風險,以及有哪些反制機制。

    第907集
    文字
    李婕綾  攝影 張智龍
    HD x 328
  • AdminAdmin | 2025-05-21
    關鍵字:
    家根拼圖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人際關係疏離,「家」對人們來說,意義出現了哪些轉變?每個人對家的定義不同,有些是一個住所、一分寄託;有些人認為家總是讓人牽掛、懷念;但對有些人來說,家可能是一個想極力逃離的地方?

    紀錄片導演馬立群,跟隨四位台灣攝影師的腳步,記錄他們如何透過鏡頭回望成長的土地,梳理與親人之間的情感痕跡,拼湊出心中「家」的模樣。
    第903集

    文字
    陳冠綸  攝影 鄭仲宏

     
    HD x 389
  • AdminAdmin | 2025-02-05
    關鍵字:
    【卓越大賞】印度崛起–兩個世界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根據研究,印度大約有2.29億的人口,生活在每日2.15美元的最低生活基準,也就是貧困線以下,更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是全球最多。

    另外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方面,印度在146個國家當中排名第135名,性別平權的推動幾乎是敬陪末座。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在在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
    第888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524
  • AdminAdmin | 2023-11-08
    關鍵字:
    印度崛起 – 兩個世界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不過,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根據「牛津貧困與人類發展倡議」2021年的報告,以每日2.15美元為最低生活基準,印度大約有2.29億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冠居全球。

    此外,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2022年的數據顯示,印度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5名。性別平權的推動,幾乎敬陪末座。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在在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
    第826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438
  • AdminAdmin | 2023-07-26
    關鍵字:
    凍卵熱潮 生殖危機
    台灣從2020年以來,人口數已經連續三年,呈現了「生不如死」的趨勢,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不過我們觀察到另一個現象是,這兩三年來,在各個生殖中心裡,凍卵的人數屢創新高,每個月比以前暴增了兩三倍!

    凍卵熱潮興起,某個程度卻也反應現在年輕世代,在不婚不生浪潮下,許多女性內心依舊期待能孕育與自己血脈相連的下一代,甚至戲稱凍卵是世上唯一的後悔藥。也有部分縣市觀察到這股趨勢,開始編列預算補助凍卵。究竟是什麼樣現實的衝突或糾結,讓殷切想成為母親的女性,願意花錢挨針,辛苦完成凍卵療程呢?
    第811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鄭凱文

     

    HD x 350
  • AdminAdmin | 2023-04-19
    關鍵字:
    臺灣職場女先鋒
    現代女性常常面臨結婚後,到底是要辭職照顧家庭,還是要繼續工作的兩難處境。不過職業婦女的生活型態,其實最早從日治時期就開始了,那時台灣出現了第一位女醫師、第一位女司機、第一批女教師和護理師等等。這群女性面臨環境、性別、階級、種族等差別待遇,他們的生命故事很少被記錄在歷史課本中,但卻在當時的時空下,走出一條前所未有的職場之路。
    第797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HD x 342
  • AdminAdmin | 2021-12-01
    關鍵字:
    阿嬤家.再出發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去年在各種壓力下熄燈休館後,在11月26日重新開館。暫別一年後,新館以性別暴力防治暨人權教育基地的定位重新出發。我們透過鏡頭帶您走訪這座博物館,看看博物館有哪些別出心裁的展出方式,以及未來要努力的倡議內容。
    第72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59
  • AdminAdmin | 2021-11-10
    關鍵字:
    里長姐妹特訓班
    台灣總統是女性,女性立法委員比例也超過四成,是亞洲最高,政壇看似兩性非常平等,但在最基層的里長,卻只有16%是女性。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從2018年開始,就年年舉辦女性里長培訓班,要培養女性參選基層里長,當年甚至創下每三個參選學員,就有一人當選的紀錄。他們希望未來能有三成甚至超過一半的女里長,來從基層拉高女性參政比例。
    第72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80
  • AdminAdmin | 2021-01-20
    關鍵字:
    阿嬤家・待續
    國內致力提升婦幼人權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從1992年設立慰安婦申訴電話以來,就針對台灣慰安婦阿嬤展開調查及對日求償運動。不過,因為事件發生久遠,加上慰安婦阿嬤們隨著時間病弱凋零,慰安婦人權議題在台灣倡議並不容易。

    一直到2016年婦援會才成立國內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的實體博物館「阿嬤家」。不過去年,因為財務及疫情等壓力,營運四年的阿嬤家不得不熄燈休館,休館之前,婦援會特地召開記者會,強調熄燈不代表結束,而是另一個里程的開始。
    第682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47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