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5-21
    關鍵字:
    大缺工襲台 – 中高齡職務再設計

    缺工時代,除了移工之外,中高齡者也是無法忽視的勞動力。以去年來說,日本65歲以上的勞動參與率達到25.7%,反觀台灣卻只有9.91%,顯示台灣銀髮族群在勞動市場還有很大的參與空間。

    如何提高職場對中高齡者的友善度,應用過往輔助身障者就業的職務再設計概念,就是一種方式。譬如有紡織廠利用輔具協助中高齡勞工搬運生產原料;也有服務業透過工時調整、拆解職務,重新設計中高齡勞工的工作方式。


    第903集

    文字
    李婕綾  攝影 張智龍

     
    HD x 477
  • AdminAdmin | 2025-05-14
    關鍵字:
    賴政府週年 對等關稅戰
    5月20日,總統賴清德就職滿週年,《獨立特派員》將推出系列報導,檢視執政面臨的挑戰。首先在經濟上,前所未有的挑戰就是對等關稅。

    四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要向各國課徵對等關稅,歷經一個月,英國、中國對美談判都已經有初步結果,美對中關稅從原本的145%降到30%。台灣面臨32%的關稅,考驗政府團隊的談判能力,到底這波關稅戰對哪些產業影響最大?政府應該如何協助產業升級?
     第902集
    邱惠恩 文字  周明文 攝影
    HD x 579
  • AdminAdmin | 2024-12-18
    關鍵字:
    找回消失的針線

    你接觸過刺繡嗎?早期台灣有很多繡莊,店裡會擺放像這樣用木頭做的繃架,將布撐開。刺繡師傅坐在繡繃架的前方,一針一線繡出精美的紋樣,做為神明衣、廟宇的裝飾,甚至成為一件件藝術品。但如今,在台灣要找繡莊已經很困難了,更不用說可以看到被稱為繡才的刺繡師傅們在店裡刺繡的畫面。為什麼呢?

    第882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

     

    HD x 480
  • AdminAdmin | 2022-08-31
    關鍵字:
    北港‧藝閣‧COSPLAY
    台灣是海島,傳說中會守望漁船的媽祖,就成了台灣最興盛的信仰之一。每年媽祖誕辰,各地的大小宮廟都會舉辦熱鬧的活動,位處海港旁的雲林北港也不例外。

    北港朝天宮,是當地最重要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每逢媽祖生日,朝天宮舉行的藝閣車隊遊行,成為當地特殊的宗教文化。但製作藝閣車的工藝,卻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失傳。北港有一位在地的藝閣老師傅顏三泰,他如何承擔起這項傳承任務呢?
    第76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03
  • AdminAdmin | 2022-07-27
    關鍵字:
    電價的難題
    最近天氣實在太熱,隨著溫度直線上升,全台尖峰用電量頻頻創下歷史新高。氣候高溫炎熱再加上產業用電激增,這幾年台灣用電成長大幅超出預期,像是去年全台總用電量2830億度,創下史上最高用電量。

    面對用電需求不斷攀升,國際燃料價格又上漲,國內電價在經過四年凍漲,最後做出調漲的決定,在不影響基本民生的原則下, 這次調漲主要針對用電大戶,尤其是工業用電漲幅達到15%,對企業的影響比較大。對於電價調漲,部分業者大喊吃不消。

    其實台灣過去為了扶植產業發展,一直以超低電價來維持經濟成長,不過結果卻是使台電一直苦於缺乏經費來更新設備,補強現有的電網,導致這幾年跳電的事故頻傳。

    電價上漲會衝擊傳統產業,但電價太低也讓企業和民眾缺乏節能的誘因,造成電力浪費,如何取得平衡,都是難題。
    第76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93
  • AdminAdmin | 2022-05-11
    關鍵字:
    屋頂上的藝術家
    大家到廟裡拜拜,是否曾經注意過廟宇的屋頂,通常都會有些色彩繽紛的裝飾藝術,像是神仙人物或是神獸花鳥,用來呈現宮廟的莊嚴和氣度,這些建築裝飾就是剪黏。由剪黏師傅站在屋頂施作,將破碎的陶瓷碗片或玻璃剪成需要的形狀,再一片片黏貼到模型上。

    因為太過耗時費工,現在許多廟宇都改由機器大規模生產的裝飾來取代手工剪黏,使這項傳統工藝越來越少見。不過當一些古蹟廟宇或歷史建築需要修復時,還是必須找有名的師傅採用傳統剪黏。

    在台南市的葉明吉,家傳三代,都是有名的剪黏匠師,葉家作品風格細膩精緻,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物神韻的掌握;另外還有一位國寶匠師陳三火,他擅長以敲代剪,再按照敲破的花瓶紋路堆疊拼貼,隨緣創作,作品獨特之外,更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剪黏保存者。
    第749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79
  • AdminAdmin | 2021-06-23
    關鍵字:
    慘業紓困來了
    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後,雖然是停課不停班,但民眾出門活動減少了,也讓相關產業大受衝擊。五月份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已經呈現大幅衰退。首當其衝的就是住宿、餐飲、零售業、金融保險業,為了解決產業以及勞工的燃眉之急,行政院火速提出2600億特別預算,6月4日展開紓困4.0。跟去年不同的是,紓困的個人不再需要去現場申請,而是直接撥付款項進帳戶、省去群聚申請的風險。

    但還是有些族群沒被照顧到,譬如在中小企業打工的時薪族,可能最需要這筆錢度過難關,卻無法申請。還有產業紓困方面,也因為沒有要求企業不得裁員、減薪,最後勞工也可能領不到紓困金。
    第70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88
  • AdminAdmin | 2020-12-23
    關鍵字:
    後疫情時代的產業突圍
    今年疫情剛爆發時,紡織產業上游的供應鏈因疫情停工、下游的成衣門市也因疫情倒閉,來自大型運動賽事像是奧運或NBA的服飾需求也都被迫暫停,紡織產業可說是受到疫情的全面衝擊。

    來看看紡織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透過綠色通道取得藥證。透過大數據分析、線上視訊採購、環保材質的研發與應用,甚至把醫用不織布做成國際精品口罩的轉型實例。
    第678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

     

    HD x 284
  • AdminAdmin | 2020-11-04
    關鍵字:
    紙醫生
    紙很脆弱,一旦破了就很難恢復,但有一種職業叫做紙張修復師,專門幫陳年紙張、泛黃、蟲蛀甚至破碎的紙張動手術,賦予紙張新生命。

    早期從事裱褙工作的吳哲叡,就是文物修復界有名的非學院派修復師。他花了25年自學,從成衣工跨足裱褙、再成為紙張修復師。全球唯二的清代衙門檔案淡新檔案,就是他花了八年時間修復的。而他也不藏私,上網公開了所有修復的祕方。年輕人想學,他也傾囊相授培養跟他一樣的紙醫生。
    第67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07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