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賴振元
攝影記者
報導
賴振元
79
科學新知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19-01-21
照護機器人
在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異下,機器人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元。台灣有些醫院,已經可以看到機器人在候診室幫忙做衛教宣導,或是帶復健體操等活動。到底機器人在照護方面的運用,還有哪些可能?
去年底在台北榮總就展開了一項實驗計畫,日本團隊研發的遠端聲控機器人Telenoid。一個沒有頭髮、沒有手腳但卻全身柔軟的機器人跨海來台,在台北榮總幫助照護者及醫療人員跟失智長輩溝通,結果三位試驗者的家人及醫療人員都很訝異。這樣一個智慧化程度不高,也沒有擬人表情的機器人,竟然讓長輩很開心的與它相處,一起回憶過去時光,甚至卸下心防,說出心裡話,到底為什麼呢?
第58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5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攝影:賴振元
2015-07-14
大型活動SOS
上個月底的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意外,帶給台灣社會無限的傷痛,但是在傷痛的同時,我們必須直視問題的癥結:也就是從政府到民間,對於大型活動的安全防備和緊急救護觀念是否足夠?
不只演唱會,許多體育賽事和園遊會也都是大型活動;一般人頂多會注意現場有沒有醫療站,對其他安全規畫幾乎是完全不了解。事實上,因為活動主題不同,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意外風險,事先做好專業的緊急救護計畫非常重要。不過很遺憾的,目前多數的大型活動並沒有對主辦單位有相關規範,參加民眾只能自求多福。
第40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賴振元
2
教育
攝影:賴振元
2015-05-19
過動的校園
許多人在辦公室裡聊天、或跟朋友聚會的時候發現、怎麼這麼多人的孩子都是過動兒? 這個名詞已經成為校園的熱門關鍵字,到底是現代的環境改變、造成越來越多過動兒?還是醫學進步,發現越來越多過動的孩子?
都有可能。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需要治療的孩子沒有獲得協助。因此,新北市政府去年計畫在國小校園全面篩檢過動症,包括提供家長自評量表,到醫院看診可以免掛號費。這樣的做法出發點絕對是好的,但卻也引起了一些正反兩面的評論。
第398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賴振元
1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攝影:賴振元
2015-05-05
為愛放手
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很多人開始學習如何善終?這是全球都在學習的觀念。過去我們忌諱死這個字,不敢想也不敢說,雖然人類一再成功的追求醫學進步生命延長,但違逆自然的結果是,會不會讓親人活著受罪?還可能是浪費資源的無效醫療。
要怎麼及時表達愛,適時的放手,是每個人必修的一堂課。 對一個家庭來說,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是天大的喜悅,但如果生命是這樣短暫,想必對剛做父母的人來說,那種心情從雲端墜落谷底,更是殘忍,就有這麼一個故事被真實的記錄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為愛放手。
第39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