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轉型正義之都-柏林
    今年是228七十週年,國內要求推動轉型正義的聲音不斷。多位學者、民間團體更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希望台灣的轉型正義能跨出重要的一步。

    今天我們要把鏡頭轉向德國,來看看德國如何面對二戰結束之後,納粹留下來的罪行,以及東德共產黨垮台之後,必須處理威權遺緒問題,到底德國是如何推動兩次轉型正義的?

    首先他們開放檔案,讓人民有知道真相的權利,同時配合司法追訴,及進行對加害體制、加害者的研究,避免歷史重蹈覆轍。而柏林可說是經歷兩段專制體制最典型的城市,柏林圍牆倒塌29年之後,德國社會是如何凝聚共識?

    從理念到行動,從法律面到編列預算,把不能遺忘的歷史記憶之地,一個一個保留下來。這些紀念地、紀念園區或紀念碑,錯落在柏林市區中,從公車站、德國國鐵、百貨公司,甚至腳下的紀念石、絆腳石,不著痕跡的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讓人駐足柏林的同時,輕鬆卻深刻的重新省思這段歷史。

    反觀台灣曾經歷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當時很多歷史現場,現在變成飯店、戲院、火車站,看不到當年曾受壓迫的人們所留下的印記。柏林是怎麼在新舊交替之間誠實面對歷史傷口?
    第484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HD x 203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六千個消失的名字
    歷史如何讓年輕世代感同身受,是推動轉型正義的重大挑戰。我們要帶您到柏林的巴伐利亞社區,當年這個中產階級社區有六千位猶太人消失。而從二十幾年前開始,社區特別立了八十個路牌,呈現當年壓迫體制如何加諸於猶太人身上,來做為歷史記憶之地。

    同時在一所小學推動築牆計畫,這個築牆計畫不是再蓋另一個柏林圍牆,而是讓小學生們去找出自己和當年消失這六千位猶太人的姓名或生平的關連,畢業時在磚頭上對他寫下一句懷念的話,一個個磚塊所組成的圍牆,是孩子們對當年受害者所遭遇的迫害及歷史最深的凝視。

    另外對於整個歐洲受難的猶太人要不要蓋一座紀念碑,德國社會早在統一前,就有歷史學者、柏林市民、媒體開始討論,而且整整辯論了十七年,終於有了共識。
    第484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HD x 202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遮蔽媒體的黑手
    南韓總統朴槿惠的政治風暴,其實是由密友崔順實的女兒鄭尤拉先被踢爆以特權方式,進入名校梨花女子大學,並且施壓教授來獲得成績而開始。掌握消息的南韓有線電視台JTBC更獨家挖掘到崔順實的筆電裡面有朴槿惠的演講稿,揭露了這起干政醜聞。因為這起事件JTBC成為南韓人心中敢說真話的良心電視台。

    而具有國營色彩的KBS、MBC等韓國無線電視台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報導,甚至迴避報導,逐漸失去人民信任,收視率低迷。不但失去了以往的影響力,甚至被民眾唾棄。國營電視的新聞人發起了罷工抗議,設法努力找回新聞自由還有民眾的信任。獨立特派員深入南韓電視台,了解政治風暴下的南韓新聞圈發生了什麼樣的劇烈動盪。
    第483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237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以色列醫療小丑
    無論是為了什麼原因進入醫療院所,醫院的場域因為其特殊性常常給人巨大壓力。不過在以色列有大學和訓練中心將表演藝術運用於照顧行業。他們提供了醫療小丑的訓練課程。

    具有專業訓練的醫療小丑進到醫療院所,他們的責任是協助病患減輕就醫壓力,成為醫療人員好夥伴。服務對象包括一般小孩、特殊身心小孩。現在隨著社會需求也用於智能退化的老人,創造多贏。
    第48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23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假承攬時代的甲乙丙
    很多朋友還沒從過年的氣氛中回神,但這個農曆年,對台中榮總一群勞工來說卻特別難熬,他們今年沒有任何年終獎金。雖然在台中榮總工作一二十年,卻因為屬於外包業務,每三年就要換一次雇主,領的永遠是法定最低基本工資。

    政府雖然有規定派遣工必須累計年資,但因為台中榮總簽的是承攬契約,他們甚至連派遣工的身分都沒有,每換一次雇主,年資又得從零開始。行政院人事總處統計,最近幾年政府機關派遣工的人數雖然逐年下降,承攬工卻增加了7%。政府是不是帶頭,讓非典型雇用進入了假承攬真派遣時代,值得我們關注。
    第48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

     

    HD x 208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地獄朝鮮
    目前南韓獨立檢調小組,準備當面偵訊總統朴槿惠,來釐清他在世越號船難期間的行蹤和親信干政的詳情。而獨立特派員也觀察到,在國會通過朴槿惠彈劾案前的民調顯示,朴瑾惠在20-30歲支持度為0%,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

    這些韓國年輕世代不滿總統的主要原因,包括了特權濫用、經濟狀況不佳、還有沉重的課業壓力加上高失業率。讓韓國青年世代自嘲現在是身處地獄朝鮮,甚至形容他們現在是戀愛、結婚、生子、人際關係、買房、夢想、希望都要通通拋棄的「七拋世代」,而這也反映出南韓政府對青年政策的不用心。

    在朴槿惠親信干政的百萬燭光示威中,我們看到許多南韓的年輕世代,藉著燭光示威,希望以具體的行動改變現況,他們的期待能實現嗎?獨立特派員記者韓瑩羅盛達,深入南韓補習街及梨花女子大學等大專院校,看南韓的年輕人如何爭取他們的未來。
    第482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182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朴槿惠的難關
    南韓總統朴槿惠因為密友崔順實醜聞,引發的政治風暴至今尚未平息。反朴槿惠的燭光示威在2016年底,延續將近十週,百萬南韓民眾走上街頭,成為南韓史上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朴槿惠上任後歷經世越號船難事件,又爆發密友干政醜聞,逐漸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並遭到國會通過彈劾通過。

    獨立特派員前往了燭光示威現場,帶回第一線的觀察報導,聽見反對朴槿惠及支持朴槿惠的不同群眾訴求。究竟現在南韓政局面臨什麼樣的危機,想保住搖搖欲墜總統大位的朴槿惠又聽見人民的聲音了嗎?
    第482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177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小醫院大醫師
    今年受一例一休政策影響,很多大醫院開始減診,或是假日休診,而地區醫院面臨的衝擊更大。對南投非常重要的竹山秀傳醫院,因為難以負擔日後要增加的人事成本,已經取消部分夜間門診。

    而偏鄉醫院,就算想增加人力,也根本找不到人,偏鄉醫院生存受到嚴重挑戰,只能先關掉一些病床來因應。長久以來,地區醫院的功能一直被忽視,只能拚命苦撐。其實,當我們人口結構越來越老化,地區醫院擔任社區守護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如何提升基層醫療品質以及讓病人從大醫院回流,是未來健保重要的課題。
    第481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74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香菇‧想哭
    農曆春節,高品質的香菇是許多人送禮的好選擇,以及年菜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不過現在香菇卻正面臨減產危機。台灣的香菇,每年種植超過2.1億個太空包,比起2011年的1.8億,成長了16%以上,但是產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三成。

    產量減少,連帶的價格上揚。早期一公斤的乾香菇,大約5、600元,這幾年飆升到上千元。但是菇農卻笑不出來,因為香菇菌種弱化,導致良率和產能大幅下降。

    台中新社地區是乾香菇的大宗產區,每年種植1.6億個太空包,但是所使用的菌種卻只有兩種,而且還是30年前的。比起鄰近的韓國、日本和中國大陸,台灣的香菇菌種又老又少,連帶的讓台灣的香菇產業競爭力下滑,菇農更對產業的未來感到憂心。
    第481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288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當德文遇到成功
    長照 2.0上路後,其中一個主要精神是希望老人在地老化,能在社區就近獲得照顧。不同於人數動輒數十人的機構照顧方式,家庭托顧是在一個居家空間,讓兩到四位失能程度不同的老人,發展出更多彈性與創意的照顧方式。

    例如聖母醫院在台東成功鎮的家托站,被照顧的部落老人,可以跟不同障別的年輕人一起接受照顧、一起互動。屏東基督醫院,則已經在幾個原鄉部落推動一村一家托站。

    以三地門德文村部落的家托站為例,這裡是排灣族與魯凱族交會的部落,老人也以這兩個族為主。他們來家托站的時間充滿彈性,不一定每天來,可以分早上、下午,一個禮拜來一天、二天至五天都可以。照服員有空檔時,還可以到部落做居家服務,彈性很大。
    第481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HD x 234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南向觀光新沙場
    陸客來台急速縮減,政府喊出了新南向觀光政策,苦等商機的旅行社也開始動起來。其中泰國旅客來台成長最快速,到十月已經成長47%。

    不過新市場的崛起,卻也引發和當初開放大陸觀光客時一樣削價競爭的亂象。而台灣在接待東協旅客上,還有另一個挑戰,那就是非法移民及對穆斯林遊客環境不夠友善等問題。到底台灣要推新南向觀光,要克服哪些難題?
    第480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

     

    HD x 274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白色斜塔
    有句話說:「健保好,台灣健保特別好,大病小病通通保。」這是形容健保低保費,卻可以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健保財源有限,健保署給醫院的給付其實都不高,台灣的醫學中心靠醫療本業賺不多,最主要是靠業外收入。

    比醫院財務問題更令人擔心的是,急重症醫師嚴重斷層。過去還沒有實施健保前,住院和手術費用高,只有在校成績好的醫學生,才能當外科及婦產科醫師。健保開辦後,因為給付太低,大部分醫學生首選志願都偏向自費項目多、工作輕鬆、醫療糾紛又比較少的五官及皮膚科。

    健保給付不足,對重症醫療產生影響最大,直接受到影響的和你我息息相關,未來許多急重症病患將面臨沒有醫生可看的困境。這座正在傾斜的白色巨塔,會如何影響台灣醫療的未來?

    國外先進國家,醫學中心都是以接受轉診病人,救治急、重症以及發展研究及教學為主。但是在台灣由於醫療花費太便宜,導致到醫學中心看診的人數太多,有些醫院一天就超過七千人看診。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醫療需求越來越多,倘若讓醫學中心繼續疲於看輕症,日後大家看診時間只會越來越少,病床更加一位難求。為了有效解決問題,健保署祭出六大策略,要落實分級醫療,讓醫學中心能有更多時間照顧急、重、難、罕症的病人。
    第48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130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映真在人間
    1937年出生於苖栗竹南小鎮,成長於鶯歌的陳映真,是台灣近代最具影響力的左翼思想家、作家。他不只是一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社會主義者,他的文學、小說,以及他所創辦的人間雜誌,至今還持續影響社會年輕人與知識分子。陳映真的反抗意識,從就讀成功中學時,參與了美國大使館抗議美軍暴力事件開始。1968年他因為「民主台灣同盟案」被捕,判刑十年,移送綠島監獄。

    出獄後陳映真陸續出版了《第一件差事》《山路》等小說、散文。但是只有文學、小說還不能滿足於陳映真對社會的關懷,1985年,他結合台灣重要的寫作高手,最具影響力的報導攝影家以及一群年輕人,一起催生了《人間雜誌》。希望把台灣底層小人物的故事,透過好的文學、好的紀實攝影呈現出來。《人間雜誌》所觸及的公害、核電、農民、勞工、兒童、婦女、原住民、客家運動、二二八、白色恐怖、老兵、外省人返鄉、以及國際反獨裁運動、媒體改革等等。越是弱勢,越是邊緣的議題,人間挖得越深。

    八○年代《人間雜誌》的出現,對在台灣媒體發展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八○年代台灣非主流媒體兩個重要代表,除了人間雜誌,還有隔年成立的「綠色小組」。《人間雜誌》跟綠色小組關心議題接近,並互相合作。包括從報導台灣第一個公害運動-台中縣大里反三晃農藥廠污染事件、新竹水源里反李長榮化工、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等議題。特別是在報導並發起《槍下留人》援救原住民青年湯英伸行動上,影響深遠,綠色小組當時就紀錄了陳映真的談話。過去人間報導過的議題,31年後再回頭審視,仍有他的進步性,而且很多問題至今尚未解決。1989年9月《人間雜誌》雖然因為財務困難而停刊,但是從人間鍛練後,離開的記者及攝影們,也在各個領域開枝散葉。2006年陳映真赴任北京人民大學客座教授,2016年11月22日病逝北京,享年79歲,人生謝幕。「有人雖生猶死,有人雖死猶生」陳映真的文字跟他的人道主義,以及人間雜誌的影響,就是最好證明。

    在人間雜誌有兩股主要戰力 ,一部分是來們剛畢業的年輕人;一部分是已經相當有名的作家或攝影報導者。曾經在人間雜誌工作的記者或攝影,幾乎都有機會被陳映真叫進去辦公室長談,告訴他們:「不是人間的記者有多會寫,而是受壓迫底層的人民,他們的受苦們教育了我們。」並再三叮嚀記者們進入採訪現場時,要用最誠懇、謙卑的態度去面對受訪者,並找出隱藏在背後的社會結構問題。這份關懷弱勢,追求真相的精神,也是所有媒體工作者應該不斷提醒自己的指標。
    第479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張智龍

     

    HD x 224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相遇無醫村
    一位三十幾歲的年輕醫師余尚儒,全家在去年秋天搬到台東縣泰源的無醫村,跟醫院一起合作推動居家醫療跟社區照顧合作的故事。醫病關係是醫療體系中重要卻常被人忽略的一環,大學畢業後有機會到原鄉部落服務,跟著家醫科總醫師巡迴醫療的余尚儒,在原鄉部落體會了簡單而真摯的醫病關係。後來又參與安寧療護,並在就讀公衛研究所時,提出了醫療長照複合體的概念,認為醫療與照顧密不可分。

    2014年後他年年參訪日本的在宅醫療,並決定將自己這幾年的綜合體悟,落實在工作中。去年秋天余尚儒應台東聖母醫院的邀請,全家搬到屬於無醫村的「泰源村」,希望由這裡開始做起,建立本土化的「在宅醫療連繫據點」模式。並讓台灣各地根據不同的需求,長出不同的果實,讓社區照顧體系能跟在宅醫療連結與合作,對病患、社區老人做最人性化的服務。
    第47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HD x 200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給力自立兒
    經濟不振及離婚率升高,讓不少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受到影響。台灣目前約有3千多位孩子被安置在121家的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

    不過實際上,在這數字以外,有更多孩子,因為家庭功能不彰,寄養在親屬家庭或是流落在外。這些孩子到達法定年齡十五歲以上,如果沒有繼續就學,就必須離開安置機構,自行謀生養活自己。

    這些才十幾歲就必須獨立生活的「自立兒」,因為要維持生計,多半無法升學,成為就業市場中的弱勢者。經濟、居住、就學、就業、情緒等各方面的壓力,造成貧窮及暴力循環。其中只有不到兩成的孩子,可以完成大專學業,但他們努力升學,半工半讀,在困難的環境中出人頭地,也成為許多自立兒的榜樣。
    第478集
    文字:
    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

     

    HD x 149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卓越大賞-難民的抉擇
    這兩年恐怖攻擊和超過百萬的敘利亞難民湧入,讓歐洲各國面臨巨大挑戰,歐盟雖然和土耳其達成難民遣返協議,但這一波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大的人口移動,已經對整個歐洲帶來既深且遠的影響。

    如果有選擇,沒有人想成為難民,敘利亞的民眾逃離戰火,千里跋涉來到歐洲。因為德國總理梅克爾一開始敞開大門的政策,大部分的難民幾乎集中在德國,然而宗教文化的差異及大量難民所帶來的政治經濟效應,卻也對德國帶來極大的衝擊。難民議題後來成為德國極右派政黨操作的工具,也讓梅克爾腹背受敵,一起來看看難民的抉擇所帶來的挑戰。
    第47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255
  • 最前
  • 57
  • 58
  • 59
  • 60
  • 61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