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7-11-21
    關鍵字:
    例休再修
    一例一休去年底才剛上路,不到十個月又有大轉彎。行政院通過勞基法修正草案,定調四彈性及四不變原則,要給予企業更多的經營彈性,包含加班費及時數核實計算、特休假遞延、放寬輪班間隔及加班上限等。

    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鬆綁七休一的規定,勞工原本每七天一定要有一天例假日,但未來只要經過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可以挪移例假,等於最多可以連續上班十二天,會不會造成勞工過勞引發勞工團體反彈。

    目前勞基法修正草案已經送進立法院初審付委,民進黨團希望盡快送出委員會,不過勞動部政務次長廖蕙芳這時卻提出請辭。這一次的修法究竟會引發什麼樣的效應?
    第52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1
  • AdminAdmin | 2017-11-13
    關鍵字:
    戒治有望-丹麥篇
    毒品危害不只台灣,在世界各國都被視為嚴重問題,各地都在發展不同的戒治方法。在美國,有民間戒治所提供十二階段戒治法,費用需要台幣二十萬以上。這些方法也推廣到北歐,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負擔得起。而且許多毒癮患者內心的衝突或問題,也不只是教導工作技能或表面宣導教化就可以改善。

    有的戒治者甚至比輔導者都還要熟悉這些教化內容。而政府也因為重複吸毒者比率高付出很大的財政支出及社會成本。在丹麥有個民間戒治所,三十年來有一半的戒治者能夠不再吸毒,成效連政府單位都非常羨慕。他們怎麼做到的?
    第52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23
  • AdminAdmin | 2017-11-13
    關鍵字:
    戒治有望-台灣篇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點名台灣是菲律賓毒品的來源國,讓台灣毒品氾濫的情況引起國際關切。根據法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執行毒品案件裁判確定有罪人數總計22084人,比去年同一個時期增加11.6%。

    更嚴重的是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報告指出,未成年者首次吸毒的平均年齡已降到12.5歲,首次碰毒場所23%在學校,非法藥物近四成來自同儕,我們的青少年幾乎被環繞在一個充滿毒品誘惑的環境中。

    不管是什麼原因開始使用毒品,一旦染毒,幾乎像是踏上一條不歸路。政府各部門雖然大力反毒緝毒,但上癮容易,戒毒難。最近五年來,全台灣監獄裡頭的毒品受刑人比例高達45%,不少人因為吸毒反覆進出監獄。政府雖然大力反毒緝毒,但戒毒是多麼重要,卻又多麼不容易的挑戰。

    我們要帶您看台灣民間的戒治機構,雖然沒有高額預算,但輔導人員從身心整合及重建關係耐心輔導,成功幫助不少人,為許多家庭帶來盼望。他們的照顧輔導和戒治所到底有什麼不同?
    第52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49
  • AdminAdmin | 2017-11-13
    關鍵字:
    AI來了!看我十八變
    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您知道全球第一次出現機器人的電影是哪部電影嗎?答案是1927年上映的科幻默片《大都會》,之後機器人經常成為科技電影的題材或主角。

    而現在不只是電影,在你我的生活中,無論走到哪裡,包括餐廳、銀行、寺廟、航空公司,已經越來越多機器人投入服務,甚至還可以把機器人買回家。最近為了雙11購物節,電商業者搬出機器人大軍取貨、揀貨、輸送,才能應付爆量的訂單。

    隨著AI時代來臨,未來什麼樣的工作機會、職業會被機器人取代呢?像是北歐地區最大的銀行集團,明年因為大量改用數位化服務和引進人工智慧技術,準備裁減六千名員工。

    在世界各國都爭相投入AI產業的同時,台灣也預計在未來5年以160億元,發展AI策略,包括機器人創新基地、人才的培育。台灣AI產業的優勢和挑戰是什麼?
    第52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334
  • AdminAdmin | 2017-11-06
    關鍵字:
    金門的賭局
    繼馬祖、澎湖之後,上個月底金門也舉辦了博弈公投。結果出爐,反賭方以9:1非常懸殊的比例,獲得壓倒性勝利。台灣三大離島,都已歷經博弈挑戰,兩個島反對,只有馬祖居民通過贊成。這次金門公投不同意票比本屆縣長選舉當選人票數還高,非常具代表性。

    然而,這次金門人為何如此團結,嚴正拒絕賭場,其中,中國因素在公投後期迅速發酵是很大關鍵因素。金門,以前為捍衛台灣,曾經浴血,與共軍勢不兩立。而今,他們的經濟和中國大陸緊密相連。這次選戰,中國大陸如何直接影響公投結果?
    第519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268
  • AdminAdmin | 2017-10-30
    關鍵字:
    舊山線開去哪
    台鐵舊山線橫跨苗栗縣及台中市,從日本時代通車,一直到1998年,因為新山線通車而走入歷史。不過舊山線沿途的湖光山色、鐵道風景還有好多的隧道一直讓地方人士及鐵道迷懷念,如何活化舊山線的議題也從沒停過。

    像最近苗栗縣政府提出鐵道自行車計畫,要在舊山線的軌道上,運行四人一組,用腳踏加上動力輔助的Rail Bike,卻引起鐵道文化界大力反彈,抨擊Rail Bike將讓舊山線變成遊樂場。到底軌道自行車計畫內容是什麼?舊山線有沒有機會復駛?
    第518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

     

    HD x 311
  • AdminAdmin | 2017-10-30
    關鍵字:
    南丁格爾
    台灣護理人員因為人力嚴重不足,流動率高,導致護理人員工作超時,也嚴重影響醫療品質。而一部由醫護人員擔任製作團隊的紀錄片《南丁格爾》,希望記錄當今臺灣護理勞動環境。

    他們發現每年護理畢業生有一萬五千人,卻只有七千人會進入醫療院所服務。而台灣有護理師證書者有27萬人,從事護理工作的卻不到16萬人。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平均壽命增長、社會高齡化、各類慢性病及文明病越來越普遍,需要照護的人數越來越多,時間也越來越長。

    但持續有第一線的護理師因無法承受工作環境所帶來的困境而離開,醫院裡護理人員年齡分布也有明顯的斷層。從學校畢業,許下南丁格爾的諾言後,在他們的職場上及生命中究竟發生什麼事,讓他們選擇離開?來看看這群白衣天使的故事。
    第518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35
  • AdminAdmin | 2017-10-30
    關鍵字:
    你的捷運 他們的病
    捷運已經成為許多都會區民眾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我們今日所享受的便利,卻有一群工人付出了終身健康的代價。20年前一群曾在台北捷運工作的工人,近期內將由律師代表,對台北市捷運局和新亞公司提出告訴。

    因為當年捷運部分路線採取壓氣工法,工人深入地底工作,卻沒有經過足夠的減壓過程,導致許多人罹患了終身無法根治的潛水夫症。潛水夫症又叫減壓症,捷運工人在高壓的環境下工作,體內儲存過多的氮氣來不及排出。氮氣如果累積在骨頭,可能造成骨頭發黑壞死,也可能累積在身體各組織部位。一旦發病,疼痛難耐,嚴重者影響行動能力,甚至癱瘓。

    雖然先後有兩批罹病工人和日本承包商青木公司達成和解,但是第三批工人卻因為青木公司提高了和解標準,成了被遺忘的受害者。
    第518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221
  • AdminAdmin | 2017-10-24
    關鍵字:
    大林蒲四百年抉擇
    大林蒲、鳳鼻頭目前選定的遷村安置地點,屬於航港局跟台糖的土地。但是距離臨海工業區也只有幾公里,新的遷村地點,真的可以讓一萬多位居民完全脫離汙染嗎?

    回顧已經遷村的紅毛港,歷時四十年,當時還一度選擇將紅毛港人遷到大林蒲、鳳鼻頭,還好沒有集體遷過來,否則得再面臨一次遷村的命運。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紅毛港就是大林蒲跟鳳鼻頭人的一部活教材。另外,大林蒲遷村之後,剩下來的土地,到底要做什麼?行政院雖然提出「循環經濟園區」,但哪些產業要進駐並不明朗。

    過去大林蒲跟鳳鼻頭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被迫扮演台灣發展重工業、石化工業的火車頭。居民犧牲土地、健康、生活,如今他們擔心再次犧牲的意義。大高雄的環境品質會變得更好嗎?遷村不只是大林蒲跟鳳鼻頭四百年來最難的抉擇,也是高雄市民要共同正視的問題。
    第517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323
  • AdminAdmin | 2017-10-24
    關鍵字:
    博弈戰金門
    再過三天,金門就要舉辦博弈公投,這是台灣離島第四次舉辦博弈公投。澎湖辦過兩次,兩次都沒有通過,而馬祖舉辦過一次,是目前唯一通過,贊成設置觀光賭場的公投結果。

    2009年立法院通過「離島建設條例」第十條之二,給了離島居民一個特許的政策,准許他們可以依公民投票決定是否要蓋觀光賭場。不過,設置觀光賭場還需要有相關法規,也就是所謂「博弈專法」進行規範。

    之前行政院在馬祖通過博弈後立刻研擬「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但法案在立法院躺了三年,去年民進黨執政就將草案撤回,並且在澎湖辦理第二次公投時,重申堅決反賭的立場。所以這次很多人認為,金門博弈根本是個假議題,那為什麼金門縣政府還是要辦?金門人又是如何看待這場公投的?
    第517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294
  • AdminAdmin | 2017-10-24
    關鍵字:
    習近平‧新時代
    中共十九大落幕,總書記習近平透過人事重組更為集權,成為自毛澤東、鄧小平以來,權力最大的中國領導人,也宣告強國強人新時代的來臨。

    我們要關注的幾個焦點包括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新思想寫入共產黨章,他擘劃時程表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帶領中國從過去的「站起來、富起來」到未來的「強起來」,步步完成他喊出的世界第一及「百年中國夢」。

    但以習近平為首的七常委新人接班後,他也說到中國夢目標遠大但挑戰險峻,點出內部社會問題,在於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發展間的矛盾。這些該怎麼解決?而習近平最新的政治報告裡,對兩岸現狀定調又是什麼?
    第517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70
  • AdminAdmin | 2017-10-10
    關鍵字:
    阿非要回家
    9月22日,台北飛往越南首都河內的飛機上,遭警察開九槍致死的越南移工阮國非,在爸爸及妹妹的護送下,回家了。獨立特派員記錄了阮國非的回家之路,也深入了解為什麼每年都有五萬多名越南勞工願意離鄉背井,出國工作。為了到台灣,他們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第516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張智龍

     

    HD x 301
  • AdminAdmin | 2017-10-10
    關鍵字:
    大鼻遷村行不行
    如果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臭味,不知從何而來,恐怕人人都會提心吊膽,但這種心情對住在高雄小港區大林蒲、鳳鼻頭的居民來說,卻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

    自從臨海工業區編定之後,大林蒲跟鳳鼻頭居民,就跟重工業、空污綁在一起。在台灣你幾乎找不到,像這樣只有一萬多人,卻被八百支煙囪、五百家工廠三面包圍的聚落。問題是居民住在這裡已經四百年,工業區才來四十幾年,卻造成居住正義、乾淨的天空落空。

    已經談了好幾年的大林蒲、鳳鼻頭遷村案,去年11月前行政院長林全來到大林蒲,向居民數十年來承受的污染表達歉意,面對面溝通之後,高雄市政府開始展開遷村意願普查。在15350名受訪居民中,贊成遷村佔89.04%、反對10.96%。至於遷村安置方案,選擇土地,也就是住商建地一坪換一坪的有86.4%、房屋方案9.26%、現金方案4.34%。

    不過普查同時,沒有較詳細的遷村計畫說明讓民眾了解,因此在說明會上也有部分居民提出質疑。在這次的遷村議題中,大林蒲、鳳鼻頭的在地年輕人也站出來發聲,不願在歷史關鍵時刻缺席。
    第516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318
  • AdminAdmin | 2017-10-10
    關鍵字:
    紫爆的天空
    又到了台灣秋冬的空污季,這幾年中部地區從10月開始到隔年3月,空氣品質就一直很不好,過去經常測出紫爆的有害等級。

    這幾年,台中市政府一直努力改善空氣品質,譬如加嚴管制工廠排放標準以及推行二行程機車汰換加碼補助等,不過中部民眾看到的天空還是經常霧茫茫。

    台中擁有全世界第二大燃煤電廠也就是台中火力發電廠,供電量占了全台20%。隨著環保法規越來越嚴,台中火力發電廠也不斷強化空污防制設備,務必使從煙囪排放出來的污染物降到最低。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中部空氣污染這麼嚴重?
    第516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76
  • AdminAdmin | 2017-10-04
    關鍵字:
    恢復軍人尊嚴-恢復軍風
    從軍當兵的經驗是很多人生命重要的轉捩點,不過軍隊近年連續幾項重大事故,的確對軍心及軍隊價值產生重創。但仍有人在軍隊中為了榮譽默默做事,甚至從學習中找到樂趣的也大有人在。他們不僅為軍隊帶來生氣,甚至激勵許多正在尋找方向的青年。
    第51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71
  • AdminAdmin | 2017-10-04
    關鍵字:
    恢復軍人尊嚴-自省回顧
    軍隊是維持國家安全重要的力量,解嚴三十年來,軍隊國家化的過程順利完成,不過隨著時空改變,軍隊也遇到許多挑戰。例如從徵兵制改為募兵制,還有現在社群媒體發達,許多意外事件很快被公諸於眾,像是洪仲丘事件造成軍審法的修正等。

    軍中的人權和管理備受重視的同時,軍隊的形象也受到影響。從因應媒體,到訓練方式調整,領導統御更不容易。究竟軍隊的士氣和尊嚴如何維持提升?今後軍隊如何處理引起社會關注的意外事件?
    第51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68
  • 最前
  • 52
  • 53
  • 54
  • 55
  • 56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60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