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8-01-09
    關鍵字:
    奧地利活動防災
    2015年暑假發生的八仙塵爆至今兩年半,後續效應仍在發酵,十位八仙塵爆罹難者家屬在2017年11月提起國賠訴訟。

    面對越來越多的表演活動希望製造最佳聲光效果,但相對也可能造成公共意外災害的情況。該如何管控風險?我們要帶您到藝文活動頻繁的奧地利,看看他們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如何利用層層的安全措施,確保文創活動能讓大家安全同樂。
    第52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08
  • AdminAdmin | 2018-01-09
    關鍵字:
    老天開的那扇窗
    俗諺說當老天關了一道門,必定開啟另一扇窗,也許有些人覺得這是空話,但我們要帶您看兩個真實的案例。首先是創辦聽障舞團的林靖嵐,您或許覺得奇怪,聽不到音樂要怎麼學跳舞?但台灣有個聽障舞團成員全都是聽語障人士,創辦人林靖嵐從小學舞,因為聽不到音樂節奏飽受挫折,甚至一度因為同學的霸凌而放棄舞蹈。後來用腳在木地板上,感受到節拍的共鳴,從此開啟舞蹈之路。

    而另一位先天患有妥瑞氏症的花藝家吳尚洋,從小發作時被說是鬼附身、神經病,但他卻持續用樂觀的態度堅持花藝之路,甚至拿到了世界冠軍。
    第527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72
  • AdminAdmin | 2018-01-01
    關鍵字:
    電子寶寶‧性教育
    性教育對五六年級生來說,就是尷尬的國一健康教育第12-14章,有的老師課文念過,有的是連上都沒上。後來實施九年一貫及十二年國教,台灣的性教育教學現場,卻因為師資不足,有近九成被配給其他科目老師上課。

    桃園市壽山高中有一位健康護理老師,設計了一整套教性教育循序漸進的課程。而為了幫學生建立對於愛與性的價值觀,他引進了電子寶寶。別小看這個擬人化的電子寶寶,它可是高科技的產品,內建許多感測器。

    像是頭部和頸部感應器,可以偵測搖晃或拍打小孩的力度及姿勢正不正確;溫度及尿布感應,照顧者必須要定時更換適當衣服及尿布;餵食感應可以看照顧者有沒有定時餵電子寶寶吃飯;當然還有逼真的不得了的哭聲。如果沒有做好以上這些事項,電子寶寶還可能失去生命跡象甚至死亡。

    這種在國外,被用來教育護理人員及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兒的教具,現在被應用在健康教育課程上,讓學生透過週末42小時的照顧,深刻體驗什麼是愛,什麼又是必須負責任的性。
    第526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59
  • AdminAdmin | 2018-01-01
    關鍵字:
    誰的人文
    就在106年12月29日,實驗教育三法修正案三讀通過,開放地方政府增設實驗教育學校數量,同時挹注更多公部門資源,未來還可能出現實驗大學,大幅鬆綁補助條件及校數比例。但修法期間,同時也發生了,全國首批「公辦民營」學校之一的宜蘭人文中小學,辦學者被解約的風波。

    一直是實驗教育先驅指標的人文中小學,十五年來,耕耘體制外教育,頗富盛名。許多家庭為了讓孩子到宜蘭念書,不惜舉家島內移民、孟母三遷。但在最近一年,因為有家長不斷陳情,縣政府介入了解後,以多項違規為由,終止委託契約,辦學者成為全國第一個被提前解約的實驗教育團體。
    第526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64
  • AdminAdmin | 2018-01-01
    關鍵字:
    炳忠被搜索以後
    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人疑似涉入陸生周泓旭共諜案,1月2日有了最新進展。台北地檢署召開偵結記者會表示,發現周泓旭案有新的犯罪事實,檢調將周泓旭隨身硬碟送交鑑識,懷疑他涉嫌利用王炳忠等人的星火T計畫等團體從事間諜活動。因此周案將依違法國安法併案給高院審理,而王炳忠等三人遭告發涉案部分,則由北檢另案偵查中。

    不過去年12月19日檢調搜索王炳忠住處,是蔡英文總統上任來,政府首次以國家安全法發動大規模搜索,程序正義是否完備,引起公評。法界認為,檢警調以約談通知書、傳票、拘票,三票合一,一次亮相的做法,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另外,法務部長邱太三認為,王炳忠在搜索過程打開臉書直播,違反刑訟法245條偵查不公開的規定,法界也有不同聲音。王炳忠等人被搜索之後,對台灣法治人權產生的效應是什麼?
    第526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其他

     

    HD x 195
  • AdminAdmin | 2017-12-26
    關鍵字:
    說媽媽的話
    近年來,台灣政策轉向南進,但是礙於政治因素,效果還有待時間考驗。而隨著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東南亞語人才需求孔急,新住民二代成了最佳的人選。

    但是他們不一定都會說母親的語言,因為早期這些外籍配偶遠嫁台灣,社會上還存在著歧視,讓很多媽媽不跟自己的孩子說母語。但是台南有一位越南配偶,他在二十多年前,就堅持跟孩子說母語,如今碰上東南亞語的浪潮,他不但活躍在各級學校教授越南語,他的孩子也因為語言的優勢,有更多的選擇。
    第525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342
  • AdminAdmin | 2017-12-26
    關鍵字:
    障礙人權路
    每年的12月3日是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而今年有一群身障者選擇在凱道上夜宿度過這一天。獨立特派員記錄了這場活動,同時發現短短一場夜宿就突顯了國內身障者資源缺乏、無障礙設施不夠完善以及隱形隔離和歧視等三大問題。

    國內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在102年就開始推動簽署,103年施行法通過,也終於在去年完成國家報告。不過今年邀請五位國際專家來台審查,卻發現還是有許多待改進的事項,專家們也提出83項意見作為改善參考。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困境和訴求。
    第52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14
  • AdminAdmin | 2017-12-19
    關鍵字:
    蒲公英寶寶的家
    台北市文山區的關愛之家,早年是以照顧愛滋病患、愛滋寶寶聞名,不過最近幾年隨著愛滋病的控制,愛滋寶寶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卻是越來越多的移工寶寶。

    這些被稱為蒲公英寶寶的孩子們,因為來台工作的移工媽媽跟雇主簽下不得懷孕的契約,可能一出生就不受歡迎、甚至被遺棄。就算這些移工媽媽有心照顧,也只能先把寶寶送來關愛之家,然後以逃跑外勞的身分,四處躲躲藏藏打工、籌錢回家。每個寶寶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但關愛之家不問寶寶父母的是非,一肩扛起免費照顧150多名移工寶寶的責任。
    第52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06
  • AdminAdmin | 2017-12-11
    關鍵字:
    迫遷‧後來
    這幾年因為土地重劃,許多人被迫離開安身立命的家,生命也產生巨大變化。提到搬家,不知道您會有什麼樣的心情?歷經兩年抗爭、四年協商的紹興社區,在今年六月與台灣大學簽下合作意向書後,居民同意先搬遷到中繼住宅,等開發案完成,再搬回開發案中的「生活實驗村」租住。

    居民們也在今年十月啟動搬遷。整個紹興社區的爭議,似乎圓滿落幕。然而,對於搬家這件事,居民們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或看法?能搬到屋況更新穎、環境更良好的房子居住,居民們就一定期盼開心嗎?


    歷史背景也相似的華光社區,四年前以迫遷收場,現在的華光舊址整個拆除,只剩一片寬闊的草地。當初的華光住民,有些已經去世;少部分住在中繼住宅,卻面臨不知道何時要再搬遷的難題;大部分則散落四處無法追尋。不過相較看似落幕的紹興爭議,許多華光社區的原居民到現在還沒擺脫迫遷陰影,不當得利的官司、拆屋還地的執行費用,到現在還困擾著這群人。獨立特派員尋找當初的華光人,試圖透過他們的現況,了解迫遷這件事對當事人的後續影響。
    第52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鄭凱文

     

    HD x 302
  • AdminAdmin | 2017-12-11
    關鍵字:
    走過鹿窟65年
    統府對面聳立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提醒著當政者勿忘過去的錯誤。而立法院剛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跟「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及十月監察委員高鳳仙,完成長達六百多頁的鹿窟基地案調查報告,並糾正國防部,這些都是跟轉型正義息息相關的重要事件。

    尤其是發生在1952年,被懷疑為中國共產黨支持武裝基地成員的鹿窟事件,當時上萬名軍警包圍石碇汐止鹿窟山區一帶,是繼二二八之後,牽連人數最廣的白色恐怖案件。在鹿窟案被波及,甚至遭到刑求者,年紀最小只有十二歲,村民以礦工、不識字居多,加上檢舉獎金制度,造成浮濫檢舉。

    台灣解嚴後,鹿窟案因為不當審判,補償及賠償受害者合計5.4億元。但是還有許多受害者因為被逮捕、拘禁、刑求後沒有裁判或不起訴處分而被釋放,也有人因為不堪刑求而自殺,都因為沒有官方紀錄可查,無從補償或賠償。如今調查報告跟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都通過了,要如何還他們遲來的公道呢?
    第52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166
  • AdminAdmin | 2017-11-28
    關鍵字:
    沒有將軍的將軍村
    民國85年開始,政府透過眷改條例,將年久失修的眷村分批改建成大樓,並讓原眷戶有新宅產權。到現在超過二十年,全台897個眷村改建工作,即將步入尾聲。

    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旁的明德新村與建業新村,早在民國92年推動整建,但有眷戶認為執行過程不當,與國防部展開長達十五年的訴訟。其中明德新村是獨門獨院的日遺官舍,過去要搬進這裡,必須經由上級批准,房屋整建還得報備,住的都是肩上掛有星階的高級將官,因此有將軍村的稱號。

    現在國防部要求,剩下的二十戶不遷建戶,必須在年底前搬走。昔日保家衛國的老將軍,為什麼還要爭一口氣,跟國家爭產?
    第522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301
  • AdminAdmin | 2017-11-28
    關鍵字:
    平板滑進教室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盛行,創造出整天滑手機和平板的滑世代,小朋友也不例外。很多家長陷入兩難,如何讓孩子在滑世代善用現代科技,卻不損及視力或沈溺在網路世界中。

    當兒童適不適合使用3C教養的辯證還沒有結論時,台北市政府已經訂出政策目標,要在110學年度,全市中小學達到一人一平板的目標。目前是由政府編列預算試驗,未來學生必須自費購買平板,到底平板如何融入教學?使用平板教學的優缺點為何?台北市政府這樣的政策,又將為全國中小學教育帶來怎麼樣的衝擊?
    第52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

     

    HD x 291
  • AdminAdmin | 2017-11-28
    關鍵字:
    但求安樂
    當生命接近終點時,最後的一哩路應該如何走?最近安樂死議題在台灣不斷的發酵,然而安樂死所涉及的生命權、自主權,甚至宗教、道德等層面相當的複雜。

    獨立特派員在我們社群網站的官方粉絲頁,也針對安樂死議題,進行了兩項投票活動。令人相當意外的是,在社群網站使用者之中,贊成安樂死的比例高達九成六,反對的只佔了4%。另一個題目則是,如果親人提出安樂死的意願,您是否支持,雖然投票數減少了將近五成,但是支持比例同樣也高達九成六。

    值得關注的是,網路上的高支持率,對比整個社會對安樂死議題的討論,可以說是寥寥可數。這兩者之間的落差,可能也意味著,我們對於安樂死議題,還停留在想像的階段。凝視死亡,恐怕是在談安樂死這個議題之前,整個社會需要好好面對的,更需要社會各界建立對話和討論。

    ♦延伸閱讀 → 特派員+《傅達仁:年老的,喜樂再見》
    第522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84
  • AdminAdmin | 2017-11-21
    關鍵字:
    以色列加值創新
    以色列一處工業區,他們正運用各種現代科技把遊具升級。

    像是讓靜態的積木動起來、電腦的虛擬實境協助復健,讓大人小孩都可以開心有趣的操練腦適能、體適能及心適能。不但能滿足好奇心、增加學習興趣,更從做中學開創生活品質。
    第52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39
  • AdminAdmin | 2017-11-21
    關鍵字:
    以色列樂齡學習
    台灣長照2.0投入高額的預算,教育部也在全國設立315所樂齡學習中心與108所樂齡大學,但在實務上卻仍捉襟見肘,成效與預期有一段落差。

    其實以創意來節約照顧經費是許多國家努力的目標,但怎麼做到卻不容易。我們要帶您到向來以省錢創新聞名的以色列,他們以發展高齡學習來做為延緩失能的最前端。而且完全不靠政府支持補助,長者們卻川流不息、樂在其中。
    第52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09
  • AdminAdmin | 2017-11-21
    關鍵字:
    聽見希望
    Puzangalan在排灣族語裡代表「希望」,意思是即使環境再艱困,只要再推自己一把、奮力往前,希望就在眼前。

    希望兒童合唱團成軍十年,獲得國內外比賽肯定,今年還在義大利分別得到永恆羅馬音樂節兒童組金獎,以及達文西音樂節五大獎項,獲得教宗祝詞稱讚。這些希望合唱團的孩子,來自屏東瑪家鄉、三地門等跨校的排灣族學生,有人甚至從國小一路唱到國中、高中、專科。

    希望合唱團十年來可以在國際音樂舞台上表現亮眼,有兩位靈魂人物:一位是孩子口中的蔡主任,佳義國小退休老師蔡義方;另一位是音樂老師吳聖穎。他們一個負責遊說父母,把孩子們帶出來練唱,同時還要籌措合唱團的資源和經費;一位則將排灣族的古謠重編,融合現代樂曲,讓孩子開始唱自己的歌。他們的努力,讓孩子的天籟之聲,為自己也為所有聽到他們歌聲的人們,帶來希望。
    第521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92
  • 最前
  • 51
  • 52
  • 53
  • 54
  • 55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60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