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8-06-05
    關鍵字:
    陌生人音樂會
    面對高齡社會的挑戰,除了靠政策嚴謹,更重要的是,如何鼓勵不同世代更互相理解和顧念彼此。要達成這個目標有很多種方式,我們要帶您看的是一場孩子們為長者們舉辦的陌生人音樂會。

    在高雄、台東有一群青少年,透過老師及社團提供機會,到老人家中為他們現場演奏。這些長者們有人一輩子沒有聽過現場音樂會,這種全新的體驗讓他們很感動,而這些青少年們也透過音樂,自然、柔性的和陌生的長輩們接觸。以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提供服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最好的學習及成長。

    獨立特派員在八年前曾報導台東的小朋友配合聖母醫院的送餐服務去拉琴給獨居老人們聽,感動很多老人家,當年拉琴的小朋友最大的只有小學三年級,現在都上高中了,他們再次齊聚一堂,配合送餐拉琴,孩子們長高長大了,但撫慰獨居老人的愛心和用心沒有不同。

    ♦延伸閱讀 → 特派員+《來自陌生人的回饋》
    第548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77
  • AdminAdmin | 2018-06-05
    關鍵字:
    再見!全壘打
    台灣著名的棒球選手陳峰民,2010年涉及職棒簽賭遭到球隊開除,後來雖然法院二審判決定讞無罪,但仍然沒有球團願意再次雇用他。

    這些遭遇,讓他一度陷入人生低潮,但他決定回到基層擔任中學的棒球教練。因為他相信,只有不離開棒球場,才能還給他該有的正義。陳峰民不只教學生球技,更要求團隊合作、品格,他帶領學生們在球場上發光發熱,甚至有機會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比賽。陳峰民的選擇能幫助這些學生獲得榮耀嗎?能給一路走來一直支持他的家人們一個交代嗎?
    第548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53
  • AdminAdmin | 2018-05-24
    關鍵字:
    時間銀行
    內政部在上個月宣布,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在今年三月底已經達到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顯示目前台灣每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反映未來長照需求將快速增加。

    以新北市來說,新北市在102年盤點居家服務統計資料發現,每年照顧服務需求大約有180萬小時,但是實際能提供的時數只有120萬小時,缺口高達60萬小時。於是新北市首創以時間銀行的概念規劃「佈老時間銀行」,招募志工投入居家服務中不需專業技術的「陪伴」工作,而志工們所投入的服務時間可以存起來放在未來使用。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時間銀行存摺有三小時,未來可以一比一,也就是換三小時的志工服務。或是以三比一的方式兌換一小時的居家服務。時間銀行上路四年多來,成效如何?一起看看新北市怎麼做。
    第54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21
  • AdminAdmin | 2018-05-24
    關鍵字:
    中國紅海下的石斑
    台灣龍膽石斑養殖技術好,產值高,居世界之冠。不過卻因消費有七成都在中國,市場太過單一,這幾年中國政府大力扶植石斑產業,使我們的石斑被中國養的龍虎斑打到價格慘跌。

    2010年,台灣與對岸簽訂ECFA,石斑魚免關稅、政府推動產值倍增計畫。龍膽的養殖成本一斤150元,當時漁民賣出,一斤可以高達270元,如今卻跌到接近成本,使產業陷入困境。

    受到單一市場限制,石斑在中國削價競爭。為求生存,屏東佳冬鄉有一群年輕漁二代,他們集結力量,求新求變,希望以高品質為石斑魚開拓一種新的產業模式。

    ♦延伸閱讀 → 紅利不再: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紅海裡,台灣石斑奮力上游
    第547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300
  • AdminAdmin | 2018-05-21
    關鍵字:
    付不起的照顧
    相信每個人都有照顧家人住院的經驗,白天和晚上大家輪班到醫院照顧病人。短期來看問題不大,但是面對高齡化的社會,隨著家中長輩進出醫院次數越來越多,這樣的照護成本,越來越難以負荷。坊間的看護費用,一天都要2200元起跳,對多數家庭來說,更是經濟上的負擔。

    20年前,周照芳提倡全責護理的觀念,應該落實在各醫院病房。由受過訓練的照服員,照顧住院的病患,也省去家屬醫院奔波的辛勞。但是這個理念,卻無法在台灣普及。當高齡化社會和照護成本越來越高,全責護理有沒有納入制度的一天?
    第54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82
  • AdminAdmin | 2018-05-21
    關鍵字:
    無家者的風景
    當你身無分文,該如何在街頭求生?過去幾年有關心無家者與貧窮議題的團體以流浪體驗的方式,帶領參與者在街頭與街友共同生活。從街友們如何賺取生活所需、日常生活,以及就算離開街頭要面對什麼樣的生活挑戰,都一一親身體驗、觀察。獨立特派員記錄了這一場體驗,一起看看身無分文的人如何在街頭求生。

    ♦延伸閱讀 → 你願意體驗兩天一夜的無家遊民的生活嗎?

    ♦延伸閱讀 → 特派員+《那一夜,我是無家者》
    第54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38
  • AdminAdmin | 2018-05-14
    關鍵字:
    邊緣共生
    在日本非常流行的共生住宅,最近這幾年在台灣也開始興起。其實十年前,在高雄有一位香港牧師,他將廢棄的國小重新整理,讓一群社會邊緣人在那裡一起工作、生活,幫助他們能在社會重新站起來。他們有些曾經犯法,有的吸毒,也有街友以及身心障礙者。

    通常政府對這些邊緣人的協助,就是分別安置在不同機構,給予輔導,但對一些曾經犯法或是吸毒的人來說,他們往往最需要的是一種家庭的溫暖與支持,而不是光從行為矯正就能解決問題。這群人在一起生活就像一個家,他們以相互扶持的方式共同生活。目前共生家園總共有87個人,他們沒有向政府申請任何經費補助,自給自足,除了做冰棒來賣,未來還想賣咖啡。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545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黃政淵

     

    HD x 312
  • AdminAdmin | 2018-05-14
    關鍵字:
    電競產業對決
    年輕人逐夢電競產業,這個發展中的新領域到底有哪些商機?又有那些挑戰呢?

    台灣設計的電競筆記型電腦,其實已經站上世界舞台,幾乎每兩台就有一台是台灣品牌。但除了硬體之外,現在電競賽事營運也逐漸在台灣茁壯,買票入場看人打電動,已經自成一個產業,甚至很多技專校院,都開啟電競相關科系。

    不過看似一片欣欣向榮的背後,台灣缺乏自製遊戲的能力,卻是電競產業發展的隱憂。
    第545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32
  • AdminAdmin | 2018-05-14
    關鍵字:
    我是電競冠軍
    台灣一旦出現世界冠軍,不僅是個人、產業或整個社會都覺得與有榮焉,而最近出爐的是電競世界冠軍陳威霖。

    過去很多家長不鼓勵孩子玩電玩遊戲,不過隨著時代產業的改變,電玩產業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台灣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將電子競技列入運動產業,電競更是2022年亞運正式比賽項目,到底電競是在競什麼?台灣目前電競產業又發展得如何?

    我們先從螢光幕前最受矚目的電競冠軍看起。陳威霖這一位畢業於台大,奪下爐石戰記世界冠軍,抱回七百萬台幣獎金的選手,背後經過哪些努力?很多年輕人嚮往的職業戰隊,他們過的又是什麼樣的生活?當選手面臨職業生涯的抉擇,又要面臨什麼樣的掙扎與考量?
    第545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0
  • AdminAdmin | 2018-05-08
    關鍵字:
    范老師的最後一堂課
    生命最後一刻,你有想過該怎麼過嗎?是在醫院冰冷的病床上由醫生宣告死亡?有沒有可能是在家裡,在家人的陪伴下,不裝設複雜的維生設備,隨著器官衰竭,呼吸停止,自然離開?

    這幾年,有醫療單位推行居家安寧、在家照護,也就是在生命末期,醫護人員只輔助家人減緩疼痛,讓生命回歸自然死亡。怎麼做?有沒有辦法做到?建中老師張園笙,在母親肝癌末期去日無多,做了一個決定,將陪伴母親居家安寧最後幾天的過程公開,鼓勵觀眾透過鏡頭了解,原來在家善終並不如想像中困難,陪伴死亡的過程,是一場震撼人心,卻非常值得領悟的生命教育課。
    第544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71
  • AdminAdmin | 2018-05-08
    關鍵字:
    敬鵬和那些失效的管理
    2014年的高雄氣爆,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對照這次桃園敬鵬工業大火,一樣的問題再度上演。同樣都是企業的製程管理不當,讓消防人員在進行救災的同時,暴露在不明的危險當中。同樣遺憾的,這次也造成消防人員的死傷。每年燒一座PCB廠的說法,顯示了這個產業在製程上,存在極大的風險。

    當企業靠著工廠賺取利潤的同時,也應該在製程安全管理上,付出對應的成本。否則一旦發生事故,人員死傷、環境汙染等後果,卻是由整體社會承擔。企業自主管理,已經無法被這個社會所信任。高雄氣爆一年後,高雄市通過自治條例,要求業者的相關設備,必須通過第三方公正單位的檢測。敬鵬大火,除了人命的犧牲、環境的汙染的代價,能將我們的工安,往前推進一步嗎?
    第54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85
  • AdminAdmin | 2018-05-08
    關鍵字:
    東協之後,金邊的變與不變
    這幾年來,摩天大樓、豪宅、娛樂城在金邊拔地而起,東協加上一帶一路,讓金邊成為東協交通中心點。加上柬埔寨這幾年的基礎建設布局,刺激經濟成長力道,消費能力變強,更因為柬埔寨沒有外匯管制,美金可以在此自由流通,更讓房地產發展,比起東協其他已經發展成熟的國際城市來得有誘因。

    不過柬埔寨與台灣法令不盡相同,如果不熟悉柬埔寨土地使用規定,以及法律限制,投資房子也可能碰到風險,需要謹慎評估。走出大樓林立的金邊,不遠就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貧民窟,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突顯柬埔寨經濟發展的背後,也有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第544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86
  • AdminAdmin | 2018-05-02
    關鍵字:
    愛在他們成長時
    柬埔寨偏鄉孩子走過的路,台灣也曾有過,回到四、五○年代台灣經濟匱乏的時期,許多遭逢變故、失親貧困的孩子,也都接受過國外機構的扶助與認養。後來台灣成立了家扶中心,開始承接國內貧童的認養,更在1987年開始邁向國際,援助、認養國外的貧童,30年來累計有35個國家、20幾萬名孩子透過家扶有了不同的人生。

    而許多過去接受家扶幫助的孩子,等到他們長大有能力時,也開始回饋,參與了國外貧童的認養,將這份愛持續傳遞下去。甚至曾經是低收入戶的七十幾歲夫婦,一認養就是十六位孩子,今年春天,他們第一次出遠門,從台灣飛到柬埔寨金邊,跟素未謀面的孩子有一場既期待又陌生的探親之旅。
    第54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308
  • AdminAdmin | 2018-05-02
    關鍵字:
    愛在奧多棉芷省
    距離柬埔寨首都金邊450公里遠的奧多棉芷省的偏鄉村落得然伴。2012年之前,沒有乾淨的水源,沒有電,也沒有學校,道路崎嶇不平,整個村子只住了650個家庭。後來非營利組織DPC創辦了得然伴小學,但因為資源有限加上居民生活貧困,孩子的輟學率居高不下。

    後來台灣家扶中心從2016年開始協助認養學校裡的五百位孩子,讓孩子們能有制服穿,老師有上課的教材及課本,同時提供師生早午餐,讓孩子們能重新回到校園穩定就學。除了認養,還有許多方案,例如幫收入不穩定的家庭開設農業培訓課程,讓父母改善耕種技術增加收入,更能全心支持孩子受教育,一起來看這所偏鄉小學從無到有的故事。
    第54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80
  • AdminAdmin | 2018-04-24
    關鍵字:
    速寫城市
    現代幾乎人人都有手機,隨時拍照非常方便,但有一群人,卻選擇用畫筆來記錄生活、畫下城市的風景。十年前開始,從美國西雅圖吹起的速寫風潮蔓延到五十多國,也傳來台灣。

    這種標榜短時間、單次完成的城市寫生,沒有素材及程度限制的繪畫方式,從北到南吸引許多人加入,多元的作品也在網路上迅速傳開,有的社團動輒幾萬人,也記錄下台灣各地獨有的城市風景。
    第54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71
  • AdminAdmin | 2018-04-18
    關鍵字: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台灣篇》
    身心障的朋友們成年後,因為父母會老,離開學校又等於失去校園的照顧與保護。除了能找到適合永久居住的地方,來降低家屬照顧壓力外,如果還有就業潛能,鼓勵就業當然是另一項多贏的選擇。

    不過,有些身體功能還好,障礙並不特別外顯的特教生,往往因為旁人不理解他的身心狀態,在密切的人際互動中一再造成衝突,甚至被排斥。像這樣的特教生,要如何發展適合的就業?獨立特派員帶您來看,原本困難重重的例子,在一群老師堅持不放棄的協助下,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芬蘭篇》
    其實身心障成年就業和輔導獨立自主,是所有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各有不同做法。除了台灣案例,獨立特派員帶您到芬蘭,看看芬蘭的人才派遣中心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有尊嚴的安居樂業。

    如何給予身心障朋友在成年後,從相處、照顧到輔導就業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其實是整個社會共同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卻也是身心障朋友們創造了一個讓大家能夠共同思考,更了解彼此,並學習創意及包容的交流平台。
    第54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95
  • 最前
  • 48
  • 49
  • 50
  • 51
  • 52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61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