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1-06-30
    關鍵字:
    真相地圖
    疫情一年多來變化莫測,不過在疫情下的資訊透明與個人隱私間,究竟該如何找到平衡點,一直是獨立特派員的關注焦點。來看看當初設計出口罩地圖的軟體工程師江明宗,怎麼用資訊技術關心社會議題,以及他對當下所謂資訊透明、開放及自由的省思。
    第705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16
  • AdminAdmin | 2021-06-30
    關鍵字:
    YouTuber生涯夢
    影音社群平台的興起,擁有大量觀眾還有可觀的收入,讓不少年輕世代的夢想職業是當網紅。日本京都大谷大學教育系2019年的調查指出,有超過兩成小學高年級的男生,希望將來當YouTuber。不過當網紅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又是否像年輕世代想像的那麼美好呢?

    我們來看看幾位YouTuber,他們有人在名利雙收下,毅然決定轉往不同道路發展,不過也有些人繼續努力,和經紀公司或聯播網公司合作經營頻道,希望達成夢想。
    第705集
    文字:
    梁駿樂 / 攝影:李金龍

     

    HD x 270
  • AdminAdmin | 2021-06-30
    關鍵字:
    終止兒童肥胖
    上週我們帶您看花蓮的小學如何攜手努力終止兒童肥胖的問題。這禮拜我們要深入探討,現在台灣近四成的孩子體重過重,背後其實都有家庭及社會議題需要關注。除了吃與運動的調整與控制外,過重背後的社會因素,更需要完整持續的社會網絡合作把關,才能預防更多過重問題發生。
    第70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85
  • AdminAdmin | 2021-06-23
    關鍵字:
    慘業紓困來了
    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後,雖然是停課不停班,但民眾出門活動減少了,也讓相關產業大受衝擊。五月份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已經呈現大幅衰退。首當其衝的就是住宿、餐飲、零售業、金融保險業,為了解決產業以及勞工的燃眉之急,行政院火速提出2600億特別預算,6月4日展開紓困4.0。跟去年不同的是,紓困的個人不再需要去現場申請,而是直接撥付款項進帳戶、省去群聚申請的風險。

    但還是有些族群沒被照顧到,譬如在中小企業打工的時薪族,可能最需要這筆錢度過難關,卻無法申請。還有產業紓困方面,也因為沒有要求企業不得裁員、減薪,最後勞工也可能領不到紓困金。
    第70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93
  • AdminAdmin | 2021-06-23
    關鍵字:
    終止兒童肥胖
    根據教育部和衛福部統計,台灣兒童有近三成肥胖或過重。這意味著一百萬兒童就有三十萬可能有自我形象問題、情緒行為問題和免疫與疾病風險。不但影響學習發展,日後更可能長期困於疾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是國力危機。肥胖或過重牽涉的因素很廣,除了運動,更重要的是飲食。

    我們要帶您到花蓮,這裡有一群小學老師、校護、家長及餐飲業者,協力把握從早到晚各種時機,推動飲食素養教育。也希望透過他們的努力終止兒童肥胖問題。
    第70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65
  • AdminAdmin | 2021-06-23
    關鍵字:
    凍與動之間
    全台灣大約有一千多名的漸凍症患者,罕見疾病的處境,鮮為人知。近年來,漸凍人協會與不同性質的團體合作,希望讓社會更了解他們的狀況。這兩年他們和舞蹈團體合作,由擅長身體舞動的舞者,來詮釋漸凍人的議題。

    這個疾病,因為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身體肌肉萎縮,只要有肌肉的地方,都有可能產生退化。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的是肢體上的退化,難以想像的是,連呼吸、吞嚥都有可能因為肌肉萎縮,而影響功能。在照護上,也來得更為艱辛。漸凍症病友和家屬,要面臨比多數疾病更為困難的挑戰,一起來瞭解他們的遭遇。
    第70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277
  • AdminAdmin | 2021-06-16
    關鍵字:
    當我們同在疫起
    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國人,儘量在家不要出門,也讓大家過了一個和往年不同的端午佳節,近來街上也因此顯得冷清。

    不過這一波疫情升溫,受到最大衝擊的還有許多弱勢族群。沒有住所的街友,成天暴露在戶外,讓不少人擔心,他們會不會成為防疫破口呢?而之前發生獨居老人在家中死亡後,才被確診罹患武漢肺炎的事件,又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另外,嚴峻的疫情對身心障礙人士來說,增加了哪些生活上的困難?
    第70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65
  • AdminAdmin | 2021-06-16
    關鍵字:
    為漸凍開一扇窗
    著名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是一名漸凍症患者。他靠著智慧輪椅,得以將他偉大的研究呈現在世人眼前。晚期的他,還能靠著臉部肌肉的運動來操作電腦,書寫研究、透過語音轉換系統四處進行演講。

    但是多數的患者,沒有他的資源。如果沒有科技輔具,當患者無法說話或使用電腦的時候,幾乎也斷了與世界的聯繫。

    台灣漸凍人協會,尋找研發單位,由科技部補助計畫,為晚期病友建立和外界溝通的管道。文字轉語音的合成系統,讓病友可以用自己的聲音,說出從未說過的話。

    另一項腦波溝通輔具,更是世界上第一台走出實驗室,進入病友家中的商品。一起來了解漸凍症患者的處境,以及科技可以如何協助他們。
    第70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289
  • AdminAdmin | 2021-06-09
    關鍵字:
    恆春半島 孕震密碼
    我們上個月追蹤已經115週年的梅山大地震,是否會有百年再現期。今天則要帶您到恆春半島,跟著中央大學追震小組,了解為什麼學界要在恆春半島周邊,布設199個地震觀測站。

    這199個地震觀測站分布在恆春半島,有145站最多,其他分布在小琉球、屏東平原、台東還有蘭嶼及綠島等地,構成臨時密集的地震監測網。其中蘭嶼、綠島都是以環島方式,在島上四個角落放了地震儀器,來搜集離島的地震資料。

    因為恆春半島周邊有四個主要的活動孕震帶,過去地震觀測站比較少,這199個臨時觀測站,除了可以彌補這方面的資料之外,最重要的是核三廠臨近恆春活動斷層,但是恆春斷層的型態及活動特性,過去資料有限,必須藉由地球物理方法了解地底下構造,了解它的潛在風險。
    第702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46
  • AdminAdmin | 2021-06-09
    關鍵字:
    雞蛋迷思
    雞蛋是人們重要的營養來源,台灣每年吃掉76億顆雞蛋,平均每人每天都會吃一顆,雞蛋幾乎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被稱做理想的營養庫。

    不過超市架上琳瑯滿目,各種不同訴求的生鮮雞蛋到底該怎麼選?紅蛋、白蛋、洗選蛋、機能蛋、初生卵、放牧蛋讓人眼花撩亂,價格更是天差地遠。

    宣稱有特殊營養成分的雞蛋真的就比較好?價格高,營養也高嗎?行銷雞蛋的話術有幾分真實?一起和獨立特派員的記者破解雞蛋迷思。
    第702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328
  • AdminAdmin | 2021-06-02
    關鍵字:
    太魯閣之慟-運安搜查線
    這場在清明連假造成台鐵近年來最大傷亡的意外事故,調查的後續狀況如何?事實上一直到現在,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工作都還在持續進行,拜科技工具所賜,重大意外迅速而透明的調查,不但能還原事實真相,也有助於未來類似事故的預防。

    其實運安會的前身,就是飛安會,過去大大小小空難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調查身影,歷經20年,台灣飛安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運安會如何抽絲剝繭調查太魯閣號事件,還有台灣的運輸安全要步上軌道,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第70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00
  • AdminAdmin | 2021-06-02
    關鍵字:
    太魯閣之慟-台鐵公司化之路
    台鐵安全改革已經不能再等,行政院也宣示,要透過組織改革讓安全更落實,也就是要在三年內讓台鐵走向公司化。目前台鐵公司化草案,已經送進行政院。不過這份草案也引起台鐵員工人心惶惶,工會揚言要抗爭,台鐵同時也大小事故不斷。

    到底在組織變革的同時,如何化解員工疑慮,也同時不犧牲行車安全。我們鄰近的韓國及日本都有先例。日本走過痛苦改革的34年,而韓國則是透過組織的多樣化及細分職責,讓鐵路事故件數減少超過九成。
    第70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3
  • AdminAdmin | 2021-06-02
    關鍵字:
    太魯閣之慟-火車之傷
    台鐵局在5月底公布太魯閣號意外事故共12人的懲處名單,最高層級到副局長記過一次,最重則是花蓮工務段長記一大過,與2018年的普悠瑪事故最高懲處層級到副局長,最重記一大過加上調職處分,共究責17名相關督導主管,懲處輕重相差無幾。

    事實上,普悠瑪事故的刑事案件還在法院審理,同時還有十多名家屬堅持不肯與台鐵和解,其中就包括當時事故死傷最重的董家。

    事故發生後,罹難者家屬需要更多關注,同時避免相同的悲劇重演。 一起來看,他們的生活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人生又要面對哪些挑戰與考驗?
    第70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76
  • AdminAdmin | 2021-05-26
    關鍵字:
    抗疫戰爭下半場
    現在全台灣都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雙北成了重災區,尤其近日除了每日本土確診案例激增,還有校正回歸的個案數也引發不少爭議。

    而這波疫情的相關配套不足,也造成民眾恐慌以及防疫缺口,例如雙北地區的採檢站不夠,讓已經出現疑似症狀的民眾每天跑來跑去,造成很多感染風險。另外輕症確診者到底要在家等或是到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一度也造成民眾的疑慮。

    目前雙北醫療量能緊繃加上醫療院所的群聚感染,可以說是目前防疫最大危機。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我們能不能守住這段關鍵期,安然度過, 現在的每一步作戰計畫都至為關鍵。
    第70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38
  • AdminAdmin | 2021-05-26
    關鍵字:
    當病毒進入社區
    台灣在本土案例迅速竄升之後,正式進入疫情大流行階段。一直以來採取的邊境管制、入境檢疫的措施,為何在這波疫情中失守?英國變種病毒有哪些特性,防疫上有哪些困難?透過第一線的疫調過程,可以發現這支病毒的傳播樣態。

    在這波疫情初期,彰化縣也一度陷入疫情升溫的危險當中,他們是如何透過疫調和不同於以往的防疫作為,初步緩解了緊張態勢。當病毒已經進入台灣社區,我們的防疫作為和監測系統又該如何調整。
    第70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

     

    HD x 350
  • AdminAdmin | 2021-05-26
    關鍵字:
    疫苗新藥面面觀
    國內疫情燒不停,各地紛紛出現搶打AZ疫苗的情況。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台灣民眾的疫苗施打率還不到1%,原因是什麼?

    而各國都在搶疫苗的同時,也積極在找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的新藥。其中,台灣研發製造的,中藥「清冠一號」傳出已被證實,對抗新冠肺炎輕症有效,而且還不會產生副作用,已經紅到海外,熱銷歐美國家。究竟這帖良藥的配方和功能是什麼?使用上有什麼禁忌?
    第70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27
  • 最前
  • 24
  • 25
  • 26
  • 27
  • 28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60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