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1-12-29
    關鍵字:
    【卓越大賞】獨立書店的生存禮物
    獨立書店的經營者堅持給愛書人一個閱讀的角落,不過經營書店挑戰不小。去年雙11電商促銷活動,有網路平台打出新書66折的折扣戰,引發國內四十幾家獨立書店在社群媒體串連歇業一天,呼籲出版產業正視出版品無止盡的折扣戰所造成的問題。也有出版社將出版品,從購物網站撤架,以表達不滿。

    不管是出版品或書店,都承載著文化的自由性與多樣性,一旦被價格跟銷售壟斷時,文化的自由與多元也會被破壞。獨立特派員要帶您走訪幾家獨立書店,他們有人將書店和居護所理念做了完美結合;也有全台唯一24小時的無人書店;更有人在多媒體世界中,不斷舉辦各種活動,嘗試幫獨立書店找出新的經營模式,讓願意買書的人,走進書店。
    第731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298
  • AdminAdmin | 2021-12-29
    關鍵字:
    【卓越大賞】壯壯的生日禮物
    您知道全台灣最年輕的獨立書店老闆幾歲嗎?還有一位國內血癌骨髓移植的資深專家,也是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的主任李啟誠, 他為什麼要用病人的名字開一家書店呢?

    獨立特派員帶您到花蓮,看看雨樵懶人書店主人李啟誠,他選擇開書店的時間及經營理念。還有一對在搶救七星潭行動中相遇、相戀,後來移居到花蓮的年輕夫婦Peggy和威任,為了陪伴自己及花蓮的孩子們長大,送給孩子壯壯一歲的生日禮物–孩好書屋,也讓壯壯成為最年輕的獨立書店老闆,書屋中跟海洋和鯨魚保育相關的書籍非常豐富。
    第731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05
  • AdminAdmin | 2021-12-22
    關鍵字:
    疫苗急先鋒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讓全球疫情再度升溫,為防堵Omicron變異病毒,台灣已經追加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相繼到貨,截至目前已累計到貨三千六百多萬劑。

    這場世紀之疫中,對抗病毒,世界各國不只搶疫苗,另外在BNT和莫德納疫苗的冷鏈保存也是很大考驗。新冠疫苗的保存條件各有不同,除了AZ是在2-8°C可保存在一般疫苗冰箱,冷鏈不是問題。但其他像莫德納要-20°C,而BNT則是-70°C,之前台灣並沒有大規模極低溫的儲存配送經驗,這次疫情發生,也考驗台灣的醫藥冷鏈技術。

    由於BNT和莫德納這種mRNA疫苗的穩定度低,需要在極低溫的冷凍下保存,一旦過程有任何溫度變化不符合標準,疫苗就會受破壞、失效。因此在過程中,從機場到物流中心,經保存 解凍 再到醫院,如何全程不斷鏈,就是一個很大挑戰。
    第73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81
  • AdminAdmin | 2021-12-22
    關鍵字:
    林下經濟在部落
    108年4月「適地發展林下經濟」政策正式上路。透過申請,農民在林地可以適度經營段木香菇和木耳、林下養蜂以及金線蓮等高價值經濟作物,讓山林經營不再只有單一「造林」這項產業。

    位於台灣南端的牡丹鄉,在去年就決定以林下經濟做為地方創生主軸,選定段木香菇以及林下養蜂來進行部落創生。一起看看,林下經濟的概念是什麼?以及林下經濟為位處山林的原鄉部落帶來哪些改變?
    第73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63
  • AdminAdmin | 2021-12-22
    關鍵字:
    看海的書店 太平青鳥
    2021年10月下旬出現一間可以看海、擁有全國最美視野的獨立書店–太平青鳥。它是由廢棄的太平國小重新打造成獨立書店,書店就位於基隆市的地標旁,不只被視為是翻轉城市的起點,也是踏入基隆市的開始。

    在太平國小還沒有提出廢校構想之前,基隆市政府都發處已經為未來的城市翻轉,拜訪過學校,並開始跟社區對話,讓居民了解社區的特色與美,同時也讓太平國小在廢校後,從一開始構想中的城市閱覽室,經過五、六年翻轉醞釀,最後由「青鳥」飛進「太平」。
    第73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10
  • AdminAdmin | 2021-12-15
    關鍵字:
    公投的是非和選擇
    台灣在2004年舉辦第一次公投,不過當時公投設定門檻太高,即使投票結果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也因為投票率沒有過半而遭到否決。因此立法院在2017年通過修法,將提案、連署和通過門檻大幅降低,同時也將公投綁大選明文入法。打破鳥籠之後,2018年公投果然成了公投有史以來成案數最多的一次,而且10個公投案裡有7個通過,不過在這其中也造成一些選務問題,於是公投法後來再修,改成與大選脫鉤。

    而在今年的四項公投提案中,由國民黨立委江啟臣發起的「公投綁大選」,提出的理由是公投綁大選能提高投票率,並降低行政成本。然而究竟公投綁不綁大選是否會影響民意表達?除了投票率,公投最大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第729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90
  • AdminAdmin | 2021-12-15
    關鍵字:
    疫情下旅館求生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灣旅館業大受重擊。雖然去年6月之後,台灣疫情一度趨緩,瞬間引爆一股報復性出遊潮,讓國旅市場和旅館業者迎來前所未有的榮景。不過今年5月底,本土疫情突然變得嚴峻,旅館業再次進入寒冬。疫情兩年起伏下來,旅館業者大多入不敷出,不少老字號飯店,以及許多知名的大型財團或連鎖飯店,也都不敵嚴重虧損,相繼宣布結束或暫停營運。

    目前台灣疫情雖然趨緩,國內再一次迎來旅遊熱潮,不過國境尚未開放,以國際旅客為主的都會區觀光飯店,現在都還看不到營運回溫的前景。危機當前,業者要如何改變經營模式,在後疫情時代裡,尋求生機呢?
    第729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64
  • AdminAdmin | 2021-12-15
    關鍵字:
    他們的異視界
    台灣多數人都有驗光配鏡的經驗,但是驗光是極為複雜的專業知識,並不是一般在眼鏡行所看到的,誰都可以使用的驗光機器,就能夠檢查出正確的度數。在台灣有一群人,成立了低視能防盲學會,他們分別有眼科、視覺障礙和驗光專業,協助低視能患者進行視覺評估找到適合的輔具。不過,這些患者未必都能接受到最專業的協助,因為不是每個輔具資源中心都有驗光人員的配置。現有的制度存在什麼問題?
    第729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羅盛達

     

    HD x 338
  • AdminAdmin | 2021-12-08
    關鍵字:
    前進北極
    全球暖化造成極地冰川快速融化,一直是全球科學家在努力解決的課題。台灣的地科界在11月下旬,首度將他們在北極圈進行跨領域地震站布設、觀測到的第一手冰震資料在波蘭舉行的「國際極地研討會」 發表分享,也成為研討會關切的焦點。

    這次的冰震研究,是中央大學地科院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在北極進行的第一次跨領域合作。過去到北極圈進行研究不難,但是在全球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 這支台灣的北極探險隊,是如何通過一關又一 關檢疫考驗,橫跨7707公里,挺進北極圈?

    台灣這次在波蘭極地研究站周圍的兩條主要冰川,擺了38部地震儀,進行22天的地震資料觀測,不僅對極地研究站,長期進行冰川水文、水位變化、冰川快速退縮,提供過去沒有的第一手監測數據外,也讓台灣到北極進行地震、冰震的研究跨出重要一步。
    第72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38
  • AdminAdmin | 2021-12-08
    關鍵字:
    隱者地圖
    有些人的生命一時失落,不代表再也沒有機會重拾日常,紀錄片《隱者地圖》, 探訪城市的角落裡,有些人因為失去工作,或家人遺棄,而流落街頭、居無定所、三餐不能溫飽。像是小梅姐和順福哥,因故成為獨居老人及城市街友,他們對人生充滿絕望,一度認為人生不再有機會,直到參加了楊兆琪等人成立的另類城市導覽計畫,讓他們這群隱身在城市角落的人,重新感覺有了新的人生。
    第728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59
  • AdminAdmin | 2021-12-01
    關鍵字:
    阿嬤家.再出發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去年在各種壓力下熄燈休館後,在11月26日重新開館。暫別一年後,新館以性別暴力防治暨人權教育基地的定位重新出發。我們透過鏡頭帶您走訪這座博物館,看看博物館有哪些別出心裁的展出方式,以及未來要努力的倡議內容。
    第72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67
  • AdminAdmin | 2021-12-01
    關鍵字:
    邊境開放的難題
    上個月初,南非出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它命名為Omicron,並列為高關注變異株,接著許多國家都對南非及周邊國家發布旅遊禁令,變種病毒的出現為疫情發展投下許多變數,也讓各個剛開放邊境的國家突然手忙腳亂。

    而因應春節返鄉潮,12月14日開始,入境台灣也將展開春節專案,除了一律隔離14天之外,如果家裡同住者有打滿兩劑疫苗,或者入境者本身也打了疫苗,就可以選擇10+4或者7+7方案,住完防疫旅館後回家隔離,不過同住者也必須快篩,並且加強自主健康管理,不能到人潮聚集處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這項新措施不但考驗入境者跟同住者能不能遵守規定,也是台灣邊境政策的試金石。到底面對多變的疫情,台灣要打開國門必須有哪些條件?又該如何降低社區感染風險?
    第727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3
  • AdminAdmin | 2021-12-01
    關鍵字:
    國產材的前世今生
    台灣森林覆蓋率高達60%,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但木材自給率卻只有1%,國內每年木材使用量大約需600萬立方公尺,幾乎全仰賴進口。

    這是因為我們早期歷經大伐木時代,大規模砍伐造成山林浩劫,為了彌補傷害,1991年政府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連帶人工林的採伐也跟著停擺,製材產業迅速萎縮。

    為了提高國產木材自給率,林務局將2017年訂為國產材元年,要在10年內將自給率提升到5%,不過國產材的砍伐及運輸成本高,在市場的價格和品質,根本難以和進口材競爭。

    響應政府政策,近幾年一些國內製材廠從原本進口國外原木到轉而使用國產材,從原木家具到文創,老工廠藉由創新與設計,讓國產木材貼近大家生活,希望用工藝技術創造國產材的價值。
    第727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53
  • AdminAdmin | 2021-11-24
    關鍵字:
    手動輪椅認證記
    在國內被列為一級醫療器材的機械式輪椅,也就是俗稱的手動輪椅,原本在上市販售的許可申請過程中,並不需要附任何檢驗認證的文件,導致許多劣質產品大量傾銷到國內市場,也衍生出產品容易損壞,甚至造成使用者受傷的情況。

    為了保障消費安全,從去年開始,手動輪椅都必須檢附通過檢驗的認證文件,才能申請到販售許可。這個立意良善的措施確實阻擋了劣質產品進入台灣市場,不過卻也導致有部分高階產品無法進口。其中問題出在哪裡?
    第72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70
  • AdminAdmin | 2021-11-24
    關鍵字:
    在他的獎牌中迷惘
    為國爭光的國手,是個人及國家的榮耀,不過每一位國手競逐獎牌的過程中都有著自己的心路歷程。油漆裝潢國手劉峙亨經過多年努力,經歷多次休學,終於代表台灣參加技職界的奧運–國際技能競賽得資格。劉峙亨在夢想成真的時刻,卻對自己奮力爭取的一切產生迷惘,導演潘信安、陳晏瑋耗時四年記錄的《在他的獎牌中迷惘》, 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技職教育的養成及努力。
    第726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13
  • AdminAdmin | 2021-11-17
    關鍵字:
    換臉危機
    科技的進步帶來便利與商機, 卻也像兩面刃般, 如果被有心人誤用就成了犯罪的工具。上個月刑事局宣布破獲–知名網紅小玉以AI Deepfake深偽技術,將藝人或網紅的臉移植到色情影片上,在網路提供付費觀看,一年多來有超過百人受害、不法獲利高達千萬元。

    深偽技術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發展,原本是用來做影視作品,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卻被應用在犯罪上,這次是假造情色影片,未來甚至可能用來詐騙、甚至危及國家安全。行政院也因此宣示要在一個月內提案修正刑法,防範深偽科技帶來的犯罪問題。
    第725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0
  • 最前
  • 20
  • 21
  • 22
  • 23
  • 24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9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