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2-03-23
    關鍵字:
    基隆捷運開去哪
    行政院拍板基隆捷運,將投入425億,興建從南港到八堵的中運量捷運,全長16.5公里,設置13個車站,目標要在2032年4月完工。

    等了20年,基隆人終於等到一條捷運,不過我們實際走訪基隆,每天通勤台北的民眾,對於新捷運的搭乘意願都很低。主要原因是捷運第一期路網只蓋到八堵,要到基隆市區還得轉車,轉乘路線也問題重重。而學者更預估,沿線的人口、經濟規模都不足以支撐一條捷運。在大部分路線都跟台鐵平行的狀況下,未來不但給跟台鐵搶旅客、還將面臨嚴重虧損的命運。
    第74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10
  • AdminAdmin | 2022-03-23
    關鍵字:
    我的性別,誰做主?
    跨性別者,是指在男女二元性別的框架下,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和自我認同的心理性別不一致。而這樣的狀況,過去被認為是心理疾病,但在2022年開始生效的WHO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指出,這是人類多元性別的現象,除去了跨性別者的負面標籤。

    事實上,大多跨性別者都希望更改身分證上性別,因為法律認定的性別,攸關他們在社會中的各種權利及義務。只是台灣現行法令規定,跨性別者必須經過性別重置手術,摘除性器官,才符合更換身分證性別的資格。

    但問題來了,既然跨性別現象不是病,為何要強迫他們動手術?根據了解,有幾個歐美國家,已經通過跨性別者免術換證。但台灣政府和民眾卻會擔心,若跨性別女性沒有摘除性器官,自由進出女性專屬空間,可能造成性犯罪。但這樣的擔憂是否合理?性別重置手術是唯一的解方嗎?
    第742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285
  • AdminAdmin | 2022-03-23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豐富生活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會有更多比例的長者需要照護,但與其讓照顧成為沉重壓力,不如思考如何讓長者能有對生活期盼的動力,而能適度照顧自己也支持他人。

    在比利時及荷蘭推動許多新方法,找出每位長者的生活期待,陪伴長者做長者們覺得重要的事情,這些執行起來並不容易。但如果願意花心思研究,再調整照顧流程與編制,卻能達成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雙贏。
    第74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71
  • AdminAdmin | 2022-03-16
    關鍵字:
    俄烏開戰 人民的抉擇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成了戰場,全世界都受到影響。面對擁核自重的俄羅斯,歐美各國避免直接軍武介入,逐步加強制裁力道,謹慎應對,避免挑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學者觀察,歐洲東部幾乎每十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衝突,停火只是為了累積下一次再奪取更多資源的準備。

    現在200多萬的難民快速進入歐洲,為歐洲帶來人道救援的重大挑戰。獨立特派員專訪兩位在烏克蘭的人權工作者,他們有人因為人權工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必須逃離首都基輔,躲到相對安全的烏克蘭西部,但因為靠近俄羅斯邊界,仍時刻感受到戰爭的威脅;有人則選擇留在基輔,投入醫療團隊,希望自己能盡分心力。
    第741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298
  • AdminAdmin | 2022-03-16
    關鍵字:
    第七都的選擇題
    日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議題,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不反對,苗栗縣長徐耀昌則主動表態,應該把苗栗也一同併入。

    只是,三位縣市首長的心中,各自有合併的條件跟藍圖。到底竹竹併,還是竹竹苗併好?怎麼併比較合理?而合併之後可能衍生的問題,例如地狹人稠的台灣是否需要第七個直轄市?還有資源是否過度集中在直轄市呢?
    第741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47
  • AdminAdmin | 2022-03-16
    關鍵字:
    友善失智協尋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腳步加快,失智人口逐步攀升,很多家庭都面臨家中失智長輩出門後,卻找不到路回家的挑戰和擔憂。

    警政署最近通令各地警方要重視失智協尋,但怎樣找人,卻是門學問,遇見失智者該有什麼態度,如何應用失智知識來因應,都需要努力。因此警方收集個案影片檢討,嘗試新的訓練,希望未來警方和民眾有效配合,能預防走失,即使走失,也能降低不幸,讓失智者再次回家。
    第74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80
  • AdminAdmin | 2022-03-09
    關鍵字:
    福食解禁
    2011年日本311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福島核災,當時全球包含台灣,有55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

    不過在過去幾年,由各國專家學者進行的風險評估調查以及檢驗報告後,到目前為止包含美國、加拿大、紐澳等,已經有41個國家完全解除管制。另外像韓國則是禁止部分品項輸入,歐盟以部分產品必須提供輻射檢驗證明的方式有條件進口。之前只剩台灣和中國採全面禁止福島及周邊地區食品進口,今年2月8日台灣也宣布有條件解禁11年的禁令,政府以三原則、三配套把關福食。在國際貿易與食安管理,台灣如何取得平衡?
    第74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66
  • AdminAdmin | 2022-03-09
    關鍵字:
    族群創生–細說雷公火
    台灣東部的花東縱谷,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不僅盛產好米,也是台灣原住民文化最多元的地區。

    每年12月農忙之後,位在關山鎮的電光社區會舉辦「電光農村趣」的慶典,內容有阿美族對抗清兵的「雷公火之役」戲劇表演,也有由部落裡的阿美族與客家居民共同參與的巴歌浪完工宴。

    近年來,「電光農村趣」從一個原本社區同樂的規模,逐漸轉變成當地頗為知名的文化盛事,吸引許多外地觀光客參與。

    究竟,電光部落如何透過舉辦慶典來跨越族群藩籬,凝聚村民,展現部落多元文化內涵?而其中又曾遭逢什麼樣的難題呢?
    第740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341
  • AdminAdmin | 2022-03-09
    關鍵字:
    社區‧共生‧我的家
    過往農村社會雞犬相聞的時代,往往只要家裡有事,左鄰右舍都會彼此幫助,這樣互助的精神,如果在現在的社區營造形式來看的話,是一種共生的概念。透過社區所建立的平台,以及各種服務模式,社區居民可以彼此互相幫助,是共生社區最主要的精神。

    我們要透過報導帶您認識目前最常見的跨代共生,以及發展中的跨群、跨域共生,看看這些社區的人如何互助生活。
    第74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

     

    HD x 292
  • AdminAdmin | 2022-03-02
    關鍵字:
    解封之路
    這幾個月隨著疫情逐漸趨緩,歐洲、澳洲、亞洲等許多國家,都陸續宣布逐步開放邊境,甚至進一步解除國內的隔離檢疫政策。

    台灣因為本土個案相對穩定,第三劑疫苗普及率上升到五成之後,也將放寬商務客入境限制,入境檢疫天數也從十四天縮短成十天,未來還會視疫情再縮短。邊境逐步開放,意味著外國觀光客來台、及台灣民眾出國旅遊都已經可以期待。

    但隨著開放的腳步,未來本土確診病例勢必增加,台灣的醫療體系、還有民眾防疫生活、面對病毒的態度,都得預做準備。
    第739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09
  • AdminAdmin | 2022-03-02
    關鍵字:
    2022南韓總統大選特別報導
    |補充更新資訊:
    3月3日早上,南韓總統大選倒數六天傳來震撼彈,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錫悅與國民的黨候選人安哲秀,閃電宣布整合,由尹錫悅出馬,兩黨將於選後合併。

    南韓總統大選,也將在3月9日登場。由於疫情重創民生、房價飆漲、執政黨又接連爆發性醜聞,讓不少民眾失望。各項調查顯示,支持「政權輪替」的民意,大概都在六成上下。

    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派出京畿道知事李在明,主打「再創」新政權,來切割執政包袱,並形塑強悍執行力與改革形象;保守派的國民力量,由前檢察總長尹錫悅出馬,猛攻文在寅無能,打出「政權審判論」。而進步派的正義黨,由國會議員沈相奵出馬,主打「一週工作四天」,也重視環保與性少數者權益;國民的黨安哲秀,以「第三勢力」起家,遊走於進步與保守派,企圖爭取支持。尹錫悅與安哲秀兩人,原本有意整合,卻總是破局,讓李在明與尹錫悅形成兩強爭霸,選情緊繃。
    第739集
    文字:
    楊虔豪 / 攝影:楊虔豪

     

    HD x 256
  • AdminAdmin | 2022-03-02
    關鍵字:
    我的人生敗部復活
    遭遇重大打擊之後,人生會變成什麼模樣?鍾宛貞在29歲時罹患腦瘤,一夕之間,人生全變了調。腦瘤壓迫到視神經,讓他近乎失明,連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

    他曾經想放棄生命,但是在家人的陪伴之下,不但走出人生的低谷,失明後的人生,反而更加開闊。考社工師、讀博士班,還和夥伴成立了協力車隊,帶視障者走出家門,參與戶外活動。然而在一切看似璀璨的人生之際,他又遭逢了人生的重大挑戰。一起來看看鍾宛貞的故事。
    第739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288
  • AdminAdmin | 2022-02-23
    關鍵字:
    夜市生存戰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重創台灣觀光還有餐飲業,許多商店關門,很多市場更是重新洗牌。

    今年台北燈節選在士林舉辦,讓整個士林商圈和夜市又湧現滿滿人潮。其實這次台北市政府首次將燈節移到士林,就是希望透過每年燈節所帶來的四百萬人潮,能夠藉此活絡、帶動已經出現嚴重倒店潮的士林商圈。

    燈前節獨立特派員記者實際走訪發現,在沒有國際觀光客之後,整個士林商圈嚴重衰退,一整排店面招租,就算假日,街上也非常冷清。

    士林夜市之前有部分業者為了搶快錢,不顧品質,惡意提高價錢,鬧出不少消費糾紛。北市府希望能透過舉辦燈節活動提振商圈,不過是否能藉此扭轉民眾對士林夜市的負面形象呢?
    第738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34
  • AdminAdmin | 2022-02-23
    關鍵字:
    池上斷層故事
    大年初四,新竹一小時之內發生連續六震,兩天狂搖十二次,震得大家有點心驚;年後,東部更是每兩、三天,就有一次地震發生。

    要研究地震的最新動向,都得靠地震觀測網的監測與收集資料。獨立特派員曾針對歷史上發生大規模地震的活動斷層監測做了系列報導,今天我們要繼續跟著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腳步,到台東池上鄉的池上斷層。

    池上斷層是全世界位移速率很快的一條活動斷層,台灣地科界在這裡記錄到斷層潛移的觀測資料,累積相當豐富的科學數據。其中有位功不可沒的法籍地質學家安朔葉教授,他從1981年開始,每年到台灣進行研究,讓池上活動斷層成為國際地震研究重點之一,池上鄉的地牛故事館也特別收藏他當年來台灣進行田野調查的手稿,紀念他為台灣所做的一切。
    第73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13
  • AdminAdmin | 2022-02-23
    關鍵字:
    寵物保險 不保險?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年新生兒的登記數量,累計至9月止,約有11.2萬人;但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卻統計出,同一期間內,全台貓狗新增認養登記數量,卻高達15.8萬隻,正式超越新生兒登記數量。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變遷,寵物逐漸成為家庭重要陪伴者。和人一樣,寵物的醫療費用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寵物沒有健保,所以台灣寵物險的需求,這幾年都呈倍數成長。

    不過比起先進國家,台灣寵物保險市場的發展仍較為落後,業者也還在摸索怎麼設計出適合台灣社會的保單。目前台灣寵物保險的制度如何?有哪些條款可能發生爭議?
    第73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74
  • AdminAdmin | 2022-02-16
    關鍵字:
    火災後尋安居
    高雄去年底發生了城中城大火,造成46人死亡、40多人受傷的重大意外,也再次暴露出弱勢民眾居住安全的問題。這些城中城的災民們現況如何?要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要如何兼顧居家安全以及生活便利的期待?

    高雄市政府災後盤點,需要輔導改善的建物多達一千棟,必須要逐一輔導,同時也需要民眾的配合及溝通。

    城中城受災戶的新去處是否有更安全?而面對老弱民眾快速增加,發生意外災害時逃生相對困難,一個更完整的安全網又應該如何思考配置。
    第73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87
  • 最前
  • 18
  • 19
  • 20
  • 21
  • 22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