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3-03-01
    關鍵字:
    住院共聘看護 行不行
    當家人住院時,為了照顧病患,不是全家輪流睡醫院,就是得花錢請看護。但找不到看護或無法負擔看護的費用,卻成為許多家庭的挑戰。

    獨立特派員曾製作專題,探討全責照護的需求。專題播出後,有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全責照護,提案很快就通過附議人數。經過四年的努力,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上路,全台有40家醫院參與,預計實施2800床。

    讓民眾住院,有機會可以共聘看護,比起自聘看護,減少一半以上的費用。衛福部預計試辦三年後納入健保全面實施。只是人從哪來,健保的財政問題如何解決,都是這項政策不能迴避的挑戰。
    第79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348
  • AdminAdmin | 2023-03-01
    關鍵字:
    逆轉糖尿病之島
    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資料顯示,全球有5.37億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在台灣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有250萬人,如果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等於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有研究發現,亞洲人因爲基因關係,罹患糖尿病的機率的確比歐美還要高,最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很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爲甜食吃太多,其實現代人飲食多偏向高熱量,容易造成體內囤積過多脂肪,也是造成糖尿病的主因。如何從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台灣人的糖尿病危機?
    第79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31
  • AdminAdmin | 2023-02-22
    關鍵字:
    土耳其百年強震
    土耳其強震已經超過2週,建築物全倒或震毀約30幾萬棟,連世界文化遺產「加濟安泰普城堡」也無法倖免。目前有四萬多的土敘民眾罹難,百萬災民無家可歸,比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傷亡還要嚴重。根據日本的地質調查單位透過衛星觀測分析,土耳其因為受到這次世紀地震影響,國土平均位移三公尺。

    土耳其大地震不斷,主要是它位處三大板塊地震交界處,境內有東安納托利亞跟北安納托利亞兩條大的斷層系統,分別超過500-1000公里長。這次重創土耳其的兩個強震,就發生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分支系統斷層上。

    回顧土耳其地震歷史,這兩大斷層系統都曾經有大地震發生的紀錄,加上又是屬於非常大型的滑移斷層,破壞集中在斷層兩側的建築物,才造成這次慘重的災情。強震之後,土耳其未來還有哪些挑戰?漫長的重建之路如何開始?
    第789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19
  • AdminAdmin | 2023-02-22
    關鍵字:
    工作犬的心理照顧
    這次土敘地震,台灣派出搜救隊協助找尋生還者。其中搜救犬坐貨艙,以及咬雞腿事件,引發大眾關注牠們的福利問題。去年二月,獨立特派員就製作過專題,探討工作犬的心理照顧,影片中的Emma就是這次咬雞腿事件的主角。

    牠從土耳其回來之後,立即參加IRO國際搜救犬的考試,通過了高級瓦礫搜救犬的認證。Emma是如何從一隻容易受到驚嚇的狗,轉變成為一隻在搜救過程中,展現自信的狗。這和牠的領犬員,願意在工作訓練之外,關注犬隻的身心健康有關,這也是一切訓練的基礎。
    第789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346
  • AdminAdmin | 2023-02-22
    關鍵字:
    俄烏週年 戰火改變的人生
    2022年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一年了。烏克蘭從一開始居於弱勢,奮力抵抗,到獲得西方國家聲援,甚至一度奪回部分領土。不過就在戰爭週年前夕,俄羅斯增兵烏克蘭南部及東部戰場,雙方目前持續僵持不下,還看不到戰火止息的跡象。

    這場戰爭目前已經造成數以萬計的軍人及平民傷亡,超過千萬難民逃往國外。獨立特派員訪問到從烏克蘭輾轉來台、目前在陽明交大就讀的兩位學生,以及堅持留在烏克蘭,協助救援傷患、記錄俄羅斯犯下的戰爭罪的人權工作者。他們有人失去了親人、有人見證了無數的傷痛、更有人決定奉獻一生向俄羅斯求償。一起來看看,戰火下他們人生的轉變。
    第789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53
  • AdminAdmin | 2023-02-15
    關鍵字:
    國防役起來
    俄烏戰爭讓人再次看到戰爭的殘酷,這一場21世紀的戰爭一打就快滿一年,面對台海關係緊繃的台灣特別有感。

    總統蔡英文宣布,從2024年開始,現行4個月的義務役役期,將恢復為1年,希望提升國家安全能量、充實台灣國防的防禦能力。國防部也提出,加強一年義務役的練習內容,強調未來義務役服役一年,會有扎實訓練,有效提升國軍戰力。

    不過國防部在場地、人才規劃上是不是有足夠的訓練量能?如何確保一年義務役精實訓練後,能執行保家衛國的任務,都引發不少討論。而首批要落實一年義務役政的94年次青年,他們有什麼話要說?
    第78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26
  • AdminAdmin | 2023-02-15
    關鍵字:
    鋼鐵農夫
    農業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幾乎是世界性問題。因此如何透過創新科技,研發具省時、省工、省力的智慧機具,也是各國解決農業缺工,改善農民職業傷害的目標之一。

    舉例來說,日本農林水產省為了因應農村高齡化,特別訂定善用機器人與穿戴式動力機具策略。除了解決缺工,也改善日本農民的職業傷害。

    因應智慧農業的發展,這幾年也有大學團隊投入研發,包括為果農研發設計穿戴式省力機具,以及水蓮種植、採收與清洗機具的開發,還有自走式的噴灑車。除了為農民開創新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吸引年輕族群進入農業。
    第78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58
  • AdminAdmin | 2023-02-15
    關鍵字:
    粉古早味
    說到蓮藕粉這個古早味,大家想到的產地可能是台南白河。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嘉義牛斗山農民製作純手工藕粉歷史悠久,到現在已經超過四十年。二十年前,洗藕粉的戶數曾經高達數十戶,隨著時代變遷,這項純手工產業目前只剩下六戶。

    做藕粉繁瑣耗時,得經過清洗、榨汁、瀝渣、洗粉、沉澱、抓沙,曝曬等程序。當許多藕農不再看好,卻有兩戶農家能傳承到第三代。

    年輕一代遵照阿嬤的古法做出純正藕粉,雖然無法大量生產,卻因著這分用心而溫暖的古早味,受到老饕的喜愛,曾經銷售到香港和日本。

    但是這兩年受到疫情、俄烏戰爭影響,造成全球肥料上漲、基本時薪也上漲,加上極端氣候嚴重衝擊作物生產量,傳承三代的兩戶農家該怎麼突破內外環境夾殺,將流傳半世紀的粉古早味永續經營下去?
    第788集
    文字:
    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

     

    HD x 254
  • AdminAdmin | 2023-02-01
    關鍵字:
    滑掉學習力
    低頭滑手機,似乎已經是日常生活風景。但如果孩子從小就是低頭族,帶來的副作用將超乎你我的想像。

    獨立特派員走進南投縣人和國小,從學校望過去,群山環繞,一旁就是濁水溪,環境相當優美。但過去有很多學生對好山好水的大自然環境毫無興趣,他們沉迷在手機、平板或筆電的世界當中,學習的專注力就跟現在流行的短影音一樣短,因此成績全面倒退。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國小一年級的新生,連五個字都很難跟著複述一遍。不只如此,孩子的體能日趨下降,親子關係衝突不斷、降至冰點。老師、家長以及學生自己本身都驚覺:學習能力就在滑手機的過程中也一併滑掉了。為了擺脫手機網路成癮,師生與家長展開了一場將近四年的長期抗戰!
    第786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HD x 345
  • AdminAdmin | 2023-02-01
    關鍵字:
    現代方舟 保種中心
    人為活動干擾、加上氣候與環境變遷,許多物種正逐漸消失,甚至滅絕。這是全球最嚴重的危機之一,近年來,各國紛紛展開保存物種計畫,保種,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競賽,台灣也沒有缺席。

    你知道全球規模最大的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就在南台灣的屏東嗎?獨立特派員特別前往屏東的保種中心,跟著植物獵人洪信介先生,記錄他在野外採集的工作實況。一起來認識這一群肩負地球永續重任的保種鬥士。
    第786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295
  • AdminAdmin | 2023-02-01
    關鍵字:
    現代方舟 小蘭嶼計畫
    李家維教授,對地球生命與自然萬物充滿熱愛,除了建立保種中心,也將熱情投注在復育自然生態。保種中心做的是異地保種的工作,最終這些物種要再種回原生地、重建自然。

    李家維教授選定小蘭嶼為演練重建自然的試驗場,積極推動蘭嶼計畫、復育小蘭嶼,兼顧動、植物類群,邀集各領域的研究人員加入。科博館自1996年起就在蘭嶼展開研究,25年來累積不少自然資源調查報告,希望蘭嶼能再重現蘭花之島的風貌。
    第786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265
  • AdminAdmin | 2023-01-18
    關鍵字:
    【卓越大賞】車界帝寶專利戰 車主篇
    日前,一場汽車零件專利侵權官司,恐怕會影響消費者權益和產業發展。車燈零件大廠帝寶工業,因為製造了一款副廠車燈,遭德國賓士汽車原廠提告侵權,二審宣判帝寶侵權認定,須賠償1812萬元。不少消費者和相關業者擔心,如果這個案件成為判例,不但會對台灣汽車零件產業帶來衝擊,還會讓消費者往後買不到副廠零件,必須得選擇比較昂貴的原廠零件。

    消基會表示,保護原廠專利權雖然重要,但讓車主購買零件時有其他平價的選擇,才符合消費者權益,因此呼籲政府增訂維修免責條款,讓汽車維修市場更公平。到底,這場專利侵權官司會如何影響消費者的權益?原廠和副廠零件又有什麼不同?
    第78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60
  • AdminAdmin | 2023-01-18
    關鍵字:
    【卓越大賞】車界帝寶專利戰 產業篇
    賓士汽車原廠控告帝寶侵權一案,不但攸關消費者的權益,對產業也有極大衝擊。台灣的汽車售後維修零件業,通稱After Market,AM產業,也就是副廠零件生產,是台灣的隱形冠軍之一。AM產業每年出口額高達2000多億台幣,台灣許多龍頭供應商相當有競爭力,在全球市占率八成以上。

    因此,賓士汽車原廠控告帝寶侵權一案,不但受到高度關注,更引發了台灣是否設立維修免責條款的爭議。而這個條文的修訂,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國際經貿、產業發展與消費者保護等諸多面向。

    目前有維修免責條款的國家,有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國。究竟台灣需不需要維修免責條款?條款的修訂又存在哪些問題?
    第78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85
  • AdminAdmin | 2023-01-18
    關鍵字:
    【卓越大賞】你的垃圾 我的風險
    近幾年各縣市清潔隊員招考,往往吸引許多民眾參加考試,尤其近年疫情讓不少產業受到重創,清潔隊員不受景氣影響、工作穩定成了最大誘因。不過,清潔隊員其實不算公務員,而是公家機關聘僱的勞工。而清潔隊員的工作除了民眾每天都會接觸的家用垃圾清運,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獨立特派員帶您拆解垃圾清運的過程,實際感受清潔隊員工作的辛苦與風險。
    第78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69
  • AdminAdmin | 2023-01-11
    關鍵字:
    機場工人之怒
    農曆春節不少人安排了出國計畫,也迎來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慢慢復甦,不過最近桃園機場卻很不平靜。因為不滿年終獎金不如同集團的長榮航空,長榮航勤在跨年連假集體請假,造成長榮航班大亂;而華航旗下的桃園航勤,也一度因為團體協約協商破裂,醞釀在春節罷工。

    在資方讓步後,桃園航勤工會已經取消春節罷工計畫,長榮航勤也加碼多發四萬元的年終獎金,希望勞工別在春節期間,再次集體請假。這群負責機場地勤業務的勞工,包辦行李托運、航機導引等機坪業務,體力負荷之外,過去兩年也在第一線面對疫情的衝擊。到底為什麼在觀光復甦的時候,勞資爭議一觸即發?這群機場做工的人,究竟面對那些困境?
    第78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239
  • AdminAdmin | 2023-01-11
    關鍵字:
    百年蛻變 歌仔戲
    2022年可以說是歌仔戲榮耀非常的一年。演員陳亞蘭,以電視歌仔戲作品《嘉慶君遊臺灣》,史無前例的以女性演員奪下第57屆金鐘獎的最佳戲劇男主角獎;一樣是電視歌仔戲的《孟婆客棧》,也奪下金鐘獎戲劇類節目創新獎。歌仔戲三個字襲捲各大媒體版面將近兩個月,好不熱鬧。但在金鐘加持、熱鬧過後,看歌仔戲的人真的有多起來嗎?這個台灣本土發展起來的百年表演藝術,還有下一個百年嗎?
    第784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HD x 446
  • 最前
  • 10
  • 11
  • 12
  • 13
  • 14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7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