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5-03-30司法人權攝影:賴振元
暗巷那頭的光
最近這幾年以來,社會瀰漫一股躁動的情緒,街頭隨處可見一點點小嫌隙就引發口角甚至動手,兩性或家庭之間的暴力事件更是層出不窮,當然,弱者經常是女性。
早在1998年,台灣就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家暴防治法的國家,但在十六年後,家暴案件每年還在以8%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去年一整年將近有十萬件。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聯合國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曾經遭到性侵害或暴力對待。一位國際知名的女權鬥士,也就是經典劇作「陰道獨白」的作者—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日前來到台灣,以自身的故事鼓勵弱勢婦女勇敢的從痛苦中站出來。
台灣目前也有收容受暴婦女的庇護家園,裡面盡是一個個坎坷的故事,接下來的報導您會看到一個女性如何從家暴的陰影中一步步走出來,克服恐懼,學習自立。我們非常感謝故事裡的家榕母子,他們願意面對鏡頭,原因是當他們走投無路時,有人伸出援手指引方向,給了他們全新的開始,抱著這份感恩的心,家榕母子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彼此鼓勵、相互扶持。
第391集
文字:胡毋意 / 攝影:賴振元x 124 -
SystemAdmin | 2015-03-30醫療公衛攝影:羅盛達
靜坐的科學
許多民眾的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但心靈卻經常感到空虛,電腦手機打個不停,人際之間卻缺少實質互動,久而久之,身心失調的種種毛病就找上門。面對這種情況,有愈來愈多西醫開始研究整合性的生物醫學,楊定一就是其中之一。
醫療科技就算再進步,都不能改寫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強壯的身體從健康的生活開始,包括每天的飲食、運動和作息。自然界本來就可以提供所有生物生命所需的各種物資,只是被自以為聰明的人類給荒廢了,以為可以用人工方式來取代。
另外,修身也得修心,有安定的大腦才能讓身體循環順暢,如果心浮氣躁,身體很快就有反應。想要獲得健康,用錢真的買不到、而是要從自己的心念開始轉變。
第39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20 -
SystemAdmin | 2015-03-23藝術
戲台滾人生
這個星期獨立特派員要給您一點不一樣的,帶您滾歌仔。 歌仔是歌仔戲最原始的表演型態。百餘年前福建漳州地區民間流行的「歌仔」,隨著移民傳到蘭陽平原,當時農民閒暇之餘,三三兩兩會在廟埕、樹下以簡單樂器伴奏,唱小調自娛。後來加上動作,變成有角色有故事情節的曲目,這就是「本地歌仔」。
壯三就是台灣最早唱歌仔的社區。 壯三在哪?就是現在的宜蘭市東村社區,那裡有台灣唯一的民間歌仔戲團,壯三新涼樂團,1937年就有人在三聖宮開館授徒,1953年因為不敵專業的戲班子而解散。後來本土戲曲漸漸被重視,唱花旦的陳旺欉成立了「壯三新涼樂團」,學員中大多沒有舞台經驗,只是覺得好玩,沒想到唱出了名堂,。而在陳旺欉去世後,由他的兒子陳茂益接棒,前年被文化部指定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團體」,撥款補助。看起來一切都走上了正軌,但就在同時,也出現了波折。
第39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133 -
SystemAdmin | 2015-03-17醫療公衛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移動的自由
目前在全台灣,五樓以下沒有電梯的老舊住宅或透天厝全部有110萬戶,其中又以雙北市最多,雖然政府前兩年宣布可以增設電梯,但因為需要住戶同意,最多還得分攤幾十萬元金額,以致於目前只有七個縣市提出申請,通過的案件更是才個位數。
等到住戶年老了、或者行動不方便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上個星期我們報導,現在已經有部分縣市設立了輔具中心,出借免費的二手輔具,像是爬梯機、移位機等等,這些輔具都是進口的,價格高昂;如果能夠在台灣生產,應該可以降低不少成本。但為什麼國內廠商對這塊市場興趣缺缺呢?獨立特派員帶您實地去了解。
第38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155 -
SystemAdmin | 2015-03-17藝術攝影:鄭仲宏
衛武營 看熱鬧看門道
這些年來台灣一直在努力提升文化水準,在去年底台中歌劇院成為國際焦點之後,南台灣斥資101億的高雄衛武營、也將在今年底啟用。
原本的軍營先是變成公園,再蓋起國際級的表演中心,總共規畫了四個大大小小不同演出性質的廳院,可容納六千名觀眾。但是在表演團體正式登台之前,觀眾可能得先把觀念調整一下,在這個新穎高檔的場地看表演,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看免錢的。
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角度是、高雄未來還要繼續蓋流行音樂中心,新新舊舊的硬體加起來,要有多少夠水準的表演節目來支撐? 在美輪美奐的建築背後,表演藝術有太多面向的問題需要同時思考。
第38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61 -
-
SystemAdmin | 2015-03-09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天燈的異議
元宵節剛過,平溪天燈又是人擠人,今年已經舉辦第十七年了,國際知名,還被譽為每個人一生必遊的世界14大旅遊景點之一,讓不到五千人的平溪小鎮每天都幾乎是元宵節,每天都有人放天燈。
過去曾經因為煤礦場一個個關閉,小鎮沒落,但近年又旺了起來,居民很多都做天燈的生意,要不,就是賣吃的發觀光財。一個個的天燈寫上了祈福的字句,帶著人們的祝願升上天空,很美,但也給當地居民帶來莫大的危機,包括每天得清理掛在樹上、林子裡、河床和屋頂上的天燈的殘骸,鄉公所乾脆動員居民撿到五十個換一瓶醬油或洗衣粉,十個換一包衛生紙,但是最糟糕的是,常有天燈還沒燒完就掉下來引起火災。天燈究竟能保誰的平安?
第388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214 -
SystemAdmin | 2015-03-09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輔具幫幫忙
很多國家都進入了老年國度,臺灣再過六年高齡人口就將占五分之一,可以預見銀髮商機龐大,其中包括輔具市場。美國統計,42%的老人都需要使用。可是像助走器、電動代步車、移位機等大多不便宜,因此各國都在推租借服務。
各縣市包括台北市最近開始有輔具租賃服務,每個月花三千元就可以租到一台電動代步車,而且有專門的回收站,二手輔具經清潔消毒後,可以循環給下一個市民免費租用,真好,物盡其用。
不過,獨立特派員到一些縣市鄉鎮查訪的結果,輔具業務都是外包,資源沒法整合,倉庫裡經常堆放著滿新的器材,電瓶放著放著就會壞掉,只好年限到了等著報廢,讓很多需要的人反而求助無門。其實輔具的再利用不但有必要,維修服務還能提供工作機會,學到蹲下來為人服務,幫大家省錢,利人利己。
第38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50 -
-
SystemAdmin | 2015-03-03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外勞仙丹
今天我們要帶您來關心台灣農村老化的問題,我國農民的平均年齡為62歲,還能辛苦勞動多少年,我們的農業就快後繼無人!而為了紓解人力荒,政府就像當年開放外籍勞工一樣,準備在今年六月引進農業外勞,但是這樣的做法能夠有多少幫助?
獨立特派員最近走訪了好幾個農業縣市,觀察不同的農產項目,發現在農忙時節,缺工的情況的確非常嚴重。像是採冬茶,好的採收班就算高齡六七十歲,還是被搶著要,但現在他們開始擔心外勞進來會不會搶了他們的工作?也有茶農質疑,採收高山茶不是一年到頭,沒事做的時候誰來養這些外勞?看起來這項開放農業外勞的政策,受惠的是大農場和大企業,對大多數的小農來說,卻可能有害而無利。
第38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68 -
SystemAdmin | 2015-03-03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我是亮島人
台灣的原住民族已經增加到十六族,各族的文化有部分共通之處,但也有一些差異。考古學家2012年在距離台灣西北114海里的亮島,發現亮島人,證實是八千三百年前的南島民族,他們沿著大陸東南沿海一路來到亮島,也由此移入台灣!
講到這裡您許會好奇,亮島是個甚麼樣的地方?過去可能只有馬祖人,或被分派到島上服役的國軍才知道。這個島嶼歸連江縣政府管轄,位在東引和北竿兩個島的中間,雖然面積才0.4平方公里,軍事位置卻非常重要。島上地形險峻,四周的岩壁陡峭,海岸遍佈礁石,國軍長期在此部署一個步兵連,嚴守台灣西北的國防線。這兩年即使國軍大舉撤出金馬,亮島還是留下了部分守軍。也因為它的隱蔽性,讓台灣原住民的老祖先--亮島人得以安眠在這裡八千多年。
第387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55 -
SystemAdmin | 2015-02-24藝術攝影:周明文
農村潮世代
過年到哪裡走春好?很多人選擇到陽光燦爛的南部,除了有名的景點也不妨到農村逛逛,農業體驗是最近幾年很潮的活動。11年前有一群台南藝術大學的師生以農村為實驗場地,進行了一場空前的農村藝術大改造。
他們把阿公阿嬤年輕時候的照片拿來當裝飾,把豬舍、倉庫變身成展示場和學堂,還彩繪牆壁,叫老人家一起來畫,這些學生畢業後,索性留下來繼續做,還開公司,搞得更大,最後打出名號優雅農夫,吸引更多年輕人還有當地農民的第二代回來,一起創業,11年後土溝這個小地方成了台灣新農村的起點,也是潮世代的夢想發源地。
第38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69 -
SystemAdmin | 2015-02-24社福弱勢
流浪的貴婦
過農曆年很多人大年初一會上廟裡拜拜,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北港朝天宮、南鯤鯓代天府、大甲鎮瀾宮、東港東隆宮和萬華龍山寺是網友票選的五大廟宇,其中龍山寺很有意思,既是國際知名觀光景點,卻也並陳著遊民聚居與性工作者站壁的社會景象,一群國民美術畫家就愛上了這裡慈悲寬大的包容力。
很難想像,長期有七百個街友來來去去,每天住在龍山寺廣場的總有個三五十人,怎麼維持生活秩序?白天如何恢復觀光門面?獨立特派員花了一段時間採訪、觀察,這裡所有街友的家當只准一包,在警察來清場時,多的來不及帶走就會被扔進垃圾車。
住在所謂的龍山寺大飯店,街友有他們固定的床位,自己的作息方式,每個人都有一段埋藏心底的故事。街友當中最高齡的是顏阿嬤,一個洗車工女畫家常常下班後去探視他,給他帶吃的幫他梳洗,也成為畫中人物。阿嬤有家卻不想回去,寧可餐風露宿自在生活,跟勞工女畫家都因為對人生的豁達與甘願,成為忘年之交,他們在過另一種人生。
第386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賴勳毅x 113 -
SystemAdmin | 2015-02-24醫療公衛
數羊的日子(下)
過年放長假,很多人最想要的就是好好睡一覺,睡到自然醒,但是睡了幾天真的有辦法補足過去長年累積的睡眠債嗎?其實很難,因為每個人每天所需要的睡眠量是固定的,多睡的都是淺眠或做夢,可能越睡越累,尤其現在收假要上班了,恐怕疲累感馬上又來了。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大又習慣晚睡,睡眠品質通常很差,最方便的就是吃一小顆安眠藥,造成台灣每年用藥過量,而且安眠藥往往讓你無法察覺失眠的真正問題。有人或許真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有人可能睡覺前還在玩手機看電視看電腦接觸太多藍光與亢奮的激素,現在醫學可以幫你找出問題,調整正確的睡眠方式,這關鍵就在大腦!
第38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陳民紋x 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