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5-07-14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大型活動SOS
上個月底的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意外,帶給台灣社會無限的傷痛,但是在傷痛的同時,我們必須直視問題的癥結:也就是從政府到民間,對於大型活動的安全防備和緊急救護觀念是否足夠?
不只演唱會,許多體育賽事和園遊會也都是大型活動;一般人頂多會注意現場有沒有醫療站,對其他安全規畫幾乎是完全不了解。事實上,因為活動主題不同,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意外風險,事先做好專業的緊急救護計畫非常重要。不過很遺憾的,目前多數的大型活動並沒有對主辦單位有相關規範,參加民眾只能自求多福。
第40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89 -
-
SystemAdmin | 2015-07-07食品安全
找茶找碴
台灣人愛喝飲料,到夏天幾乎人手一杯,一條街上三五步路就有一家飲料店!說起來台灣茶的品質聞名國內外,但這些連鎖店為了節省成本,用的幾乎都是東南亞進口的廉價茶葉,再加入香料、糖漿和冰塊,就做成各式各樣的手搖杯。
但是價格低廉的東南亞茶葉,經常被驗出毒性持久的農葯殘留,喝進肚子裡的不只是清涼爽口,還有對健康的威脅。而從這個月底開始,政府強制規定手搖茶飲以及沖泡咖啡必須標示產地、咖啡因或果汁含量,讓消費者清楚辨識,進口商跟茶飲工廠也必須自主檢驗農藥和真菌,讓安全多一層保障。
可能有些觀眾朋友會想,自己泡茶總可以安心了吧,不過事實擺在眼前,市面上完全沒有農藥的茶葉,真的少之又少。獨立特派員今天就要帶您實地來找茶。
第405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李金龍x 122 -
SystemAdmin | 2015-07-07教育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留住漁光
台灣的新生兒出生率節節下降,今年九月入學的小一新生預估十八萬九千人,許多學校都面臨併校的命運。像是位在新北市坪林的漁光國小,因為學區人口外移,六個年級加起來只有十二名學生,小一更只有一人,這樣要怎麼上課呢?
過去,這個迷你型的漁光國小因為發展出特色教學,連續四年拿到教學卓越金質獎,還吸引四萬個外地學生來這裡取經遊學,但是最後仍然躲不過被裁併,成為坪林國小的漁光分班。即使如此,一位守著渔光十幾年的老師不願放棄努力,為了留住漁光精神,他想出一個誰來午餐的計畫。帶您一起去看看。
第405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130 -
SystemAdmin | 2015-07-07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超越22K
很多人憂心我們下一代的未來,22K的低薪已經是大學畢業生揮之不去的噩夢,而如果薪水一時之間拉不高,創業會是另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嗎?
大陸企業家--馬雲今年初宣布拿出一百億新台幣幫台灣青年創業,掀起一股討論熱潮,許多年輕人也對創業充滿了熱情。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一個由資深CEO和四個年輕人組成的老少配社會企業團隊,為18-22歲的年輕人免費打造開創力課程,透過為企業解決實務難題,讓年輕人獲得在校園裡學不到的寶貴經驗。相對地,在這段過程中,企業也對年輕人的創意和能力刮目相看!
第405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52 -
SystemAdmin | 2015-06-29司法人權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無照視光師
台北市教育局調查,中學生視力不佳者高達八成,很多人愛美不但戴隱形眼鏡,甚至是有顏色的瞳孔放大片,根據藥事法規定,隱形眼鏡是醫療器材,必須取得許可執照有處方籤有驗光師才能販售,但藥妝店、網路上到處都可以買得到,無人來管。
其實講到驗光師,這是個更嚴重的問題,一般人不察,他們根本無照,驗光人員法三十年躺在立法院就是過不了。你在眼鏡門市看到的配鏡人員,其實只是簡單的驗光驗度數。真正受過完整視光學教育的,全台灣只有九所院校,他們叫視光師,可以針對特殊視力做專業檢查和判斷,很可能幫一個因為後天受傷而視力受損的人找回光明,他們的專業卻始終在政商角力間被犧牲。
第404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41 -
-
-
-
SystemAdmin | 2015-06-22司法人權攝影:張智龍
離開國道之後
一年半前國道全面改為電子收費,一年一聘的收費員由高公局直接打包委託給遠通解決轉任問題,下個星期6月30日安置期屆滿,還在待業中的收費員怎麼辦?
他們持續了一年半,抗爭三十場,現在訴求是:要政府廢除約聘僱制度,這是老闆省錢而有彈性的作法,對勞工來說卻相對被剝削、沒有保障,也許過去勞工意識不高的年代,這麼做可以暫持解決產業人力需求問題,勞工也搞不清楚一年一簽的約對他們差在哪裡,但碰到產業型態轉變,被犧牲的第一個就是勞工。
遠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幫收費員轉任,但三成工作要求大學以上學歷、四成工作得有一年以上經驗,收費員的失業問題依然無解來,看看真實的故事。
第403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張智龍x 151 -
SystemAdmin | 2015-06-22人物故事攝影:張智龍
李宅傳奇
今年抗戰七十年,台灣人抗日或被徵召投入二戰,死了六十萬人,以當時不到三百萬人口來看,比例很高,其中抗日名將李友邦曾經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加入整個中國對日抗戰隊伍,他的妻子嚴秀峰在當地成立了四所台灣醫院,為軍民提供醫療服務。
戰後李友邦在二二八被誣陷而死,嚴秀峰當時還在獄中,發誓要討回丈夫的歷史地位,他整理出版史料與著作,舉辦學術研討會,也說服李家大家族,將故居蘆洲李宅古厝捐出來成為第一間民間的文化古蹟,2006年整修完成開放參觀。
嚴秀峰在十天前去世了,以一個外省媳婦能說服幾百位散落各地的李家族人,整體規劃、整修、開放、維護,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女性,讓蘆洲李宅傳奇重現。
第402集
文字:賴秉寰 / 攝影:張智龍x 123 -
SystemAdmin | 2015-06-22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攝影:周明文
殿堂的代價
台灣近幾年瘋文創,台北、台中、嘉義、花蓮、台南陸續把過去的酒廠、倉庫改造,成立五大文創園區,台南文創上週開園。這讓我們想起今年年初,被柯市府點名假文創的台北松菸,和市府簽下BOT案的富邦與承租的誠品,三方關係吵了好一陣子,現在看來好像已經偃兵熄鼓,但確實一把火照亮了文創的假象,究竟什麼是文創?有文藝氣息的包裝、創新的設計就是文創嗎?
回顧誠品25年,確實為台灣文創開出了一朵奇葩,2012年在香港開第一間海外分店,今年八月蘇州店也即將開幕,在台灣文創產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創作者都視它為指標,只要能進入誠品,代表受肯定,但是得付出相當代價,租金比一般高,還要有業績,誠品會抽成,一個月沒有十萬塊很難登堂入室。
再看看華山,也是政府委託給業者經營,但除了創意商店、特色餐廳,有多少真正被扶植的本地創作者?台灣的文創除了賺錢還是賺錢,美麗的外表如果缺乏靈魂,沒有跟在地有任何連結,恐怕徒具空殼。
第40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66 -
SystemAdmin | 2015-06-16人物故事
嬉皮俠骨梅心怡
在戒嚴年代,有個美國人梅心怡做過台灣人權救援工作,他來台灣學中文,認識彭明敏、李敖後才知台灣當時政治的黑暗面,因此他暗暗的建立起與外界連結的情報網,找美國朋友和世界人權機構支援台灣政治犯,和艾琳達一樣,可說是關懷台灣民主運動最早的國際友人,他一度被限制來台,最終還是因為對台灣民主有貢獻,拿到了永久居留證。
去年以古稀之齡他參加太陽花學運,遭到警方起訴,後來到醫院檢查確定罹患了間皮癌,知道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五月底他辦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預先和朋友告別,上星期6月8日凌晨他真的走了,留下了台灣自由的空氣。
第402集
文字:吳東牧 / 攝影:其他x 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