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3-06-03土地環境系列報導:送愛到遠方,台灣國際援助足跡攝影:周明文
達祖的美麗奇蹟
唸書是脫貧的機會
達祖小學復校
讓村民看到了希望
見證了美麗的奇蹟
智慧型手機正夯,在台灣持有率32%,你沒有,好像還真的有點落伍呢,但是調查有七成的青少年睡前必看手機,52%大學生在上課時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文明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就像一些少數民族因為傳統習俗文化,在接受文明的過程中產生偏差,他們來到都市反而迷失了,今天獨立特派員就將深入報導一個在四川一個在蘭嶼的故事。
中國四川涼山自治州都是大山,這裡有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還有其他13個少數民族,其中瀘沽湖遠近馳名,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人文風情是觀光客的最愛。就在湖畔有一所達祖小學,十多年前一度停辦,孩子因為跨區上學路途遙遠,失學的愈來愈多,幾個來這裡旅行的台灣人看到了,其中包括一個當年才22歲的年輕人林子閎,他們動員當地人一起為達祖小學復校。偏遠的大涼山什麼都缺乏,但重新啟動的達祖小學讓村民看到了希望。2009年,為了一句承諾,林子閎又回來了,並且從此留了下來,把觸角延伸到更遠的山裡,尋訪更多失學的孩子。他才三十出頭,為什麼寧願離鄉背井成為遊子?這背後有個動人的故事。
對被邊緣化、落後的大山、偏鄉來說,唸書是唯一脫貧的機會,因此達祖小學復校被視為瀘沽湖的希望工程,去年達祖小學拿到中國最美的鄉村教師團隊獎。不只如此,林子閎還把達祖的愛極大化,成立公益平台,希望在教育醫療方面,幫助更多大涼山的孩子。這一趟採訪,獨立特派員除了跟著林子閎的腳步往山裡頭跑,也看到達祖孩子特有的繪畫天份,還有,他們在學東巴文,要知道自己的民族、文化。我們問林子閎為什麼要把這些孩子的責任都揹在自己的身上,他說,只想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機會,做這些工作,讓他的人生更有意義。
第29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156 -
SystemAdmin | 2013-05-24土地環境
農村搞藝術
豬舍大變身 農村再生
農村美術館,你聽過了嗎?
講到美術館,都是一些登大雅之堂的空間,讓人覺得高高在上有點距離,但你聽過農村美術館嗎?
台南土溝是個小農村,十年前一群學生來這裡做社區營造的研究,卻從此離不了,他們和當地村民一起把豬舍大變身,改造成鄉情客廳、畫室和學堂,小小農村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藝術感,讓原本頹廢老化的農村一下子年輕起來,因為文化觀光帶來了遊客也帶來了工作機會,一些年輕人回鄉工作。政府說是十年內要花一千五百億,講了很久的農村再生條例,反而不及土溝村,花了十年經營出來的成果。
第29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155 -
SystemAdmin | 2013-05-24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
通用才好住
居住空間新思維 排除障礙
新設計概念 照顧高齡化社會
剛剛看到林君潔的故事,要為林爸爸林媽媽致上敬意,為這個孩子,他們一開始就把家裡改成了無障礙設計,否則大部分的身障者可能終身都被困在屋裡甚至一張床上。其實不只身障者,台灣老人越來越多,老舊的房舍如果沒有電梯、空間狹小,屋子裡可能有更多障礙,老人家一定出入困難,只好成天待坐家裡。隨著進入高齡化社會,居住空間和設施都應該要有新的思維,通用住宅就是從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不論小孩、老人、身障者,都能輕易使用。而這樣的設計概念就藏在你每天生活的細節裡。
第29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146 -
SystemAdmin | 2013-05-24教育攝影:周明文
逐夢世代 小巨人大夢想
像是拿到一把鑰匙 裝上了翅膀
打開了通往世界的門 他找到了自己的未來
台灣最近六、七年來,在談到身心障礙者權益時,出現一個新觀念叫「自立生活」。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什麼障別,只要你願意,可以像一般人自己選擇、自己負責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對超過一百萬的身障人口來說,自立生活是基本人權的尊重與提升。
今天逐夢世代就來介紹這位重要的推手。台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有111萬人,其中快20萬是重度障礙,可能一輩子要靠別人照顧,但實際上他們不是這麼想,他們要自立生活!唯一先決條件是要建立個人助理制度。從提倡到入法,台灣自立生活制度這幾年長出了一棵小樹苗,推手就是林君潔。君潔是成骨不全症患者,但他不喜歡人家這麼叫他。
從小別人用腳走路,君潔得坐輪椅,一開始求學時曾被學校拒絕,但他從不自卑。大學畢業了君潔決定離開父母的庇蔭,一個人跑到日本參加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領導人才的培訓,他形容像是拿到一把鑰匙,裝上了翅膀,打開通往世界的門,也找到自己的未來。原本要靠家人照顧,他卻跟父母鬧革命,搬出來自己住,甚至幫助其他身障朋友追求更人性化的獨立生活。
小小的君潔哪來這麼強大的力量?來看他的故事。
第29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130 -
SystemAdmin | 2013-05-17社福弱勢
校園重生記
廢校活化重重關卡 搖身一變溫暖的家
台灣少子化 熄燈的學校越來越多 如何讓廢棄的校舍重生?
台灣少子化,十年間小一新生少了34萬,每年都有小學熄燈,像神木國小今年七月就要廢校。全台灣現在閒置的校舍有203所,但只有五間完成活化,其他都成了廢墟,這是因為廢校活化有重重關卡,從地方政府提報到中央,要轉做醫療或社福用途都得經過內政部、衛生署、財政部等一一查核,程序冗長複雜。
日本同樣有少子化問題,但他們把幼稚園和養老院結合,做到老吾老幼吾幼,讓老人快樂,孩子也從小懂得怎麼照顧長輩。獨立特派員走訪了幾間廢校,有不同的收穫: 台東太麻里的多良分校變成老校友回來工作的木工坊,有一百年歷史的田寮國小成為星星兒的家。來看校園的重生!
第295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賴勳毅x 130 -
SystemAdmin | 2013-05-17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攝影:張智龍
花東守衛隊
地方要賺錢, 一定要蓋飯店?
花東基金四百億該怎麼用, 才能達到永續的目標?
最近墾丁悠活度假村惹出了一堆爭議,營運14年從來沒做過環評,有七成土地兩百多間客房竟然都沒取得執照,有人說這彷彿台東美麗灣翻版,都是財團搶蓋飯店,先建先賺。
但不同的是,美麗灣已經匯聚了民氣,花東有一群人來自台灣各地,長期守護東海岸,今天逐夢世代就來看看這些花東守衛隊。上個月四號,有一群人互不相識,他們在網路上號召,從台東杉原灣出發,沿著東海岸,花了17天徒步到台北,為的是要阻擋財團政府一味的開發風景區,除了美麗灣還有花蓮豐濱鄉的靜浦村。
年輕人比較有理想性,敢衝撞,沒有太多金錢包袱,才能在台灣延續了幾十年,以開發為主要思維的模式下,顛覆傳統。地方要賺錢一定要蓋飯店嗎?其實觀光財多半進了財團手裡,地方居民真正需要的是食衣住行以及教育、醫療這些基本需求。花東基金四百億該怎麼用,才能達到永續的目標?
第29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111 -
SystemAdmin | 2013-05-17司法人權攝影:賴振元
抗爭這條路
一連八天不吃不喝, 絕食193小時,
他們得到答案了嗎?
抗爭的路走了16年, 真的好長好長。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抗爭至今將近一年,上週這些年紀都已經七十的老人在絕食193個小時後,見到了勞委會主委,結束了這一波行動。一年來,他們曾經六步一跪到總統官邸前靜坐,在台北車站臥軌陳情,試過了各種抗爭方式,但問題仍舊沒有解決。
1996到98年間,包含聯福、福昌、耀元、東菱好幾個廠都面臨老闆跑了、工廠倒閉的命運,領不到薪資和退休金的工人組成自救會,當時也透過遊行臥軌等等方式陳情,為了趕快平息紛爭,勞委會以貸款名義把錢給了他們,卻埋下16年後今天官告民,勞委會跟他們追討貸款的紛爭,這一條抗爭路走了16年,好長好長。絕食者一連八天不吃不喝,絕食193小時,他們得到答案了嗎?在獨立特派員193個小時的紀錄中,讓我們試著找出真相和問題的解方。
第295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x 166 -
SystemAdmin | 2013-05-10司法人權
製糖季節
是為了保護什麼, 他們挺身而出?
他們企求的究竟是什麼, 以致他們奮不顧生?
路易西塔大莊園的一場屠殺 菲律賓糖工血淚至今未償
五一勞動節有兩萬名勞工上街頭,反對年金改革方案,認為繳多領少。同時關廠工人在絕食抗議193個小時後,終於見到了勞委會官員,結束絕食行動,但整個事件還要進一步協商。其實不只台灣,今年五一全球都不平靜,包括剛發生工廠大樓倒塌死了五百多人的孟加拉、還有土耳其、西班牙、希臘等國家的勞工都走上街頭,抗議工作條件惡劣,失業率攀升。為什麼現階段的工作環境與條件這麼糟?做為一個人應當有的基本工作權和居住權如何保障?
今天獨立特派員特別要帶您來看一部紀錄片,製糖季節,它是發生在2004年菲律賓一個大莊園的故事,這個占地六千多公頃的農場雇用了五六百人種甘蔗、製糖,有人就在這裡出生,一輩子全家人都是糖工,但是他們到頭來一週只能工作一天,算算領不到一美元,地主本來答應耕作十年後就會分土地給他們,但始終沒兌現,最後逼得糖工罷工抗議,卻引來一場地主和警察和政府聯手驅趕屠殺事件。這個事件引起各國人權工作者的關注,台灣也有人實地去瞭解去觀察,對台灣近年的人權活動有很大的影響。
第294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112 -
-
SystemAdmin | 2013-05-02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國家公園巡禮—黑琵的家
最年輕的國家公園
睜大眼睛尋芳蹤
國際嬌客在裡頭
台灣幾個國家公園最近提高了入園費,引起民眾不同的反應,有人認為門票太貴,但也有人認為為了保育生態,使用者付費是理所當然的。算一算,台灣幅員不大,卻一共有八座國家公園,為什麼要這麼多國家公園?每一個國家公園的特色和角色又是什麼呢?
獨立特派員將推出國家公園巡禮系列,帶您關心台灣國家公園面臨的挑戰,今天要從台灣最年輕的,卻擁有全世界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台江國家公園看起。黑面琵鷺全世界才兩千六百多隻,但每年九月都來台灣度冬的就有一千六百多隻,今年數量創20年新高,獨立特派員這個春天在台江國家公園捕捉到了牠們的身影。不過現在沙洲逐漸減少,可能帶來生態的災難。獨立特派員的觀察報導。
第29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43 -
SystemAdmin | 2013-05-02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
逐夢世代 施逸翔
綁布條 上街頭
和勞動者同陣線
追求兩公約理想國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這幾年勞動節都不平靜,因為台灣在高度經濟發展下貧富懸殊,市場向資方傾斜,底層的勞工階級更形弱勢。這幾天關廠工人再度聯合起來苦行、絕食,抗議勞委會提出的579方案:也就是利息、違約金雖然全免,但本金只給五、七、九成,關廠工人堅持這是他們應得的,一毛都不能打折。
今天逐夢世代要來看看跟勞工弱勢站在一起的一個年輕人,施逸翔。2004年菲律賓發生了一樁糖廠工人罷工遭到血腥鎮壓事件,當時糖工每周只被分配到工作一天,工資不到1美金,因此才群起抗爭,至少七名糖工被射殺。
當時還是研究所學生的施逸翔,到菲律賓針對這起事件進行田野調查,也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發,從此成為人權工作者。一直到現在,國內許多攸關弱勢與人權的社運現場,都有他的身影,他教育原本不懂或不敢發出聲音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權利,他說他的理想國度是一個不需要人權團體的地方,那個時候做為一個人權工作者他可能會失業。
第29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x 157 -
SystemAdmin | 2013-04-25醫療公衛攝影:賴振元
SARS戰疫再起
十年前的隔離 封院
台灣公衛史上的斷簡殘篇
誰來說出和平的真相?
今天是4月24日,對台灣人來說,十年前的這一天應該是個難忘的日子:台北市和平醫院因為大規模群聚感染,無預警封院,讓醫護人員措手不及。一個和平的護士說,當時在同一個病房工作的,現在剩下不到五人,不是離職就是轉調,直到今天,內心受到的衝擊無法回復。
在無知造成的極度恐懼中,人性顯得是那麼脆弱,為什麼同樣是疫區,香港表現出醫護人員抗煞的高度勇氣,台灣卻呈現出醫護人員的懦弱,甚至有人被說是逃兵。十年後,再回顧這場台灣公衛史上最大的遺憾,有人開始願意說出真相。獨立特派員尋訪當年協助封院的防疫專家、住院醫師,甚至也遭到感染的外包洗衣工,要全盤托出當年不能說的秘密。
第292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x 150 -
-
SystemAdmin | 2013-04-25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HN的長線戰役
H7N9拉警報
617台灣禁宰活禽
防疫延伸至入秋
全民警備中
中國大陸感染H7N9的病例還在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派專家去北京上海調查,發現患者當中有一半以上並沒有接觸禽鳥,因此懷疑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小部分傳染,台灣的公衛專家也去過回來了,但收穫不大,大陸的農政和衛生單位聯手防疫慢半拍,雖然病毒株已經送來台灣,但是要進一步分析純化做成疫苗還得兩三個月之後。
台灣大陸往來密切,一旦疫情擴大,我們一定躲不過,6月17號各地將先禁止活禽宰殺,關係到一般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但是對抗病毒得及早拉起防線,就像洗手戴口罩,一定要確實做到。這場戰役很可能得拉長到今年入秋,候鳥來臨前後,這段期間也是病毒演化的重要觀察期。
第29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x 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