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主題分類
全部類別
沙箱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食品安全
公共安全
醫療公衛
能源問題
社福弱勢
全球脈動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最新排行
熱門排行
143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民生之必需,基礎建設學問大!
2012-02-22
城市腳下水彎彎
高雄一年多前,九一九也淹了一場大水。台灣因為過度開發、都市人口密集,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瞬間暴雨,問題比荷蘭更嚴重。
內政部長李鴻源在上任前就多次視察高雄,建議跟荷蘭一樣,把防洪與都市規劃結合起來,現在已經在淹水最嚴重的地方做了三個滯洪池,還計畫在大樓底下增設水道,讓洪水有路可走。
第231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26
政治經濟
文字:張筱瑩
攝影:周明文
2012-02-22
魚躍ㄟ擱發
ECFA上路已經滿一年,馬總統在今年選戰強打ECFA經濟牌,尤其農漁業,ECFA之後進到大陸零關稅,被視為替台灣打出一條活路。
台南學甲的虱目魚去年與中國簽定契作,農委會更積極推動「石斑魚倍增計畫」。但ECFA真的好嗎?能賭上台灣漁民的未來嗎
第231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95
能源問題
攝影:鄭仲宏
2012-02-15
集光變現
以色列二次大戰後建國,
從荒蕪中慢慢打造出今日的農業富庶景觀,
他們的滴灌系統世界有名,減少水資源威脅。
但另一項生存基本條件,電,也是大麻煩。被回教世界孤立的以色列不想受產油國威脅,所以就從太陽找出路,他們的國父本古里昂就是一個率先研究太陽能的先知先行者。獨立特派員繼續帶您尋找新能源讓地球活起來。
第23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27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
2012-02-15
綠色有氧城-新海牙 第230集
連著幾個禮拜,
從日本、中國大陸,到歐洲的義大利法國德國,
以及倫敦烏克蘭都暴風雪肆虐,
氣溫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已經凍死三百多人。
極寒的氣候將持續擴大,人類生存越發困難。曾經自豪與海爭地的荷蘭,早就警覺,將海灘變成沙丘堤防,做為抗暖化的第一道防線。海牙市也採取斜面建築,爭取足夠的太陽光取帶電力。獨立特派員在荷蘭的報導。
第230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48
土地環境
2012-02-15
極地探險-最長的一日
台灣也是一個缺少天然資源的島嶼,
很多人高喊台灣走出去!
過去我們花了很多力氣無中生有:
廢五金裡找黃金,結果製造環境污染,
或者是打造科技島,至今卻還仰人鼻息。
其實在我們四週有五倍於陸地面積的藍色版圖,卻沒好好利用。年前中日中美斷交、蔣中正去世,台灣內憂外患,一艘試驗船以無比的勇氣到南極開發新漁場,真的滿載而歸,振奮士氣,但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為什麼呢?有多少人知道台灣是六大公海捕魚國中的第三強?今天我們缺乏這樣的共識和膽識!獨立特派員帶您揭開海功號的輝煌秘辛。
第230集
文字:
胡毋意
/ 攝影:
李金龍
91
攝影:鄭仲宏
2012-02-06
以色列電農
八八風災後,
台灣南部沿海因為超抽地下水而地層下陷,
現在改為架設太陽光電板,開發新能源,
也藉此靠太陽賺錢。
八八風災後,台灣南部開始動腦,把沿海因為超抽地下水而地層下陷老是淹水的土地,改為架設太陽光電板,開發新能源,也藉此靠太陽賺錢。以色列也是一個缺乏天然資源,有一半土地是沙漠,沒水沒能源的小國,還被孤立在回教世界當中,獨立特派員拜訪當地的農民,幾乎家家戶戶在屋頂上種電,土地上則種花養牛做乳酪,充分利用天時地利。讓地球活起來,我們一同尋找新能源。
第22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11
教育
攝影:鄭仲宏
2012-02-06
旅館的幸福指數-變身前後
觀光,是台灣當紅產業,
大陸客去年突破七十萬人次,來台觀光總人次七百萬,
旅館增加到七千多間,
其中有些是在這兩年變身翻修的。
觀光,是台灣當紅產業,大陸客去年突破七十萬人次,來台觀光總人次有七百萬,旅館已經增加到七千多間,其中有些是趕搭觀光熱潮,在這兩年變身翻修的,獨立特派員跟著專家在南台灣一一走訪評鑑,經過三年追蹤,拍攝下一些汽車旅館或賓館力爭上游,變身為國際觀光旅店的過程,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紀錄式報導。
第22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98
能源問題
2012-02-06
微藻綠金濟
在能源危機和人口暴增帶來的糧食壓力下,
一些微小生物像細菌、蕈類、綠藻
都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希望!
在能源危機和人口暴增帶來的糧食壓力下,世界各國不斷尋找新能源,以及增加糧食生產的替代方案。想不到吧,一些微小生物像細菌、蕈類、綠藻都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希望!獨立特派員繼續帶您到荷蘭,看他們怎樣利用一種微藻,生產營養食品和生質油,在資源枯竭的未來,或許是人類的一線生機。
第229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08
教育
攝影:鄭仲宏
2012-02-06
旅館的幸福指數-待客ABC
高雄台東沿線有很多世外桃源,
被公認為具可觀的旅遊商務住宿潛力。
除了五星級酒店,
也有針對自由行、背包客、本地遊客開設的精巧旅店。
從高雄往台東沿線,有很多世外桃源般的風景名勝,被公認為具有可觀的旅遊商務住宿潛力,是必爭之地,有豪華取勝的五星級酒店,也有針對自由行、背包客、本地遊客開設的精巧旅店。台灣旅館已經走向多樣化的分眾市場。獨立特派員現場觀察,從流理台高度,到地上的接線插頭,讓人想像不到的細膩,就希望提高旅客住宿的幸福指數。想搶食觀光大餅,要先贏得顧客心,有多麼不容易。
第22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01
社福弱勢
文字:張筱瑩
攝影:周明文
2012-01-16
愛無缺口
在芥菜種會裡頭,
每個人背後,
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
再過幾天大家就要趕回家過年了,可是對育幼院很多來自問題家庭的孩子來說,家,或許是他們成長的惡夢,或許正是遺棄他們的地方。這些育幼院的孩子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過去被送到育幼院的,很多都是孤兒,因為失去了原生家庭不得不來到這裡,但是現在育幼院的孩子通常父母都在,卻常是傷他們最深的人,家庭失功能的情況非常嚴重。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227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154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
攝影:羅盛達
2012-01-16
徘徊美麗灣 浴火BOT
台東是全國家庭所得最差的縣市之一,
為了增加財源提高就業機會,縣府拼觀光,
包含促成了美麗灣BOT案,也爭議了七年。
去年縣府核發建照,再度引發軒然大波。獨立特派員取得業者的同意,首次公開讓媒體拍攝飯店污水零排放的最新設備,希望取信大眾,也表示營運暫無時間表,不過環保團體和原住民還是揚言要抗爭,原因就在,這是東海岸指標性的BOT案,光都蘭灣不到 十公里 ,還有六個度假村在後頭排隊,美麗灣開發面積不過才十五分之一。台灣要用自然美景換取觀光財,究竟該怎麼做?
第227集
文字:
蔣靜怡
/ 攝影:
羅盛達
112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12-01-06
丹麥長照-訪視篇
全球都在老化,北歐福利國丹麥到了2050年,
八十歲以上的人口就將佔10%,怎麼可能靠政府補助來支應長期照顧需求?
因此得提供有效率而且恰合需要的服務,把有限的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獨立特派員走進丹麥社區,實地跟著評估員挨家挨戶拜訪,看他們怎樣在老人家裡,從裡到外仔細評估他們的起居作息,包含洗澡做飯,連一把椅子都不放過,才兩頁的評估表格卻勝過台灣多達十四頁的訪視問卷。
第226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01
社福弱勢
文字:張筱瑩
攝影:周明文
2012-01-06
讓愛喘息
民國101年的第一週,請大家一起關心台灣的未來!
台灣老年人口已經突破10%,15年後還要增加1倍,變成480萬人。
面對未來這麼龐大的老人照顧需求,我們現在沒人也沒錢,政府想參照德國和日本開辦長照保險,可是獨立特派員追蹤採訪卻發現,現有的服務根本無法符合民眾需求,大家也看不到未來繳了保費之後會有甚麼更好的服務內容,失能者成為家人最沈重的愛的包袱。
第226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95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11-12-29
丹麥長照-政策篇
獨立特派員長期關注老人問題,
過去幾次報導了北歐的老人社會和長照制度,
令人羨慕。
其實每個社會的條件背景不同,很難整套複製,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對的政策、找到適當的資源。今天繼續來到丹麥哥本哈根,這裡,尤其是男性,都不喜歡住在機構養老,於是政府取代了子女,擔起長照的重任,四萬名老人就有一萬個照顧人力,難怪成為世界模範。
第22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99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11-12-29
丹麥長照-管區系統篇
丹麥長照有了政策,要落實到各個社區,怎麼做呢?
台灣發展長照,許多爭論都還停在錢和照顧的人上面,其實有效的照顧服務不只這些,必須有方法。我們具體看一些例子。在哥本哈根一個五萬人的社區,老人超過五千,經過精算,白天需要居家服務的有八百人,需要居家護理的五百個,夜間有七十八位,讓資源二十四小時做最有效率的分配。
第22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97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11-12-29
丹麥長照-資源配備篇
看丹麥社區長照,如何利用配屬資源,
使被照顧者有生活品質,而照顧者也減少傷害!
丹麥老人長照投入了相當多的社會資源,不但老人被尊重對待,連照顧者也有很好的待遇,讓他們在搬運病人的時候避免受傷,因此看護都盡心盡力,很有愛心。我們就記錄了一個叫做克利的老先生,他臨終時候的照顧情形。
第22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98
公共安全
系列報導:體檢交通
文字:婁雅君
攝影:張智龍
2011-12-29
機車最大黨
台灣機車族一千五百萬,
好驚人的數字,
但也是最弱勢最被邊緣化的一群。
每次談到交通亂象,機車總被當成亂源,每年被開出的罰單好幾億,都成了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源,但我們就從來沒有機車政策,也從來沒有官員想解決機車問題,為什麼呢。獨立特派員也有很多記者每天以機車代步,現在抽絲剝繭,為您找尋問題的癥結。
第225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張智龍
78
科學新知
2011-12-24
念力大驚奇
我們常說,心想事成,
科技發展到今天還真的有可能呢。
中央大學有一群師生花了十年時間研究腦波,尋找人體和機器之間溝通的方式,靠著大腦發出微弱的電波,用目視,就可以夾娃娃,可以讓小丑魚在空中飛來飛去。最終,希望讓漸凍人,讓這些失去行為能力癱瘓的人,靠意念,自主性的做些簡單的日常動作。
第224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02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11-12-24
丹麥長照-居家服務
台灣快速老化,不婚和少子越來越多,
到時老人長照要如何來實施?
台灣快速老化,不婚和少子使得未來獨居老人大幅增加,公部門和社區勢必得取代家庭,讓老人長照成為整個社會共同分擔的責任。北歐丹麥的長期照顧是歐盟國家中的翹楚,大家爭相考察。
獨立特派員深入丹麥一個重度失能的獨居老人家裡,實地瞭解他們究竟怎麼做的,那種精密的分工,和細心的程度讓人想像不到。
第22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32
全球脈動
系列報導:半島和與平
2011-12-24
瞄準北韓後--金正日時代
北韓領袖金正日去世,
將由他的三子28歲的金正恩接班。
對國際社會來說,北韓一直是個謎樣的國家,在金正日獨裁封閉的領導下,過了與世隔絕的六十年,但是它始終是東北亞的一顆不定時炸彈,經常挑起南韓中共美國日本間的零星戰火。
近年它雖然鬧飢荒,人民過得苦,但大家還把金正日視為親愛的領袖。他死了,北韓人民哭成一團,這是一個怎樣奇特的國家?金正日又是怎樣的一個謎樣的人物?
第224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51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
攝影:張智龍
2011-12-16
日也BOT 月也BOT
台灣拼經濟,觀光收入是重要指標,
各地都在搶觀光財,政府資源不夠,
就想出BOT這個方案,委由民間承做。
前一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東海岸美麗灣BOT,目前偃兵息鼓,倒是日月潭另一樁超大型的BOT蓄勢待發!因為陸客倍增,預估明年日月潭旅客住宿量將擴大到三千三百多間,現有兩千間供不應求,因此日月潭風景管理處將在湖邊的向山興建觀景旅館,和港資簽約。
環保署在上個月底進行第一次環評,不只環保專家有疑慮,業者和世居的邵族都出現反對的聲音。日月潭只有一個,向山BOT眾所矚目。
第223集
文字:
蔣靜怡
/ 攝影:
張智龍
91
教育
體育
攝影:鄭仲宏
2011-12-16
靶與心-強技篇
台北市爭取到僅次於奧運的2017年世大運主辦權,真令人振奮。
體育是一種國力的表現,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操的提升,可以預見,明年七月的倫敦奧運將是全台民眾熱血凝聚的時刻。跆拳一直是我們認為有奪牌希望的重點項目,對於楊淑君因為穿電子襪引來的爭議,至今仍然讓很多人覺得不平。
其實除了跆拳,台灣就沒有希望了嗎?為什麼出了幾個明星選手,就把所有的目光和資源都集中在少數運動項目呢?
獨立特派員就把焦點轉到射箭上,它連續六屆為我們奪牌,尤其04年還奪金。在左訓中心,選手正積極展開培訓。接下來一起看看許多從未公開的奧運培訓幕後。前進倫敦奧運,讓我們為選手加油。
第22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86
教育
攝影:鄭仲宏
2011-12-16
靶與心-磨心篇
一個射箭選手不但要練技術,
還要加入反恐訓練,
這可不是防止暴徒襲擊,
而是要排除心理障礙。
要當頂尖運動員不但體能要好,更要有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質,射箭就是特別重視心理的競技項目,要專注要堅定還要有自信。接下來就來看各種想像不到,好像跟射箭完全沒關的心智訓練,很多都是第一次用於奧運培訓上,很有趣!
第22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03
全球脈動
攝影:張智龍
2011-12-13
挪威新視界
國際上有些電視媒體為弱智者製作電視節目,
晚近更有挪威成立由弱智者,
擔任主播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的電視台。
以前這是很好的理想但是不容易實現。要落實到由他們的觀點來看事情更是不易,因為到底她們有什麼特別於一般人的觀點,光是這個問題要弄清楚就不容易。
現在這類電視台出現,更看到一個社會怎樣充份運用電視媒體,使弱智者從事電視新聞工作,使很多無法四處行動接觸社會的弱智者,透過電視滿足好奇,學到與他們直接相關的新知。
第22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張智龍
117
全球脈動
攝影:鄭仲宏
2011-12-13
頭腦體操1
常有人說,
老人花很多時間看電視,
甚至其實是電視在看老人。
這顯示很多老人以電視為伴,但不一定有非常適合專屬的電視節目。在荷蘭,電視台考量很多老人依賴電視生活,何不製作一些適合老人動動腦的節目讓老人身心活化更快樂一點。於是設計老人電視台,除了已經發展體能活動節目外,又開始考慮心智延緩老化的節目。一起來看荷蘭怎樣將文化樂趣和延緩失能整合成一個廣受歡迎的綜藝節目。
第22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52
教育
2011-12-04
茶山回甘
失去了競爭力,走下國際舞台,
台灣茶退守內銷市場,
單打獨鬥,卻也百家爭鳴。
從高山烏龍、包種、紅茶、綠茶粉到酸柑茶,
八千多家茶農自產自銷。
台灣茶葉是大陸觀光客伴手禮的首選,冠軍茶一斤被炒到六萬元以上,台灣茶已經改變了大陸人喝茶的習慣,有人把製茶揉稔的技術和高山茶種給搬到對岸去發展,會不會影響台灣茶產業呢?
茶改場的研究人員透露,台灣茶未來將由高山回到平地,發展成適合各地區土質氣候的小茶區,品種口味會更多元,台灣茶有信心繼續領先!
第218集
文字:
胡毋意
/ 攝影:
黃守銘
60
政治經濟
文字:婁雅君
2011-12-02
無薪假之後
還記得三年前的無薪假嗎?
那一波的金融海嘯,
讓大家最羨慕的科技新貴,
一個個變得人心惶惶。
曾幾何時,最令台灣人驕傲和賴以維續高成長的科技業,卻成了讓人擔憂的行業?今年無薪假又出現了,有些科技業的員工開始思考是不是要轉戰傳統,面對全球經濟一連串衰退和惡化,我們的產業和就業市場都將面臨巨大挑戰,困難,才剛開始。
第221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李金龍
最前
63
64
65
66
67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